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長壽面怎樣煮才好吃?

長壽面怎樣煮才好吃?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壹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麽,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壹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壹習俗壹直沿襲至今。

制作方法

中國制作面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面團反復拉抻成為面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面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面條,如龍須面、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2.搟壓法:將面團先反復搟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壹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壹類,再加上晾幹(或烘幹)、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面(是因為將濕面條掛在竹桿上幹燥而得名)。面團熟化程度和面條幹燥條件是影響掛面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面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面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面條又特稱作“饸饹”,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制作面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制,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陜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面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面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制成的粗糧面條具有彈性。

面條制作方法,除在面條成型過程上有不同之處外,另外表現面條特色的重要環節是添加輔料,尤其是拉抻成型的名產面條,壹般都添加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幾種名產面條的工藝特點

1.福建的龍須面(又稱長壽面、線面等)

制作特點是合面時加水較多(50~60%),面團的熟化時間長,並需根據原料面粉的質量和生產時的氣候條件加入5~10%的食鹽。

工藝流程 合面→搓油條(拉成粗條)→搓粉條(拉、搓成細條)→串面→拉面

在每經壹步操作後面團都須經過熟化,最後拉成的細面要求直徑在0.6毫米左右。目前有的地方也有用機器代替手工的,但質量還趕不上手工制品。

2.福建的棋子面

將鹽水合好的4公斤重面粉的面團(用鹽量與龍須面同)用搟面杖將它壓平後放在兩根懸架著的竹桿上,然後用手工將面團向四周漸漸拉抻,隨著面積的增大逐漸增加竹桿,最後將面團拉抻成有10平方米大的、厚薄均勻而透明的面片,晾曬後切條。這種面條易消化,多供老、弱、病、小孩和產婦食用。

3.江蘇的空心面

面條中心並非空心,只是在合面時長時間的充分揉和,使用團內含有較多的空氣,呈微孔型,這種面條的其它操作步驟與龍須面相仿。

4.山西刀削面

合面時加水量較少,經過長時間的用力揉合,使面團光滑、堅硬,然後將合好的面團擱置在左手臂上,右手持刀削面,面條長約17厘米左右,斷面略呈三角形。目前已有不少飯館改用機器代替手工,其方法是將經過熟化後的面團,放入絞龍式的擠壓削面機,在出口處裝有三把轉動著的刀,用來削面,但口感還不及手工制作的好,主要是不夠“筋道”。

質量標準 我國目前對生產面條的原料(小麥面粉)以及面條的本身質量尚無完整的指標和科學的檢驗方法。壹般要求是:掛面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條,蘇面少,面條挺直,厚薄均勻,表面光潔,抗彎曲能力強;烹調時煮熟快,不糊湯,不粘結,不斷條,吃起來爽口而又有韌性。

1)骨湯長壽面的做法- -

原料:高筋粉,清水,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香菇,榨菜丁,骨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湯皇各少許。

制法:1、將精粉倒入盆內加鹽攪拌均勻,加入水調和成面團,和硬紮軟餳30分鐘。

2、將餳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細均勻長條(稍細),然後盤入油盤內,直至將和好的面盤完。

3、將盤好的面直接甩拉進開水鍋內,煮熟撈入碗中。

4、把滾燙的骨湯加入鹽、雞精、胡椒粉、湯皇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熟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煨好的香菇呈壹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即可。

特點:面筋利口,營養豐富,是老人過壽的最佳食品之壹。

2)鹵面

按泉州習俗,生日要煮面吃,煮時不能把面條扯斷,須整條長面下鍋煮,以表示長壽。

壹、原料

1、主料:生細面400克,豬瘦肉100克,鮮蝦仁100克。 2、輔料:水發香菇10克,雞蛋1個,水發黃花菜20克。 3、調料:熟豬油30克,精鹽5克,濕澱粉20克,肉清湯800克,味精6克,蔥、姜、蒜末各3克,香油、油蔥、胡椒粉適量。

二、制法

1、將豬瘦肉切成絲狀,香菇切成絲狀,雞蛋磕入碗中打散。 2、炒鍋放旺火上,舀入熟豬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煸香,並下肉絲、蝦仁、香菇、黃花菜略炒,放入肉清湯燒沸。下味精、精鹽,用濕澱粉調成鹵汁後加入蛋液即可。 3、炒鍋置旺火上,加水燒沸,放入熟面條氽熱撈起,裝入湯碗中,淋上調好的鹵汁,撒上香油、油蔥、胡椒粉即可。

特點:色澤金黃,配料多樣,味道鮮美。

3)材料:面條半斤,瘦肉三兩,海礪三兩,幹香菇六個,小蔥四根,油菜四五個

做法:1 將瘦肉切絲,海礪和油菜(每葉分開)洗凈,幹香菇泡在溫水裏十分鐘後切成絲,小蔥切成蔥白末,蔥花 ;

2 鍋裏放半小碗油,油熱後放入蔥白末,炸幾秒後,倒出壹半油備用,留壹半油在鍋裏,倒入肉絲,香菇絲翻炒,加入少許鹽;

3 肉絲炒熟後加入海礪,加入三小碗清水;

4 水開後,直接放入面條,水的量差不多淹過面條,蓋上鍋蓋燜壹會,待下層的面差不多熟了,將入油菜,把面翻壹面,繼續燜壹會;

5 待全部面都差不多熟的時候,可以將鍋裏多余的湯用湯匙盛出來,(要不然就成湯面了) ;

6 在鍋裏加入鹽雞精,灑上蔥花,最後壹道程序很關鍵,淋上剛才炸好的油,用筷子將面和這些調料在鍋裏拌均勻了,出鍋即可了 。

4)京味打鹵面

主料:五花肉、香菇、黃花、木耳、口蘑

輔料:雞蛋、手搟面

調料:蔥、姜、蒜、花椒、水澱粉、雞精、鹽、老抽、香油

做法:

1、香菇、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浸泡發開,洗凈後,不要倒掉發蘑菇的水,濾出後打鹵用;

2、取湯鍋加蔥姜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香菇切片與黃花、木耳、口蘑壹起放入鍋中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頓20分鐘,加入鹽、雞精、老抽、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鹵就做好了;

3、取炒鍋加壹些香油和色拉油和幾粒花椒,加入蒜末,炸香澆在做好的鹵上。

4、煮面澆鹵即可。

特點:亦飯亦菜,京味名食,老百姓的最愛,過年必備

5)西紅柿打鹵面

做法:

!)雞蛋3個,放在容器內攪勻。西紅柿切塊。

2)鍋內放入少許油。油熱後,放入雞蛋煸炒。(鮮黃色即可)

3)放入西紅柿,翻炒數下後,兌水(兩碗)

4)十分鐘後加入鹽和味精。

5)勾欠後出鍋。(澱粉及水)

6)掛面(手幹面最佳)1斤,煮熟後用涼水沖涼。

7)面盛於碗中,上面澆上西紅柿雞蛋鹵即可。

評語:簡便,爽口。

6)雞絲打鹵面

1)將香菇,黃花,木耳,榛蘑,用開水發好後,空幹水,切成大小適合的長短。但是不要忘記留好發它們用的湯哦。

2)兩只雞腿煮熟,用手撕成絲備用。不要用刀切哦~~

3)油熱後,放蔥,放雞絲煸炒壹分鐘後,放入香菇,黃花,木耳,榛蘑,再煸炒2分鐘,把泡發這些東西的湯先加到鍋裏,不夠的話,再加水,沒過這些東西。

4)依次放老抽,鹽,少許糖(壹定不能多),鹽。

5)估計這些東西都熟了的時候,就沿著壹個方向倒入水澱粉(大概需要壹碗)。成鹵後,將打好的2個雞蛋甩進去。半分鐘後關火。端離竈臺。

6)用壹個小的容器(炒勺就可以了),倒入壹些食用油,將花椒放入,放到火上加熱,待油熱,花椒味出來後,就關火,立即均勻的潑到已經打好的鹵上就可以了,但吃之前,要記得將花椒撿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