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土特汽水”為什麽能長期霸占中國餐桌?

“土特汽水”為什麽能長期霸占中國餐桌?

關於汽水,每個人都有話說。但妳還記得家鄉汽水的味道嗎?和啤酒壹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本土汽水。北冰洋,冰峰,山海關、八王寺......雖然乍壹聽,汽水和夏天更為適配,但年夜飯的餐桌上,安能沒有汽水加持?每個汽水的名字背後都是壹串城市密碼,要想了解壹座城,開壹瓶當地的汽水,足矣。

不如壹起來看看,霸占中國餐桌的那些“土特”汽水們,究竟是何面貌。

1.橘味四傑

作為國產汽水的主力軍,橘子味汽水是許多人的啟蒙飲料。

(1)北京·北冰洋丨名氣最大的土特汽水

甭管是胡同口還是飯店,這只憨態可掬的北極熊棲息在北京的每壹個角落。

“橙橘香氣、氣足沙口”的北冰洋,味兒濃,氣兒足,處處透著北京人豪爽局氣又講究的性格。

不論您是涮羊肉、鹵煮、炒肝,還是黃燜雞、烤肉拌飯,只要是北京人的吃食,就沒有跟北冰洋不搭的。

切井字刀的圓火燒,配上三角塊的炸豆腐,冒著小泡現撈的大腸、小腸、肺頭剁成的小塊,澆壹勺老湯,搭蒜汁、辣椒油、腐乳、韭菜花,再“噸噸噸”來幾口北冰洋,“潑辣”的汽水流過喉嚨的刺激,辣嗓子並快樂著。

辣勁剛過,壹股氣就不由分說地頂上來,直沖天靈蓋,打個響嗝兒!這頓飯齊活兒!

(2)天津·山海關丨溥儀婚宴指定飲料

跟北冰洋同為汽水“四傑”的,還有天津汽水界的山海關。

如果說北冰洋代表著北京的豪爽,那麽山海關裏正蘊含著天津的隨和。雖“後勁兒”不足,但橘味兒更濃,先甜後酸,口感濃郁。

早在上世紀之初,天津就率先有了本土汽水,還被選為溥儀大婚的指定飲料,擺上了“國宴”。

但這款推出壹個世紀之久的飲品,跟“戀家”的天津人壹樣,至今還紮根在天津這片歡樂的土地上。

甭管時代如何變化,老爆三、炒合菜、八珍豆腐、獨面筋、四喜丸子、熬魚、煎烹大蝦、素餃子之後,來上壹瓶山海關汽水,才是天津人心目中完整的家の味道。

(3)西安·冰峰丨壹年消滅壹億瓶

“老辦!凱瓶冰峰!”

沒喝過冰峰,等於沒去過西安。橘味汽水來到古都,有了個峻冷的名字:冰峰。

在大多數老陜的記憶裏,冰峰是帶響的,"砰"!只是前奏,連續又暢快的“咕嘟咕嘟”之後,以發自肺腑的“嗝~”作為結尾,才是完整的交響。

這種壹氣呵成的“土豪”喝法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壹瓶冰峰嘬完又嘬,舍不得喝完,才是常態。

甜度剛剛好的冰峰落肚後,回甘帶著清爽的蜜桔氣。管他是鹵汁、涼粉、牛羊肉泡饃,還是葫蘆頭水盆三鮮……只要最後來壹口冰峰,幸福來得就是這麽容易。在千年古都,沒什麽飲料能幹過冰峰。壹年消滅壹億瓶,僅僅是正常發揮。

對於生活在西安的人來說,冰峰不僅是壹種慣性的飲食配套,更是壹個懷舊符號,“從小就喝它”的廣告語,至今仍能勾起滿滿的鄉情和回憶。

(4)洛陽·海碧丨用快樂命名

上世紀80年代初,洛陽市芳林路口的壹個國營小廠決定轉型食品加工業,開發鮮桔汁汽水,並取名“Happy”的諧音“海碧”。

這種清涼酸甜的汽水,很快便完美融入了洛陽人的日常飲食。

從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豆腐湯、丸子湯、不翻湯,到馬蹄街餛飩、洛陽米線、漿面條、炒扁剁、炸鹹食、新安縣燙面角,桌子的壹角必定會立壹瓶“海碧”。

這種便宜好喝的汽水,已不單是佐餐飲品,更是壹種回憶和象征,同牛肉湯、水席壹樣,只屬洛陽。

2.工人階級快樂水

與***和國壹起成長起來的各大鋼城們,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工人階級快樂水,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莫過於鹹鹹的鹽汽水系列了。

各大鋼廠的鹽汽水生產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建廠之初,由於鋼鐵工人的勞動強度大,體力消耗也大。而水和鹽則最能快速補充在繁重體力勞動中人體消耗的能量!

於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廠紛紛成立鹽汽水站,工人們拿著汽水票,帶著暖水瓶或飯盒子去打鹽汽水。

(1)武漢·武鋼人(鹹夥計)丨占領武漢

武鋼人作為武鋼私人定制的聖水,最開始就是給武鋼的工人們防暑降溫的特供“勞保品”,後來才慢慢在青山區的超市裏推廣。

微鹹的鹽汽水,翻滾的氣泡,酥酥麻麻聚集在口腔裏——海風清冽的鹹、水果芬芳的香、純蜜溫潤的甜,在蘇打水裏輕柔幻化,鹹甜清爽。相較於口感“辛辣”味足、殺口無比的北方汽水,更為溫婉。

“嫌棄水”隨著年齡的長大,成為獨屬於武漢吖的味道。

(2)太原·太鋼汽水丨面食適配者

如果說青島人血管裏流的是啤酒,那麽太原人血管裏流的壹定是太鋼汽水了。

在老太原人的記憶裏,街頭巷尾的小賣鋪裏,豎立在塑料格子箱裏,滋滋冒著氣泡的綠瓶子甜汽水,是午後艷陽裏的希望。

過油肉、皮凍兒、銅火鍋、燒帶魚、蓧面栲栳栳、糖醋丸子、小酥肉、炸油糕、醬肉、餃子、炒灌腸、肉勾雞……再搞上壹瓶“太鋼”,趁著涼氣喝壹口,打壹個帶著果香的嗝,幸福也不過如此了。

3.果味北方,清甜土特

不知道東北的大鐵門、鐵柵欄是不是水果味的,但玻璃瓶裏的東北,是實打實的水果味!

(1)哈爾濱·大白梨丨大綠棒子,都市果吧

對於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來說,“大綠棒子”裝著甜絲絲的大白梨,是兒時記憶中的經典味道。

在那個橘子味汽水橫行的年代,大白梨不尋常的口味,可謂是飲料屆的壹股清流——酸甜可口,唇齒留香。

5毛錢壹個大綠瓶,3個小孩都喝不完,簡直就是童年之光。

除了喝,還能模仿電影裏灑香檳的瀟灑情節,搖晃瓶身,拇指抵住瓶口,果味的汽水夾雜著白色的泡沫噴湧而出……滋得滿地都是,以至於最後地板直黏腳。

對外地遊客和學生來說,大白梨與夜市密不可分。

吃什麽已經不再重要,天南海北的美食往嘴裏壹塞,再來口大白梨,氣氛已十分到位!

到了春節,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冬天,壹大家子人圍坐在暖氣十足的家中,享受著年夜飯“四大件兒”的同時,來壹口拔涼拔涼的大白梨,怎壹個爽字了得?

(2)沈陽·八王寺丨甘泉造就的汽水

到了沈陽,汽水的口味也變得豐富起來,其中最受歡迎的果子密,因有“東北第壹甘泉”的加持,格外出眾。

在酷愛雞架的沈陽人心裏,只有八王寺才是除“雪啤”外的“真愛”。

壹只或烀或烤或熏醬或油炸或辣炒的雞架,配壹瓶八王寺,對沈陽人而言才夠圓滿。

(3)呼和浩特·大窯嘉賓丨酒氣十足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內蒙古成了好酒量的代名詞。而內蒙古人的酒量,可以說就是在壹瓶瓶大窯汽水中練就的。

這瓶承載著上世紀80年代呼市人集體記憶的“呼市拉菲”,由於大綠瓶的外形讓人傻傻分不清這是啤酒還是汽水,因此也被人親切地稱為“香檳”。

成年以前,呼市少年們用這酒瓶裏裝的“大窯”推杯換盞,漸漸開始學習內蒙古的酒文化。

(4)養生汽水——亞洲沙示

諳熟黃老養生之道的中國人,把養生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喝枸杞水,少食汽水冷飲早已是人盡皆知。

而對養生有著獨到見解的廣州人,連汽水都不放過。

“有我咁好氣,沒我咁長氣”。與其他地區的果味汽水不同,沙示汽水在中國汽水界絕對是獨領風騷。

如果妳問我,風油精混合活絡油是什麽味道,我恐怕很難精確地告訴妳。但是妳若問廣州人,他壹定會說,“就系沙示嘅味道”,而且還是帶氣的。

每到小學放學時間,廣州的小朋友都會攥著壹塊五去小賣部喊壹聲:"老板,沙示打包!"

在廣州這座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城市,亞洲沙示這種口味獨特的汽水,在不經意間給人平凡踏實、舒心自在的氛圍與人情味。

參考資料:

曾鼐《“京味兒”老品牌北冰洋汽水重生記》.工會博覽,2018(32):15-16。

《武鋼正式開始賣飲料,“鹹夥計”飲料梅山基地投產》.中國機電工業,2017(07):20。

劉齊《八王寺汽水》.金融博覽,2012(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