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 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每年公歷6月5-7日左右,太陽到大黃經75時為芒種。芒種節氣的養生註意事項有哪些妳知道嗎?壹起來看看2022年芒種節氣的養生註意事項,歡迎查閱
更多芒種相關內容推薦↓↓↓
芒種節氣養生食療食譜
芒種節氣有什麽活動
芒種節氣屬於哪個季節
二十四節氣芒種經典詩詞10首
芒種節氣養生註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少吃葷
我國傳統養生學認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受這種時令特點的影響,人們會感到酷熱、煩躁、多汗、津液流失,營養損耗多,加之食欲下降,易造成體虧人乏。這時,應多食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少吃肥膩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食療學稱之為清補。
夏季吃壹些油膩的食物對腸胃不好,會導致脾陽虛衰。因此不論是哪壹個季節的養生我們都要註意飲食的清淡,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只有這樣,才能杜絕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清淡的飲食,就是平常說的“粗茶淡飯”。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但是,飲食清淡,不代表完全食用素類。
肉類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不食用會造成營養不良,所以應食用少量烹飪清淡的肉類。最好是蛋、奶、魚蝦等低脂肪優質蛋白。
2、宜吃酸苦
芒種節氣到了以後,氣溫將升高,到時候天氣會更熱。人們就容易流汗,而汗液流失過多則容易傷陰耗氣。為了避免身體陰氣損耗過多,可以吃些酸性的食物生津,比如說烏梅、檸檬、山楂。或者說將它們制成湯水飲用,效果也是壹樣的。
在這裏,向大家推薦壹款酸味湯,建議大家吃壹下:
準備好1條壹斤多的草魚,適量的酸菜、大白菜、金針菇、黃瓜;之後將草魚宰殺,處理幹凈之後,將魚肉切成薄片備用;然後將酸菜沖洗幹凈,洗好後切成小段備用。再者將大白菜和黃瓜洗好並且分別豎著對半切開備用。金針菇則拆成小份清洗備用;之後燒壹鍋開水,將所有材料倒進去壹起煮,煮滾以後,加入辣椒油、料酒壹起煮;最後等食材都煮熟了,就可以加入食鹽,起鍋食用了。
夏季要吃苦,也就是說要吃苦味的食物,這樣吃有助養陰泄熱。其中最適合吃的食物那就是苦瓜了,大家多吃壹些。除了可以直接切成片,清炒成菜肴食用之外,也可以用來泡茶喝。
3、註意祛濕
天氣變熱了,同時 雨水 也多,而夏季下雨的時候,都是傾盆大雨,這樣的雨水帶來的濕氣其實要更多。而且天熱以後,很多天天吹空調,這樣也會帶來濕氣的。所以說,為了避免體內濕氣過多,需要及時祛濕。
4、需要午休
在夏季都是晝長夜短,天氣又太炎熱,晚上可能睡眠不足,這個時候可以短暫的午睡,能夠促進身體的恢復,午睡時間壹般在壹個小時左右最好,如果午睡時間太長人們會感覺到非常疲憊,所以適當的午休也是很好的養生 方法 。
5、出汗後不可馬上洗澡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很多人都會通過勤洗澡來給自己降溫,但大汗後不可立即洗澡,因為大汗後流經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過熱,會加速血液流動,使身體本來就膨脹的血管和毛孔擴張,從而使血液不足以供應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造成機體缺氧,導致眩暈。
6、天熱下午兩點少出門
氣溫的升高主要是因為氣候的變化,太陽更是非常的毒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全面的做好防曬的準備,但是其實陽光本身並不能直接讓氣溫升高。地面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形式向空中傳導,這種向上輸送熱量的過程就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簡單說,陽光照到地面上,曬熱了地面,地面吸收了熱量再放出去烘熱空氣,氣溫就升高了。雖然夏天的中午,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氣接受的熱量最強,但是地面釋放出的熱量卻少於陽光所供應的熱量,所以中午並不是最熱的時候。
中午以後地面溫度仍然繼續升高,壹直等到地面釋放出的熱量等於陽光所供應的熱量時,地面釋放的熱量才能達到最多,這個過程需要壹定時間,壹般在午後兩點左右,溫度才能達到最高,也就是說壹天中最熱的時候是午後兩點左右。
芒種養生需要註意什麽
我們常說的芒種時節是我們吃粽子的時節,也就是所謂的額端午時節,這個時候也是農作物的交替的時候,所以說,大家都會在喝個時節來臨之前把農作物種好。
因此這個時節的 種植 都成為“芒種,忙忙種”,這個時節雖然已經接近夏天,但是還是不能完全脫掉厚衣物,要註意溫度的變化。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同壹節氣的氣候特征也有差異。
今年的六月初,我國中部的長江中遊、下遊地區,雨量逐漸增多,氣溫也在慢慢的升高,又要迎來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
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各種衣物、器具極易發黴,所以,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把這種天氣叫做“黃梅天”。
另外,我國的 端午節 多在芒種日的前後,民間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說法。
此話告訴人們,端午節沒過,禦寒的衣服不要脫去,以免受寒。
我國的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配香囊以及喝雄黃酒等傳統習俗。端午節吃棕子是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的。
中醫認為,包粽子的葦葉和荷葉都有清熱解暑效用,棕子的主料糯米可益氣、生津、清熱。
以紅棗和栗子為餡的粽子更是解暑的佳品,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補氣健脾、益腎的功效。
夏日裏,酷熱難耐,很多人會上火、中暑,時常吃粽子,能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只是糯米黏性大,性溫滯氣,老年人、 兒童 或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應慎食。
以紅棗、豆沙為餡的粽子含糖量高; 糖尿病患者應慎食心血管病患者應慎食油膩的肉粽和豬油豆沙粽子。
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還有飲雄黃酒的習俗,認為雄黃酒能殺肚;蟲。
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而且很危險。
雄黃雖殺蟲、除濕止癢,但有劇毒,日服0,3克便可使人中毒,輕者嘔吐、惡心、腹痛、大小便不下繼發喉炎、頭痛等,重則可使心、肝、腎、腸受損。因此,飲雄黃酒的`習俗應該拋棄。
端午節民間還有懸艾葉、菖蒲、蒜頭的習俗。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
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大蒜壹樣都有殺菌作用。艾與菖蒲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端午節時近 夏至 ,寒署交替,蚊蠅滋生,細菌生長繁殖快,懸艾葉、菖蒲、蒜頭具有驅蟲殺菌的作用,值得提倡。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註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
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於發泄。
但須註意的壹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2芒種節氣養生的方法飲食宜清淡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季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飲食過鹹,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
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癥,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芒種養生應註意的“五項基本原則”
芒種節氣是夏季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75°,芒種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是麥類作物成熟、夏季栽種大忙季節,“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故稱芒種。
芒種過後,往往氣溫較高,空氣中濕度增加。濕熱環境中,人易疲倦、萎靡不振,養生保健重在除濕,以清淡、祛暑濕的食物為主。所以要註意的“五項基本原則”。
壹 “吃苦”度苦夏
壹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熱解暑、泄熱養陰、入心脾胃經的作用,芒種節氣後我們可以適當多吃壹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的,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 “飲酸”解暑渴
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壹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狝猴桃等。可生吃,也可榨汁飲用。芒種節氣後多吃壹些,能緩解出汗過多而引起耗氣傷陰的癥狀。
三 “食粥”養脾胃
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百合等與小米、薏米、粳米等搭配煮粥,非常適合芒種節氣食用,脾胃虛寒者可選擇搭配溫性食材煮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損傷脾胃陽氣的狀況。
四 “清補”補能量
以前人們把夏天乏力、睡眠不足、精神不好、抵抗力下降,壹股腦歸罪為“天太熱”,卻很少想到是跟營養攝入不足有關。“清補”就是選用具有壹定驅暑生津作用的食物來補充人體的消耗。重在強調補充營養,同時兼具清熱消暑。
五 “靜心”自然涼
芒種節氣要調暢情誌,規律作息,避開高溫時段外出,註意防暑防曬,養成午休習慣,勤洗澡、換衣,保持心態平和,順應晝長夜短陽氣生發規律,調動氣血充分運行,在炎熱夏日也可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2022年芒種節氣的養生註意事項相關 文章 :
★ 2022年芒種內涵寓意有哪些
★ 芒種節氣農事活動2022
★ 2022芒種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 2022芒種節氣的註意事項
★ 2022年小滿節氣養生的註意事項
★ 2022芒種節氣傳統習俗介紹
★ 2022芒種節氣的保健常識
★ 2022二十四節氣芒種的含義及特點
★ 2022芒種節氣抖音經典文案句子
★ 2022芒種節氣特點介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