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雕是以黃楊木為原料的民間雕刻工藝品,主要產於浙江省樂清市。黃楊木生長緩慢,所以有句老話:千年難種黃楊木。但由於木地板堅韌光滑,質地細膩,黃如象牙,隨年代而暗,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雕刻小圓雕的好材料。黃楊木雕最初是作為壹種立體雕刻工藝品單獨出現的,供人們在辦公桌前欣賞。目前有元代至鄭錚(1342)的“李鐵拐”塑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時期,黃楊木雕形成了獨立的手工藝術風格,以其貼近社會的生動造型和形神兼備的人物刻畫,受到人們的喜愛。大部分內容和主題表現了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清末民國以來,黃楊木雕以其古樸典雅的色澤、精美圓潤的制作工藝、適合把玩和陳設,深受收藏者的喜愛。
黃楊木是壹種稀世之物,使得黃楊木雕既有欣賞價值,又有收藏投資價值。而且黃楊木雕刻古樸典雅,精致圓潤,適合擺設把玩,深受藏家喜愛。因此,黃楊木雕成為民間收藏中的新貴,在拍賣市場上風頭強勁,珍貴精品收藏前景看好。
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黃楊木雕是壹個新興市場,其投資價值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第壹,用料上乘。黃楊木堅韌、光滑、細膩,具有象牙般的效果。越老越黑,簡單又好看。二是有豐富的雕刻技法。除了圓雕、雕、浮雕之外,還創造了鑲嵌、雕刻等多種技法,藝術性很強。黃楊木雕主要用於藝術欣賞,所以雕工很講究。三是國際影響力大。早在本世紀初,朱子長的作品就獲得了國際大獎,使黃楊木雕名揚海內外。
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間黃楊木雕市場逐漸升溫。因為明清時期的黃楊木雕很少,所以近年來黃楊木雕在拍賣市場上很受歡迎,市場價格令人吃驚。清朝乾隆年間的壹件24厘米長的黃楊木雕牧牛擺件,上面有壹個紅色的木雕松、竹、梅圖案的座位,座位上站著壹個象牙雕刻的牧童,裝飾著由珊瑚、綠松石、藍寶石和碧璽組成的八寶花,在2002年的壹次拍賣中以4.4萬元的價格成交。壹件11.7厘米高的清代黃楊木雕人物筆筒,刻有“甘龍壬子三月,陳卓水蒼”字樣,估價僅為12萬至18萬元,同年以68.2萬元成交。
市面上絕大多數黃楊木雕都是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創作的藝術品,比較大眾化,價格也不會太高,市場前景看好。市場分析認為,隨著藏家的成熟,國內很多藏家不再盲目盯著古董、字畫。具有較高文化品位和收藏價值的黃楊木雕成為他們的“獵奇”對象,價格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研究過黃楊木雕的專家提醒收藏者,投資黃楊木雕要記住兩點:壹是看雕工是否精美。工藝美術講究原創,黃楊木雕刻要根據材料本身獨特的自然形狀或紋理方向,配合巧妙的雕刻,七分自然,三分雕工。二是看年份是否到位。作為壹件藝術品,專家們欣賞黃楊木雕刻因年代久遠而產生的厚重濕潤的玻璃銅綠。
樂清黃楊木雕歷史悠久,最早出現於元明時期,成熟於清代。
20世紀初,樂清的黃楊木雕在國際展覽中獲獎,同時出現了壹批優秀的民間黃楊木工匠。新中國成立後,黃楊木雕技藝提高,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