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尚未有檢測地溝油的統壹標準。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2716—2005)中,關於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遊離酚(棉籽油)、總砷、鉛、黃曲黴毒素、苯並芘、農藥殘留***9項指標,分別對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進行不同的標準檢測。
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溝油。而標準裏這9項基本的食用油檢測指標,即使是地溝油煉出來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無法針對地溝油去進行辨別性檢測。 衛生部表示,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的統壹部署,衛生部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糧食局,以及中國疾控中心等有關方面***同研究制定了“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並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權威專家和相關機構在內的檢驗方法論證專家組,對相關技術機構研發的檢驗方法進行科學論證。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11年12月,衛生部組織向社會廣泛公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2012年5月22日為止***收到762份關於檢驗方法或檢驗指標的建議。其中,有281個單位和個人提交了315項“地溝油”檢測方法。衛生部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權威專家和相關機構在內的檢驗方法論證專家組,通過盲樣測試等方式,對征集到的方法進行了科學論證,初步確定了4個儀器法和3個可現場使用的快速法,正在進壹步驗證和完善中。
據了解,2011年12月開始的“地溝油”檢測方法征集,已是第二輪面向社會的征集活動。之前已征集到由7家技術機構提供的5種檢驗方法,但經過論證證明,特異性不強,不能作為“地溝油”判定手段。
衛生部相關人士強調,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應以源頭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為主,檢驗手段為輔,並註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群眾投訴舉報的作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對餐廚廢棄油脂的管理也主要是加強源頭管理。 鑒別:“地溝油”壹旦流入市場,消費者要學會感官鑒別。根據經驗,食用植物油壹般通過看、聞、嘗、聽、問五個方面即可鑒別。
看
看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混入了堿脂、蠟質、雜質等物,透明度會下降;看色澤,純凈的油為無色,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油料中的色素溶於油中,油才會帶色;看沈澱物,其主要成分是雜質。
聞
每種油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味。可以在手掌上滴壹兩滴油,雙手合攏摩擦,發熱時仔細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說明質量有問題,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若有礦物油的氣味更不能買。
嘗
用筷子取壹滴油,仔細品嘗其味道。口感帶酸味的油是不合格產品,有焦苦味的油已發生酸敗,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
聽
取油層底部的油壹兩滴,塗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並聽其響聲。燃燒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劈叭”爆炸聲,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問
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要進貨發票或查看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另外,利用金屬離子濃度與電導率之間的關系,通過檢測油的電導率即可判斷油中金屬離子量。多次實驗表明,潲水油電導率是壹級食用油的5倍至7倍,由此可以準確識別出潲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