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常德會戰的戰役背景是什麽?

常德會戰的戰役背景是什麽?

常德會戰是正面戰場的大型戰役之壹,在中國和抗日戰爭中具有壹定的地位。這場戰爭為什麽會開始?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整個戰鬥背景。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常德會戰的戰鬥背景。我希望妳喜歡它。

常德會戰的戰鬥背景

世界背景

鄂西戰役後,國際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在蘇德戰場上,蘇軍正在各條戰線上發起反攻,已經推進到斯摩棱斯克和第聶伯河。美英在突尼斯擊敗德意聯軍登陸西西裏後,墨索裏尼被迫下臺,意大利投降。美軍在阿留申群島和新喬治亞島登陸後,正在攻擊新幾內亞等地的日軍。日軍不僅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其海軍和航空兵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11號日軍在鄂西會戰結束後的四個月內沒有進攻周邊的第五、第六、第九戰區,這三個戰區的部隊也沒有進攻日軍,於是雙方形成了“和平”對峙。

國內背景

為了配合盟軍打通中印公路,國民* * *先後從第六、第九戰區抽調七個* * *前往雲南、印度,準備反攻緬甸。為了牽制中國軍隊轉向印度和雲南,日軍再次組織進攻,以配合其南方軍隊的行動。

日本的情況

1943年8月28日,日軍制定了作戰方針:“派兵保障和平定現有占領區,特別是華北地區。這年秋天,11軍和13軍主力分別打常德和廣德。明年開春,華北軍和11軍要打仗打通京漢線。”之後擬定了進攻常德的作戰計劃,並於同年6月6日10召集各參戰部隊參謀長進行圖上作業。計劃將整個戰役分為三個階段。其主要內容的原則是:先以壹部消滅安鄉附近之敵,再以主力消滅王家場壹帶之敵,然後攻占常德,同時追擊在此壹帶集結反攻之敵,予以殲滅。壹旦行動目的完成,就會根據單獨下達的命令開始返回,消滅殘敵,恢復原狀。

中國形勢

1943年9月期間,日軍的活動突然頻繁起來。第六戰區判斷日軍可能再次進攻,於是重新研究修改鄂西會議前制定的防禦計劃。修改後的方案的作戰方針是:“1。為了鞏固首都,戰區將集中在石牌和何苗要塞。先由壹線兵團按縱深據點逐壹攻敵,最後固守常德、石門、漁洋關、秋子、石牌、何苗、興山、歇馬河、南漳等重點,再由二線兵團機動配合。2.如果敵人以小部隊對我國某壹方面發動區域性進攻,主要是被壹線兵團擊敗。”

常德會戰的戰役目的

1,常德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常德是湘北重鎮,川黔門戶,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武漢失陷後,成為重慶大後方唯壹的物資補給線。

2.動搖重慶人民的抗戰信心,以戰爭迫使其投降,以達到“終結中國事變”的目的。

3.消滅中國境內守備部隊,摧毀第六戰區根據地,奪取洞庭湖糧倉,以戰養戰,鞏固中國淪陷區。

4.牽制中國軍隊,迫使集結在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回黎救援,以阻止或推遲盟軍在東南亞的聯合反攻。

常德會戰日本發動細菌戰

1941 165438+10月4日拂曉,壹架飛機從南昌起飛飛往常德,在市區低空盤旋三周,在市區東北30公裏的石公橋鎮散落了許多雜物。當天下午,軍民掃蕩了四五百公斤,都是帶有鼠疫桿菌的跳蚤附著體。

1941年11月12、常德廣德醫院收治首例鼠疫病例。從那以後,瘟疫變成了疫情,整個城市的人都驚慌失措,逃到了鄉下。

19411年2月8日,日軍派出9架飛機轟炸常德,投下50多枚* * *,造成城市大亂,防疫工作遭到嚴重破壞。

6月1942,疫情再次蔓延,5月達到高峰。到年底,登記的鼠疫死亡人數超過400人,實際上超過600人。

1943年,城內仍有鼠疫鼠出沒,直到年底鼠疫才告壹段落,常德壹片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