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雙孢蘑菇又稱白蘑菇、蘑菇、洋菇,是世界各地栽培消費的壹種蘑菇,可鮮食、罐裝、鹽漬出售。雙孢蘑菇的菌絲體也用作制藥的原料。我國栽培雙孢蘑菇最多的是福建、山東、河南、浙江、廣西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溫室框架栽培、溫室邊緣栽培。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季節可以采取各自的栽培方式。在中國廣泛分布和廣泛栽培。近年來,由於深層培養的研究成功,人們還可以利用蘑菇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海藻糖。
基本內容:
子實體中大型,帽寬5-10cm。開始呈半球形,後來變平,白色光滑,略幹,逐漸變黃,邊緣初步卷進去。蘑菇肉白而厚,傷後略帶紅色,有蘑菇特有的氣味。褶最初是粉紅色的,然後是褐色到深褐色,密集,狹窄,自由,長短不等。菌柄長3-6cm,厚1-2cm,白色,光滑,絲光,近圓柱形,內部柔軟或實心,單層菌環,白色,膜質,易脫落。
在中國分布廣泛,栽培廣泛。林地、草地、田野、公園、路旁等肥料分布充足的地方廣泛分布於整個北溫帶,生長季節在夏末秋初。
食用和美味,大量的罐頭食品是中國制造的,銷往國內外。這種蘑菇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2%(幹重),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核苷酸和維生素,包括5’-腺苷酸、5’-鳥苷酸、5’-尿苷酸、維生素B1、B2葉酸和維生素原D等。
它可用於醫藥和工業。它含有大量的酪氨酸酶,對降血壓非常有效。還可制成肺炎輔助治療劑-健肝片。壹些國家還發現了含有抗癌物質和細菌的廣譜抗生素。
近年來,由於深層培養的研究成功,人們還可以利用蘑菇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海藻糖。
食療功能:
(1)提高機體免疫力:蘑菇的有效成分能增強T淋巴細胞的功能,從而提高機體對各種疾病的免疫功能。
(2)鎮痛鎮靜:巴西某研究所從蘑菇中提取的物質Act-2具有鎮痛鎮靜作用,其鎮痛作用可替代嗎啡。
(3)鎮咳祛痰:用蘑菇提取物進行動物實驗,發現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
(4)抗癌:日本研究人員從蘑菇的有效成分中分離出壹種分子量為288的超強抗癌物質,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比綠茶中的強1000倍。蘑菇還含有壹種有毒蛋白質,可以有效阻止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5)排毒:蘑菇中所含的粗纖維、半粗纖維、木質素等人體難以消化的物質,能保持腸道內的水分,吸收殘留的膽固醇和糖分,排出體外,從而預防便秘、腸癌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生物特征:
帽寬5-12cm,初呈半球形,後扁平,白色,光滑,略幹,後微黃,邊緣卷曲成褐色。蘑菇肉白而厚,傷後略帶紅色,有蘑菇特有的氣味。菌褶呈粉紅色,然後是褐色至暗褐色,致密、狹窄、遊離且長短不等。柄長4.5-9厘米,厚1.5-3.5厘米,白色,光滑,絲狀,近圓柱形,內部柔軟或實心。菌圈單層,白色,膜狀,在梗中間,容易脫落。孢子印跡是深棕色的。孢子呈褐色,橢圓形,光滑,壹個擔孢子萌發產生的雙核菌絲本身具有結實的能力。在子實體形成過程中,兩個不同交配類型的細胞核在原擔子中配對,形成1二倍體細胞核。二倍體核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單倍體核,兩個交配型不同的核在擔子內配對,最後發育成壹個異核體雙核擔孢子,從而完成整個生命周期。偶爾,在擔子上產生不育的單孢、三孢和四個單核擔孢子。雙孢蘑菇是糞草的腐生真菌。配比適當、發酵良好的堆肥能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的碳源、氮源、礦質元素(磷、鉀、鎂、鐵、硫、鈣、銅、硼等。)和維生素。合適的碳氮比對菌絲生長和子實體高產至關重要。發酵前糞培養料的碳氮比為33: 1,發酵後為17-18: 1。
孢子彈射最適溫度為18-20℃,萌發最適溫度為24-26℃。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為4-32℃,最適溫度為24-26℃,子實體發育的溫度範圍為7-22℃,最適溫度為14-16℃。在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基的含水量應在65%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應在60-70%。子實體發育階段,覆土含水量應在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應達到85-90%。蘑菇屬於好氧真菌,如果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會影響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蘑菇菌絲體生長發育的適宜pH值為7-7.6,當pH值高於8.5或低於5時,都會對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蘑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不需要光照,黑暗條件下生長的蘑菇更白。
栽培歷史:
雙孢蘑菇的種植始於法國。1605年,法國農學家坎滕西在幹草堆上栽培白蘑菇。19世紀初,有人成功地在地窖和山洞裏種植蘑菇。在Dagger從65438到0902,通過組織培養成功生產出純種菌株,使雙孢蘑菇的生產進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階段。中國的雙孢蘑菇栽培始於1935年的上海,後來推廣到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臺灣省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試種。20世紀60年代,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產區之壹。二戰後,雙孢蘑菇生產發展非常迅速,1960年世界年產量為13.6萬噸,1986年超過12萬噸。主要生產國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其中中國發展迅速,80年代中期年產量(不包括臺灣省省)已超過654.38+0.5萬噸。中國蘑菇罐頭的國際貿易量已躍居世界首位。
分布範圍:
雙孢蘑菇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和亞洲的溫帶地區。中國分布在華南、華東、華中、東北、西北。雙孢蘑菇按菌蓋顏色可分為白色種(又稱夏威夷種)、奶油種(又稱哥倫比亞種)和棕色種(又稱波希米亞種)。它們在栽培習性、生產性能和產品質量上存在差異,其中白色品種栽培最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