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雜糧飯請這麽做,轉給需要的人

雜糧飯請這麽做,轉給需要的人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自古以來,五谷雜糧就在中國人的食譜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餐桌上的粗雜糧漸漸少了,不少人都過著“上頓饅頭、下頓米飯”的“精細”生活。

可這樣真的好嗎?

雜糧吃好,疾病不找

《柳葉刀》上發表的壹項研究發現:全谷物和豆類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幫助人們降低全因死亡率,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而這些慢性病中就包括我們深惡痛絕的冠心病、中風、2型糖尿病和結腸直腸癌等疾病。

此外,和細糧相比,雜糧中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各種礦物質、植物化合物等含量更高,對人體的益處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說,簡單改變壹下飲食就能達到防病的效果,錯過真的很可惜!

最簡單的雜糧吃法——蒸飯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250~400g(生重)谷薯類,其中50~150g(生重)為全谷物和雜豆類。

雜糧的吃法有很多,但最簡單的當數蒸飯了。

當然,如果您想蒸得好吃、吃得舒服,還得掌握這些技巧。

01、蒸前先泡

除了小米之外,不少雜糧米吸水速度很慢,要想將雜糧飯蒸得軟爛,需要提前將雜糧米浸泡至少3小時,口感才會更好。如需浸泡時間更長,可以放在冰箱裏儲存。

02、多放點水

蒸普通白米飯時,1:1.3~1:1.5的米水比例比較恰當,但粗雜糧往往比粳米更易吸水,因此,蒸飯時應適當提高水的比例至1:1.5~1:2左右為宜。

以下是做雜糧米飯的米水比參考:

03、最好用高壓鍋

不少人在蒸雜糧飯時也會選擇電飯鍋,但事實上,電飯鍋的蒸飯功能往往是為精白米設計的,對於各種粗雜糧來說,火力多少有些不足。

如果煮不軟,硬邦邦的米粒不但口感差,更會損傷脾胃,此時就不妨使用電壓力鍋的“雜糧飯”功能來蒸。

當然,如果只有電飯鍋也沒關系,雜糧多泡壹會,蒸時間長壹點(45分鐘以上),蒸好後再燜壹會兒也是可以的。

04、搭配大米

雜糧雖好,但我們也不能只吃雜糧。畢竟我們的胃腸多年習慣於精白米面了,要給它壹個適應的過程。

比較聰明的方法是雜糧和白米搭配吃。膳食指南中推薦每天吃50~150克的全谷雜豆,只占壹天主食幹重的20%~50%。

因此,我們可以在蒸飯時先用10%~20%的雜糧代替粳米。等身體適應了,沒什麽不舒服了,再加到30%,然後再加到40%,然後再加到壹半。對沒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壹半的粗雜糧比例就可以了,不必百分之百。

此外,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食用頻率上也要講究循序漸進,比如開始壹周三次,等腸胃適應了,再慢慢增加到每天都吃。

雜糧飯食譜

01、大米+小米——健脾安神

小米性涼,入脾,被稱為脾之谷,有健脾養胃、安神除心煩的作用。將大米和小米搭配,尤其適合經常失眠心煩的人。

二米飯做法:3份大米加1份小米做成米飯即可。

02、大米+糙米——通便防腸癌

糙米鈣含量是白米2倍,膳食纖維是白米的3-4倍。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加速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和腸癌。

03、大米+燕麥——降脂控糖

燕麥含有的油酸的含量高於其他谷類,其對於預防壞膽固醇的升高有壹定作用,很適合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脂血癥的人常吃。

此外,燕麥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還有較好的飽腹感,很適合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

04、大米+紅豆——消腫補血

紅豆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具有消腫利尿、潤腸通便、補血強心的功效。女性朋友常吃紅豆,還能讓皮膚變得越來越年輕。

此外,綠豆、豌豆、蠶豆、蕓豆、豇豆、扁豆等雜豆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素,都是米飯的好搭檔。

小貼士

雜糧飯剛出鍋往往比較柔軟可口,待其冷卻後會“老化回生”,變得越來越硬,不好消化,吃了容易產氣脹肚。

所以,消化不太好的人,壹定要趁熱吃雜糧飯,胃腸才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