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又稱小豆、赤小豆、紅小豆、赤小豆。英文名:Red紅豆。紅小豆富含澱粉,所以又叫“米豆”。紅小豆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每100克小豆含蛋白質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鈣76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16毫克,煙酸2.65438+。紅小豆蛋白賴氨酸含量較高,應與谷物混合制成豆飯或豆粥,壹般制成豆醬或用作糕點原料。李時珍稱小豆為“心經之谷”,其功能為“生津利尿、消脹止嘔”,治“瀉下解酒、散寒熱、止痛消腫、排膿散血、催乳……”。
中文名赤小豆拉丁學名赤小豆別名兩種名稱方法赤豆界植物門被子植物綱雙子葉植物科豆科豇豆種赤小豆分布區中國喜馬拉雅山脈日本。
目錄
1歷史記錄
2成長環境
3形態特征
4個培養點
生物學性質
整地和施肥
種植模式
田疃管理
收獲和儲存
5醫藥信息
6種營養素
7主要價值
治療價值
經濟價值
8藥物禁忌癥
9化學成分
10的臨床應用
11藥物相容性
12常用公式
13文獻綜述
14處方精選
15的臨床研究
16紅小豆食譜
歷史編輯
中國是小豆的原產地。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喜馬拉雅山麓有野生和半野生的小豆品種。印度、韓國、日本等國也有種植,中國產量最多。紅小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古代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小豆的醫籍。赤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術在古代農書《齊·姚敏書》中有詳細記載。這說明中國種植小豆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
生長環境編輯器
紅小豆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和沙子都能生長,在四川和山區都可以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栽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術簡單,可作為補充作物。壹般穴播,行距25 ~ 35cm,株距16cm,每穴4 ~ 5粒,每畝播種量1.5 ~ 2.5kg,生育期約100天,春夏均可播種,純繁套種。平均畝產150 ~ 250公斤。陜北屬半幹旱氣候,無霜期約165天。土壤屬於黃綿土,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有利於種子萌發、出苗和根系生長。年平均氣溫9.7℃,有效積溫3499.2℃≥10℃,通過10℃的天數約為176天。年日照時數為2615小時;年降水量約480毫米,多集中在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在同壹個季節裏既多雨又熱。6-9月是小豆生長的高峰期。自然條件極其有利於小豆作物積累澱粉和蛋白質,保持顆粒鮮紅,為其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形態學特征編輯
紅小豆是豆科,菜豆屬,黍屬。主根不發送
紅豆
紅豆
Da,側根細長,株高80 ~ 100 cm,有直立叢生型、半匍匐型、匍匐纏繞型。葉子是由3個小葉組成的復葉。小葉圓頭或劍頭型。葉腋長出花梗,花梗頂端長出數朵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黃色或淺灰色,龍骨瓣螺旋狀。每個花梗結1 ~ 5個莢果,莢果長7 ~ 16 cm,莢果內包裹4 ~ 18顆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種子。種子大多是紅棕色,但也有黑色、灰色、白色、綠色和淺黃色。千粒重50 ~ 210g,大部分是130g的左石。
壹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達90厘米。莖上有明顯的長剛毛。三片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 ~ 10厘米,寬2 ~ 5厘米,先端漸尖,側生小葉斜生,全緣或3裂,兩面疏生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短爪,龍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形。豆莢呈圓柱形,長5 ~ 8厘米。6 ~ 8粒種子。花期6
紅豆
紅豆
~ 7月,結果期為7 ~ 8月。
它在全國廣泛種植。主產於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遼寧、黑龍江、廣東和四川。
秋天豆莢成熟不裂時,整株拔除,曬幹,播下種子。
性狀種子長圓形,兩端扁平,長5 ~ 7毫米,直徑4 ~ 6毫米。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白色線形種臍,長約4mm,不突出。兩片子葉厚,乳白色。
化學成分包括α-和β-珠蛋白、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苷等。
味道平淡,酸甜可口。
功能:利尿、消腫、解毒、排膿。可用於治療水腫、腳氣水腫、黃疸、血尿、風濕熱、癰腫、酸痛、癰腫、腹痛。
與紅豆相區別,紅小豆是豆科植物紅小豆的種子,但有紅豆的別名。紅豆是海金沙和孔雀豆的種子的統稱,所以人們常常誤認為是壹回事。紅小豆細長,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形,表面呈深棕紅色。
不同的名稱還有豆(《日化子本草》)、紅豆(《本草》)、紅小豆(《原始本草》)、紅綠豆、滴答拇指豆(《陸川本草》)、朱赤豆(《中草藥手冊》)、金洪都、朱小豆(《藥物學》)。
紅豆粥
紅豆粥
植物形態學
①紅豆,又名豬肝紅(本馮靜元)、杜紅豆(本草邊杜)、糜子紅豆、毛柴紅、糜子紅。
壹年生半攀緣草本植物。莖長可達1.8米,多毛。復葉3片,葉柄長8 ~ 16厘米;托葉披針形或者卵狀披針形;小葉3片,披針形,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3裂,兩面無毛,僅脈上有稀疏毛,紙質,具3脈和柄。總狀花序腋生,有許多小花和非常短的葉柄;苞片2枚,披針形線形,長約5毫米,有毛;花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蝴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翅瓣斜卵形,基部尖細爪,龍骨瓣狹長,有角。
紅豆
紅豆
異形突起;雄蕊10,二形,花藥小;子房上位,密被長硬毛,花柱線形。豆莢線形,扁圓形;6 ~ 10種子,深紫色,長圓形,兩端圓形,種臍直凹。花期從5月到8月。結果期為8-9月。
人工栽培的或野生的。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和上海郊區。
②紅豆,又名紅米豆。
壹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30 ~ 90厘米。莖上有剛毛。3復葉;托葉線形,白色長柔毛;小葉卵形至菱形卵形,長5 ~ 10厘米,寬3.5 ~ 7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極淺3裂,兩面被疏毛。2 ~ 6朵花,著生於腋生總花梗頂端;蝴蝶花,形狀與前種相同;豆莢扁圓形和圓柱形,在種子之間收縮,無毛;6 ~ 10種子,暗紅色,長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種臍不凹。花期從6月到7月。結果期為7-8月。
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
上述兩種植物的葉(小豆葉)、花(小豆花)和發芽的種子(小豆芽)也都入藥,各有詳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