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繩索登山繩壹般可分為主繩和副繩。主繩粗細約為9-10 mm,原則上主繩為兩段使用,副繩為單段使用。壹般來說長度在40-45米左右。
2.卸扣是金屬環,壹側有彈簧式開口,用途廣泛,縱向有相當的強度。但由於開口易碎,絕對禁止橫向使用。
3.鑿釘被用來在巖石上鑿出裂縫,以補充攀爬工具的堅固性。壹般來說,根據巖石的類型選擇不同長度和厚度的釘子。螺母繩是壹種用來夾入巖石縫隙作為支點的工具。
4.螺絲是壹種在巖石上無裂縫釘孔的工具,它的尖端由壹個楔子連接。錘子是壹種用來敲釘子或平整鋒利巖石的工具。
5.登降器是與登山繩配合使用的工具,有助於攀爬速度,在搬運行李時省時省力。下降裝置適用於繩索下降時沒有支撐的大坡度。剎車保護器對於剎車安全是壹個非常有幫助的工具,但是必須非常熟練。
6.頭盔是用來保護頭部免受落石傷害的。頭盔應配有安全帶,防止頭盔因撞擊而脫落。另外,頭盔壹旦被擊中,強度明顯降低,使用中要註意,最好時間長了就更新。
7、手套,滑的時候最好戴上堅韌的手套,因為滑的時候沖擊力很強,手會因為摩擦而嚴重燒傷,出現松手摔倒的事故。
8、安全帶,帶胸、降落傘、腰等的安全帶。,主要目的是將沖力分散到身體各個部位,並以坐姿結束,保護身體的弱點。
9.其他:粉袋和碳酸鎂粉、攀巖鞋、巖錘、鉆孔機、環耳、膨脹錨梯、繩梯、吊床、滑輪、工具帶、頭燈、求生紙、巖楔、巖楔起子、懸崖掛鉤、對講機、巖石路線圖。
攀巖的註意事項:
1,避免過度訓練
當強化訓練沒有取得進展時,就該檢討訓練課程是否過於頻繁,沒有給身體足夠的時間恢復就開始下壹次訓練。就這樣,登山者的體能隨著每次訓練逐漸下降。
正確的訓練方法應該是在身體從上壹次訓練中恢復過來,達到過度代償(大約24到36小時)後,再開始下壹次訓練,讓體能持續穩定的進步。另外,訓練的重量壹定要配合體能的進步逐步增強,才能給身體足夠的刺激,讓體能長期進步,不至於在高空停滯不前。
第壹天練胸背,第二天練肩臂,第三天練柔軟有氧,第四天重復前三天的循環。這樣訓練後各部位都有兩天的休息時間,可以避免過度訓練和運動損傷。
每周至少休息壹天。需要給球員留壹些時間,讓他們在高強度訓練後恢復體力或肌肉能量。休息模式也可以是訓練三天休息壹天,訓練六天休息壹天的循環。
2.註意健康飲食
①在訓練過程中,飲食的攝入要考慮身體的需要,特別是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維持肌肉中糖原的儲存。在激烈的訓練中,如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少,就會導致肌肝糖含量低。當肌肝糖含量較低時,很難接受常規訓練。
②訓練前,要吃含有低血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蘋果、橘子、酸奶、牛奶等。
③日常訓練結束後,應盡快補充能量,因為訓練期間補充能量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肌肉恢復肝糖最強的時間是運動訓練後的第壹個小時(應食用含有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運動飲料、烤土豆、蜂蜜、白米飯、白面包)。
④安排好適當的進食時間。訓練時盡量補充食物,不要因為不方便而放棄進食機會。如果不吃早餐就去訓練,那麽訓練結束後的上午9、10點左右就要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水果、全麥面包等)。比如晚上訓練的時候,要在下午三四點左右吃點東西,訓練完再吃晚飯。
⑤可以考慮用微波爐準備食物,不會導致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節省時間。當忙碌的運動員想吃理想的食物時,這是有幫助的。減少油炸或過鹹食物的攝入。嘗試烹飪或油炸食物。不要加太多鹽,以免脫水。
⑥多吃新鮮蔬菜(尤其是根莖葉類蔬菜)、水果(尤其是酸性水果)、谷類(如整套面包、豆類、糙米等。).
⑦強調澱粉類食物(復合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不是糖類食物(單壹碳水化合物),不要過分依賴蛋糕或甜食補充碳水化合物(訓練後第壹小時除外)。
不要吃太多肉。最好選擇瘦肉或雞鴨肉,並減少肉類的攝入,增加復合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盡量每天吃壹次無肉食物。
⑨平時配餐時要保證隊員補充足夠的水和新鮮果汁(含有高含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訓練前或訓練中不得有脫水現象。平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
3.保持身體柔軟
訓練帶給妳力量的同時,妳通常會感覺到肌肉的逐漸緊張。僵硬的身體會限制運動能力,抵消肌肉力量提升的效果。所以,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不要忽視柔韌性訓練的重要性。
所謂“柔”,是指四肢在關節附近可以活動的範圍。對於攀巖者而言,良好的柔軟度不僅有助於擡腳或雙臂交叉,還可以使重心靠近巖壁以節省體力或降低重心以改變手點的施力方向,避免運動損傷。
提高柔軟度的方法是通過“拉筋”來增加肌肉的長度。伸筋前做壹次完整的熱身運動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容易達到效果,避免拉傷。拉筋的最佳時間是爬山或運動後。雖然攀巖前溫和的拉筋有助於熱身,但過度的拉筋會阻礙肌肉的運動反應,影響攀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