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拿起我小時候吃的水果...

拿起我小時候吃的水果...

早上和朋友在微信上聊柿子。她說柿子現在可以吃了。我很驚訝。柿子不是十月份吃的嗎?最後我才知道,他們的柿子其實是西紅柿。

然後,大家開始談論食物,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吃的水果。

小時候住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果樹,但果樹只是有限的品種。當然,這不會困擾我們。水果的吃法還是很多的,比如:野生的,親戚朋友的,朋友買的或者送的,最後,從別人家偷的。

常見的野生種有:荸薺、野草莓(方言:端陽炮)、野山楂、荷花、芡實(方言:雞胚芽)、大棗、刺芽、毛蕨(方言:詹)。菱角很常見,但是我們的菱角又小又難咬,有些老的根本咬不動,所以不太愛吃。野草莓挺好吃的,方言叫端陽泡,因為剛好臨近端午節成熟。小時候在田裏種水稻,長在田邊的端陽泡是難得的美味。

芡實夏季食用,其莖可用於烹飪。味道不錯,就是他身上長滿了刺。他每次去摘,都被捅壹刀。後來他變聰明了,讓大人去摘。最後,他用鉗子把它放在壹個平坦的地方,用腳踩在上面,這樣他就可以吃到裏面的芡實了。芡實雖然難吃,但是很少見。

至於大閘蟹和刺芽,是最受歡迎的,也是最無成本的食物,基本上到處都有,非常好找。事實上,毛筆是壹種處於萌芽階段的草。圈圈的草包著壹點點白色,像棉絮,吃起來軟軟的,微甜。但陸地棉的生長期不長,通常只有壹周。過了這個時間,陸地棉就會變老,裏面白色的東西就不能吃了。

我還沒找到它的正式名稱,就像竹子小時候是竹筍,小時候的刺是刺芽。刺芽有兩種,壹種白而細,壹種紫而粗。大人說紫被蛇爬過,不能吃,但偷偷吃過,味道差不多。刺芽也要趁嫩吃。壹般不會比筷子長。如果過了,就不好吃了。需要註意的是,吃刺芽是要剝皮的,剝皮後塞進嘴裏,甜甜的。

我家有幾種果樹,紅桃(桃子)、蘋果、梨、李子、橘子、柿子,都挺常見的。我們家李子很澀,不好吃,柿子好吃。小時候在他們快成熟的時候摘的,屁股後面放個芝麻梗。過壹會兒,我就可以吃了。它們又軟又甜。

不尋常的數字:菱角(方言:俯仰),棗,羊奶,梨。相對來說,荸薺要常見得多,現在南方也能看到這種水果。小時候家家都會種這種水果,種在稻田裏,冬天從地裏挖出來。太小了,剝皮超級麻煩。不過我那個削水果的刀工因為削菱角進步了不少。

我也在杭州見過椰棗。它們形狀怪異。小時候經常有人拿著壹堆棗到學校門口去賣。它們很甜,20美分壹束。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棗子尖的地方會結籽,像個小鈴鐺。當妳打破它,妳可以看到黑色和明亮的種子。但是我不喜歡吃棗。太麻煩了。壹個棗幾秒鐘就被打死了,妳還得防止種子被吃掉。奶奶總說種子吃了會發芽...

這個品種的羊奶在我的家鄉以外從來沒有見過,也不知道為什麽叫這個名字。當然可能是因為方言和實際名字相差太大,所以壹直不知道它的名字。羊奶即使在我的家鄉也不常見,樹也很少。還好我家門前有兩棵大羊奶樹,春天開白色或黃色的花,夏末可以吃。羊奶果未成熟時,呈綠色,上面有許多白斑。咬壹口就能讓妳整個嘴巴都澀。熟的時候很甜,有兩種顏色,壹種是紅色,壹種是黃色,混在壹起很可愛。

在外面從來沒有見過馬麗。不知道是我們的物種太稀有還是大城市的水果太有限。麻梨,顧名思義,是麻梨的壹種,皮青面麻,醜醜的,比壹般的梨更醜,皮更厚。這個梨熟得晚,而其他梨在夏天成熟,所以要到初秋才會成熟。麻梨熟了會甜很多,但是我更喜歡吃沒熟的那種。這種麻梨會有酸味,偶爾會有卡脖子的感覺,但是味道真的很好。

雖然我家有不少果樹,但是我沒有壹些果樹,比如我舅舅家的桃,我外婆家的桑,我舅舅家的櫻桃,李子,杠桃(蟠桃)。暑假的時候這些水果基本都熟了,這也給了我壹個很好的理由去舅舅家過暑假。

奶奶的桑樹其實不是奶奶的,只是不知道是誰的桑樹。這兩棵桑樹非常巨大,通常需要2-3個十歲左右的孩子相互擁抱。因為太粗,樹幹很難爬,壹般都是通過從上面垂下來的樹枝爬過去。就是因為很難爬,所以在樹上吃飽了才會下來。吃的過程很爽,但是晚上妳會嘗到放縱的苦果。因為牙太酸,吃不下飯,只能抱著碗喝米湯...

剩下的都是各種桃子,整個暑假都可以吃各種桃子。我更喜歡桃子。熟了,我咬下去,肉核分離,又脆又甜。還有什麽是八月紮(方言:劈開),白桃,杠桃,櫻桃,嗯,櫻桃不是桃...

那時候我也喜歡偷別人的水果。隔壁外婆家的葡萄是常客。平時葡萄沒光澤的時候,我就開始偷偷摘,眼睛瞇起來,非摘不可。我們身後小區的野柿子,小區的毛栗子,上學路上的甘蔗、黃桃、花生、紅薯、橘子,都被我們害慘了。

偷菜的記憶裏有兩件事。有壹次我去偷別人的梨,被壹只在梨上采蜜的蜜蜂蟄了。我從樹上掉下來,哭了。還有壹次,我上學的時候,和朋友去偷別人家的紅薯,被我師傅抓住了。老老實實排好隊,壹個個說出爸爸媽媽的名字(因為是鄉親,基本都認識父母)。訓練結束後,主持人給了我們紅薯吃。他很害怕,因為害怕不放我們走而逃跑了...

稀有水果只能送或者別人買。別人送的水果中,有三種至今還在我腦海裏。

第壹個是我同學從家裏帶的枇杷,又小又大,又酸又甜。還記得那個帶枇杷的同學。他的名字叫李雙林。第二種是姑姑從老家巫山帶回來的核桃,壹整袋蛇皮袋。那時候每天放學最開心的事就是拿著磚頭去姨媽家敲核桃吃。第三是鄰居來我家吃蛇肉,給我帶了四川楊梅。現在只能依稀回憶起楊梅的樣子,但不是我現在見過的任何壹種楊梅。其實這樣也很好,就算妳再吃那種楊梅,也不壹定能吃到原味。

買的水果無非就是蘋果和梨,因為這兩種水果比較容易保存,過年的時候貨正好。說起年貨,我就想起第壹次吃香蕉。小時候,香蕉在老家是比較奢侈的水果。當時爸爸買了壹串香蕉,分了以後我還剩了三個,然後給了我。我吃了兩小口,準備留壹口回家。結果壹只猴子來了,刷的壹聲吃了,差點沒哭出來,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都不太喜歡猴子。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外面能吃到的水果越來越多,但總會在不經意間回憶起小時候那些水果的味道。也許不那麽好吃,但那是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