核桃樹的整形,應根據品種特性、立地條件、株行距大小等確定。直立性較強、立地條件較好,肥水供應充足的條件下,可采用疏散分層形;立地條件和肥水條件都較差的情況下,可采用自然開心形;密植核桃園,可采用扇形整枝,但在行間應留輔養枝,當行間交替而影響光照時,則可縮剪為結果枝組。
(1)疏散分層形(圖96)這種樹形的特點是,具有健壯的中心領導枝,通常有5~7個主枝,分2~3層著生在中幹上。壹般第1層有主枝3個;第2層2個;第3層1~2個。這種樹形枝量多,樹冠大,產量高,適於立地條件較好,土質肥厚的地上和直立性較強的品種采用。
圖96 核桃樹疏散分層形
定幹高度因品種和立地條件而不同。土層深厚、肥水條件較好,實行果糧間作的核桃園,以及幹性強的直立型品種,定幹高度應適當高些,以1.2~1.5米為宜;土質瘠薄、肥水條件較差或樹形開張品種,定幹高度可適當低些,以1.0米左右為宜。
萌發枝條後,選3~4個方位適宜,發育均衡,角度適宜的枝條,作為第1層主枝;其余枝條,強旺的直立枝,適當疏除;長勢中庸的保留;角度不合適的,進行調整,控制其長勢,增加枝葉量和營養面積,促進幼樹生長和提早結果。
基部主枝要錯落選留,層內距離保持70~80厘米,以防出現掐脖現象,削弱中心領導枝的長勢。
核桃喜光性強,層間距離應適當大些,以免造成樹冠內膛郁閉,小枝細弱和結果部位外移等而影響產量。壹般第1、2層的層間距離,應保持1.5米左右,在第2層主枝1.0米以上,再選留第3層主枝,各層主枝要插空選留,防止上下重疊。如幼苗過高,分枝過少,也不要短截,以防抽幹,可在7月下旬摘心,促使下部萌發枝條,再行選留培養。
在選留和培養主枝時,應同時註意選留側枝,第1層的每個主枝上,各選留3~4個側枝;第2層選留2~3個,切忌選留背後枝作為側枝。核桃的背後枝,長勢特別旺,選留背後枝作側枝,會嚴重削弱主枝生長,這是與其他果樹的不同之處,修剪時應予註意。側枝在主枝上的位置,也需均勻分布,避免對生。基層主枝上的第1側枝,應距主幹1.5米左右,過近易形成把門側,削弱主枝長勢,第2側枝應留在第1側枝對面,兩枝相距1.0米左右。
在整形過程中,還應註意調整各級枝的從屬關系和平衡長勢,應保持中心領導枝和各主枝延長枝的生長優勢。當中心領導枝的長勢變弱時,可選直立向上生長的壯枝代替原枝頭,同時控制各主枝的長勢;當中心領導枝長勢過強,出現上強下弱現象時,可疏去強枝頭,用長勢中庸的枝條代替原枝頭,以緩和其長勢,但壹般不要輕易換頭,以防出現強枝變弱和弱枝更弱的不良現象。
(2)自然開心形(圖97)在土質瘠薄,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塊和樹性開張的品種,難以形成較強的中心領導幹時,可采用自然開心形。這種樹形,由於主枝的數量多少不同,又可分為少主枝自然開心形和多主枝自然開心形兩種。
少主枝自然開心形。特點是主枝少,壹般只有2~3個,沒有明顯的中央領導幹。其構成形式是兩大主枝並生於主幹上。主枝傾斜向上生長,開張角度小於疏散分層形。每個主枝上培養2~3個側枝,第1側枝距主幹80~100厘米,以後側枝的距離,依次為50~60厘米和100厘米左右。各側枝上可再培養壹定數量的副側枝,使其充分利用空間,盡快成形。這種樹形,成形容易,通風透光良好,便於管理,是壹種較好的樹形。
圖97 核桃樹自然開心形
多主枝自然開心形。基本結構和少主枝自然開心形相似,只是主枝數量略多壹些。全株有4~5個主枝,均勻著生於主幹四周,沒有明顯的中心領導枝,各主枝上再選留1~2個側枝,或直接培養大型結果枝組。這種樹形不要選留過多的主枝,以防通風透光不良,影響小枝生長,導致結果部位外移而影響產量。幼樹期間,樹冠多為圓頭形;盛果期後,樹冠逐漸擴大,枝條逐漸下垂而形成自然半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