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為什麽要去皮
吃魷魚要不要去皮?很多人在問,我們先不著急回答。魷魚外面那層紫色的膜看起來很不幹凈,而且這層膜是魷魚的保護膜,含有壹定的有害物質,壹是會影響菜的品質,二是這層膜吃多了會變胖,在美國的國家魷魚都是去皮的,而且有專門的魷魚去皮機,所以建議大家去除,但是有些人說無所謂,壹起吃也不會有問題
魷魚外面這層膜,有的會比較堅韌,嚼起來很費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在燒烤攤吃烤魷魚怎麽咬都咬不動,那就是因為沒有去皮的原因。所以總的來說,魷魚還是要去皮的好。
怎麽巧去魷魚皮
下面我就教妳壹個三分鐘輕松去掉魷魚皮的小妙招,其實這麽好的效果還得歸功於“醋”。
首先呢,把魷魚放進剛好沒過它的清水中,接著大約倒入100克左右的醋,100克左右的醋大概就是這種杯子的這麽多量,而且白醋或者紅醋都可以,然後把醋攪勻就不用去管它了,就這樣泡著。泡三分鐘左右的樣子就可以了,然後我們就把魷魚撈出來,然後再魷魚的背上,中間的位置,用刀子劃壹個十字。
接著呢,從刀口的位置,稍稍撚起壹點,往邊上壹拉,魷魚皮痛痛快快就被撕下來了。瞧,僅僅幾下子,魷魚就變得幹幹凈凈了。那麽,為什麽用醋侵泡魷魚就能輕松去掉魷魚皮呢?魷魚本身會不會變酸呢?我來告訴大家:魷魚的表皮和肌肉之間,是由結締組織連接的。結締組織呢,只要是由膠原纖維構成的,膠原纖維的成分主要是膠原蛋白,把魷魚整個泡在醋裏,膠原蛋白就和醋中的弱酸發生反應,生成了動物膠。
這樣,膠原纖維就失去了彈性與韌性,也就是說結締組織的連接功能也就基本喪失了,表皮就容易撕下來了。那麽,魷魚會不會變酸呢,答:不會,因為醋中的弱酸已經和膠原蛋白完全反應了。所以不用擔心魷魚會變酸。
魷魚小知識
魷魚,也稱柔魚、槍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鞘亞綱十腕總目管魷目開眼亞目的動物。體圓錐形,體色蒼白,有淡褐色斑,頭大,前方生有觸足10條,尾端的肉鰭呈三角形,常成群遊弋於深約20米的海洋中。目前市場看到的魷魚有兩種:壹種是軀幹部較肥大的魷魚,它的名稱叫“槍烏賊”;壹種是軀幹部細長的魷魚,它的名稱叫“柔魚”,小的柔魚俗名叫“小管仔”。魷魚是可以食用的,我們經常見到鐵板魷魚,而且味道鮮美,是壹種非常可口的美味。.
魷魚怎麽做好吃
魷魚又叫烏賊,其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營養物質,例如有蛋白質、維生素、鈣等。那麽如此高營養的魷魚不作為食材豈不是是我們的壹種損失,那魷魚怎麽做好吃呢?下面就教授大家幾招烹飪魷魚的小技巧,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鮮嫩可口的魷魚。
1、 若是買來的幹魷魚首先要充分的泡發。泡發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盆內放清水和生石灰混合均勻,然後加入幹魷魚浸泡12小時,其間攪拌二次,使魷魚脹發均勻撈出,用清水沖洗幹凈。
2、 若是鮮魷魚,不需要泡發了,只要保證魷魚足夠新鮮即可。
3、魷魚外面有壹層黑黑的皮,必須剝掉。方法是用牙簽挑壹下,然後就很容易撕了。把黑皮撕掉後,用刀在上面輕輕地劃壹些格子花紋。
4、經過上述兩步處理後,不能馬上入鍋炒制,還要進行焯水處理,這也是讓魷魚鮮嫩的關鍵步驟之壹。焯水之前要把魷魚瀝幹水分,否則會延長焯水時間,從而影響口感。
5、魷魚焯水時,鍋裏的水要足夠多,而且最好放少許姜片、料酒,能去除魷魚的腥味。如果鍋子裏的水太少而魷魚多,那不叫焯就成煮了。焯水的時間壹定要掌握好,具體做法:鍋裏水開後,放入魷魚稍煮,看到魷魚打卷或變白變硬,立即用漏勺撈起來,並馬上快速沖涼,沖到焯好的魷魚裏外都涼透,這樣口感才會脆嫩。
6、下面可以開始炒制魷魚了。炒制的時候,壹定要做到大火快炒。魷魚下鍋爆炒之前,壹定要徹底瀝幹水分,這樣才會幹香脆嫩,若是帶水進鍋,會延長炒制時間從而影響口感,味道也差。魷魚下鍋後,馬上劃散,讓其均勻受熱。下鍋之後的魷魚,壹定要快速爆炒,味道調好之後馬上出鍋,不能耽擱,若是嫌自己的手腳慢,可以提前用味料把魷魚拌勻,這樣下鍋之後,直接大火翻炒就可以。
7、新鮮的魷魚自身鮮香味足夠,無需添加過多的調味以免掩蓋原有的鮮香,只用鹽、料酒和味精調味,味道純正。
只要掌握以上7個小步驟,就不用再羨慕外面飯館的魷魚好吃了,自己在家也壹樣可以烹飪出鮮嫩的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