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理池塘,給新挖的蝦池消毒。盡快用清水浸泡,待池塘內pH值穩定後再消毒。對於老蝦池,蝦收獲後要排幹池內積水,閉池晾曬,清除池內淤泥和雜草,再進行消毒。目前用於消毒的藥物主要有茶籽餅、生石灰等。
(1)茶籽餅:用量為每噸水15g。使用時,將茶籽餅烘幹,搗碎成粉,用淡水浸泡1-2天,均勻撒在有渣有水的水池中,即可殺魚。
(2)生石灰:用量為每噸水0.5 -1公斤,均勻撒入池中可殺死壹切生物。在pH值較低的蝦池中使用生石灰,既能毒死害蟲,又能調節蝦池的pH值。
2.在基礎餌料毒池培育後2-3天,即可加水施肥培育基礎餌料。壹般要投入氮肥、磷肥、有機肥。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銨和硝酸銨,磷肥有過磷酸鈣和托馬斯磷酸鹽,有機肥有雞糞和牛糞。氮磷肥比例為3: 1或3: 2,每噸水施2-3g肥。前期3-5天施肥壹次,後期7-10天施肥壹次。優選地,透明度為25-30cm。蝦苗和幼蝦的水色控制應以穩定為原則,最好保持黃色或淺棕色。
蝦苗放養
1,放養時間基礎餌料繁殖完畢後,就可以放苗養殖了。備貨時間應視天氣而定。天氣悶熱,大雨過後,不適合放養。天氣晴朗溫暖時,上午8-10或晚上放苗比較合適。
2.播種操作在播種前,需要對養殖池的水溫和鹽度進行測量,避免因養殖池水溫和鹽度差異較大而導致死亡。如果水溫相差較大,可將裝有蝦苗的袋子直接放入養殖池,待水溫達到平衡後即可放苗;如果鹽度相差較大,可將養殖池的水倒入蝦苗袋中,倒出壹段時間後,再倒入,反復幾次,直到蝦苗能適應養殖池的鹽度,再放生。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先放生少量的蝦,看看它們是否能適應養殖池塘的水質。適應了的小蝦會迅速潛到池塘底部,不適應的小蝦會在水層表面遊蕩。如果發現蝦苗不適應,壹定要馴化適應後再放養,以免造成損失。
3.蝦苗購買成功與否,取決於放養健康活潑的蝦苗。這裏有壹些購買蝦苗的方法。①最好買同壹批孵化的小蝦,以免參差不齊;(2)選擇四肢健康的蝦苗;(3)挑選蝦體幹凈、無異物附著的蝦;(4)選擇觸手緊密的蝦;⑤選擇腹肢較長的蝦;⑥選擇尾扇大的蝦苗;⑦選擇生命力強的蝦苗。
對於以上取樣檢查的蝦苗,宜取曝氣孔處的蝦苗,而不是育苗池周圍的蝦苗,因為健康的蝦苗通常緊貼池塘邊緣,而壹些較弱的則漂浮在曝氣孔周圍,所以如果曝氣孔周圍的蝦苗是健康的,池塘中的蝦苗生命力應該更好。
水質管理
水質是養蝦成功的關鍵,所以在養蝦過程中要時刻註意水質的變化。透明度可以作為觀察水質的標準。透明度在幼齡期應控制在25-35厘米,幼齡期後應控制在35-45厘米。如果蝦體達到8-10cm,透明度小於30cm,壹周內可能發生黑鰓病。
1、頻繁換水,換水量和換水時間應根據水色、透明度、蝦殼和鰓的清潔度、沈積物的汙染程度等變化而定。
2.在淡水水源充足的地方調節鹽度,為了使斑節對蝦快速舒適地生長,要根據對蝦的不同生長階段調節鹽度。
3.有條件改善水質的養蝦場也可以使用過磷酸鈣、微生物菌劑、光合真菌等水質改良劑。吸收或分解池底有機物,減少氨氣等有毒氣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