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自然也形成了獨特的蓮藕飲食文化。蓮藕、蓮鞭、荷花、蓮子、蓮子、藕粉都可以作為烹飪的原料。生吃、炒、熟煮、油煎、煲湯、喝,都可以做成壹整塊蓮藕席,讓人垂涎三尺。蜜餞蓮藕、藕粉餃子、炒蓮藕夾、糯米爛蓮藕等都是未央名菜。其中密藕醬紅,甜脆,濃而不膩,滋補潤肺,位列寶應十大名菜之首,其香、味絕對獨樹壹幟。
寶應縣壹年四季蓮藕供應市場各具特色。暑熱過後,清香的蓮藕上市了,色澤潔白,微綠透亮,肉質細嫩香甜,生吃可與鮮梨媲美,各種冷炒、熱炒皆宜;中秋節前,蓮藕淘凈,此時蓮藕開始有粉,炒蓮藕餅是個好料,炒蓮藕餅更有地方特色。寒露過後,粗壯的蓮藕枝上布滿銹斑,俗稱紅銹蓮藕,又香又爛,糯米爛蓮藕、炒蓮藕夾特別好吃;立冬後,紅銹消失了,又變白了,這就是白銹蓮藕,也是春節的好佐餐。紅白銹蓮藕含粉量最高,最適合制作蓮藕脯和藕粉,壹年四季都可以上市。藕粉具有“純、白、細、大”的特點,被視為明清時期的禦膳,有“鵝毛雪花”之譽。
蓮藕也融進了蓮藕鄉的風土人情。孩子吃蓮藕有洞——聰明;大人吃藕,路路通前途無量。八月中秋,人們要買回後代大大小小枝幹的蓮藕,表示家庭幸福美滿,人丁興旺。中秋之夜,全藕拱月,以思念遠方親人,蟬鳴千裏。荷花,也,也,美麗;藕,甚至,兩人都開心。蓮藕給蓮藕鄉的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希望。
寶應蓮藕與邵伯齡、高郵雙黃鴨蛋齊名,古運河沿岸有“三元集合”之稱。是寶應十大名優土特產之壹。但解放前,寶應蓮藕壹直處於自我毀滅的狀態,缺乏正確的引導。感謝藕鄉的優秀人民,支撐了藕壹千多年。
如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蓮藕的農工商壹條龍正在形成。縣裏成立了農工商蓮藕集團,統籌安排,同步協調,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蓮藕在農業生產中取得了合法地位,產量和品質齊頭並進。帶著蓮藕,帶著技術,帶著強大的軟硬件,帶著蓮藕改革者的精神,蓮藕之鄉的人們邁開腳步,離開蓮藕之鄉,奔赴全國各地發展蓮藕種植,承包湖沼,占領海外市場,不斷為家鄉和其他地方創造更多的財富。縣內7家蓮藕加工廠用半年以上的時間加工各種蓮藕產品,如鹹蓮藕、凈蓮藕、脫水蓮藕片、速凍蓮藕片、蓮藕脯、多維速溶藕粉、鎮龍茶、蓮花露、荷葉飲料等,暢銷日本及東南亞地區。寶應蓮藕對日出口約占全國對日出口的60%。外商認為,寶應蓮藕遍地生長,自然滋潤,吸取天地之氣,生長繁茂,水質潔凈,汙染小,口感、營養、藥效俱佳,不僅味道鮮美,還能使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看,歐湘人的兩只眼睛同時盯著國內外兩大市場。全縣30個鄉鎮建立了各種商業服務公司和蓮藕批發市場。* * *常年從事蓮藕購銷和運輸的農戶5萬余戶,個體運銷戶3.1萬余戶,從業人員2萬余人。除了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寶應蓮藕和蓮藕村民都有他們的足跡,使寶應成為全國最大的蓮藕批發中心。秋收時節,經常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上的貨車車廂裏裝滿了排列整齊、方方正正的大蓮藕,遠遠看去像是巨大的白色容器;河船上的蓮藕也堆得整整齊齊,像大船上的白色面包車。白色,混合著白色的水泥路面和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與岸邊的柳樹和行道樹相得益彰。是無數聖潔的白蓮花,帶著鄉親們的真誠、淳樸、熱情、友誼,奔向國內外市場。
歐鄉人以歐鄉精神為榮。蓮藕不像牡丹、玫瑰那樣富貴,卻高貴而不孤傲,培養了蓮藕村民熱情謙遜的優秀品質。蓮藕沒有臘梅那樣的鐵枝鋼桿,卻不隨波逐流,安於現狀,培養了蓮藕村民銳意進取的堅強品格;蓮藕不想待在花園的舒適安逸裏,而是願意生活在曠野湖泊裏,敢於與風浪搏鬥,培養蓮藕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卓越勇氣。是的,蓮花之鄉的人們不僅擁有蓮花巨大的物質財富,還擁有蓮花精神這壹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改革的浪潮正在全國各地湧動,這將是歐鄉人民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的更好機遇。蓮藕之鄉的人們將帶著這種全新的精神,把蓮藕帶到全國各地,帶到世界各地,介紹蓮藕,介紹蓮藕的家鄉,壹定會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朋友來建設蓮藕。
蓮藕盛開,蓮藕連著蓮藕。甌鄉人民為寶應經濟振興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