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字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60後。整個童年是在轟轟烈烈的“文革”中度過的。我家在農村,“文革”並沒有給我留下多少血腥的回憶。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物資極度匱乏,生活極其艱難。
那時候我上學比較晚,大部分孩子七八歲就光著身子在街上跑。到十幾歲的時候,我已經二三年級了,剛剛會玩。在河裏釣魚是最常見的事情,我經常爬樹。幾乎在村外,只要有樹,尤其是有鳥窩的地方,都少不了我的足跡。
我曾經爬過據說是村裏最高的白楊樹。
村子西邊有壹片樹林,樹林裏有壹棵白楊樹,據說是村子裏為數不多的大樹。印象特別深刻。樹的下部幾乎抱不起來,樹皮光滑,不好爬。只有少數人敢爬,夥伴們以爬它為榮。樹頂上有壹個喜鵲窩。我很想上去把它挖出來,於是在大家的鼓勵下起床了。
爬樹需要技巧。開始爬的時候往手心腳心吐口水,扶著樹就使勁爬。這棵樹高,只有七八米高才會有斜枝。有了叉子才能用叉子蹬腳,輕松爬到樹頂。
在樹頂,透過枝葉可以看得很遠,但是霧很大,風在耳邊吹。當我走近鳥巢時,我突然感到耳朵後面壹陣劇痛。原來,鳥巢下面有壹個雞蛋大小的蜂巢。我被壹只因為被打擾而飛起的螞蟻蟄了壹下,但無論多痛,我都不敢放開抓著樹枝的手。我忍著痛,往喜鵲窩裏看。不幸的是,裏面沒有鳥蛋。我只在喜鵲的築巢材料裏看到了很多鐵絲、棉花和軟草。
2
平日裏,最希望家裏有客人。客人來了,家裏總會有些好吃的招待。孩子可以跟著。要麽拿著1毛錢和壹壺20毛錢的酒搶著打醋或打醬油,在回去的路上“品嘗”,往往到家就只剩壹半了。如果不小心喝多了,找個地方倒點涼水,使勁搖,讓它在瓶子裏冒泡,以防父母問起。如果能買到幾毛錢的肉,回來的路上會饞得忍不住咬壹口。
招待客人就是炒幾個菜,偶爾放點肉進去,切成薄片。上菜的時候,突出放在上面,下面全是白菜。那時候流行,親戚回來,大人經常問的第壹個問題就是今天幾個菜?是多雲還是晴天?陰天表示沒有星(腥),也就是菜裏沒有肉,晴天表示有星(腥),也就是有肉。人們往往根據幾個菜,有沒有肉來判斷親戚富不富。因此,在那個時候,當孩子們拜訪親戚時,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在餐桌上數盤子和他們身上的肉。吃飯的時候,主人家的孩子不準上桌,只能在廚房吃。客人們吃了幾個白面饅頭,或者白面餃子。孩子們在廚房裏吃紅薯面或餃子。他們壹頓飯看了好幾次門,希望客人快點吃完,然後我們把菜撤了就把剩菜掃走。最大的希望是剩菜裏會有稀有的肉塊。
壹般家裏不吃肉,吃不起。有時候生產隊的牛死了,會把牛肉分給社員吃。聽說生產隊的黃牛死了,大人們都很難過(隊裏要用黃牛耕田),我們卻很開心。這個時候壹家人能弄幾斤牛肉吃,壹年左右死幾頭牛也是有可能的。要麽是牛在吃草的時候不小心吞了鐵絲或者釘子,要麽是牛沒綁好去飼料店吃了壹會,經常活不成了。牛肉壹次吃不夠。妳總是在家裏加鹽,當妳有客人的時候拿出來。朋友們輪流從家裏偷壹塊,帶著火柴(那時候我們管火柴叫火柴火柴火柴),在野外撿壹堆幹柴,把牛肉放在火裏煮著吃,大家壹起分享。
三
常說大人怕過年,小孩盼過年。離過年還有兩個月,孩子們都在數著離過年還有幾天。
新年快到了,買新衣服是願望,但希望不大。最希望的是家裏能買到火鞭(鞭炮),壹般是1分。抵擋不住孩子的執念,大人從年貨的錢裏擠出1毛買了壹掛,舍不得放下。他們直到今年30號才把它從盒子裏摸出來,放了幾個在上面。總有人忍不住在過年前把它們收起來。他們每天都能聽到村裏“轟”“轟”的鞭炮聲。如果妳在任何地方聽到壹聲響亮的鞭炮聲,那壹定是雷子的聲音,是壹個更富有的家庭放的,那將是壹頂帽子。因為我們的鞭炮有限,兄弟們努力抵制住誘惑,經常自我安慰:“傻子都能聽鞭炮。”非常聰明。後來才知道,那叫阿q精神。
每年臘月二十五,是隊裏殺豬的日子,要麽殺豬壹只,要麽殺豬兩只,每人能分到壹斤豬肉過年。大多數孩子前壹天晚上睡得很早,第二天早上起得很早。他們聽到豬的嚎叫聲,就沖出來看生產隊的人抓豬殺豬。那裏聚集了很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就像開會壹樣。孩子們很勤快,幫忙撿柴火、燒水、擦桌子、找棍子、拿臉盆...為了表現好,他們忙完可以弄個豬尾巴,也可以弄個豬尿吹滿大街,當球踢。
如果妳和殺豬人關系密切(運氣不好的話,妳得是殺豬人的孩子,或者和妳表哥有關系,或者是隊長的兒子),妳可以弄個豬蹄或者幾根挑好的豬骨,像個嬰兒壹樣跑回家,放下水鍋煮,嚼到順滑,再喝幾碗骨頭湯——其實開水裏還飄著幾朵油花,這樣妳就能解饞了!幸運的是,我有機會收到了壹鍋豬血(也叫紅豆腐),全家人吃了好幾天。
四
那時候,炒面和肉丸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吃。家家戶戶都要炸丸子,炸丸子幾乎成了過年的壹件大事。比較好的,煎點魚,泡個面,藕夾。說是魚,要麽花兩毛錢買壹條半斤螞蚱大小的小魚,要麽買壹條切成細絲裹上厚厚面糊的鹹魚;面條泡是在面糊裏放壹個雞蛋,攪拌壹下,煎到蓬松,和死面不壹樣。炸魚,面條,蓮藕夾都不是隨便吃的。都是過年後招待客人的好菜。丸子炸的時候,鄰居永遠忘不了妳給他壹碗,他也給妳壹碗。壹連幾天,村裏到處飄著壹年難得壹見的香味。我們都喜歡在村莊的街道上跑來跑去,以便充分享受從每家每戶飄來的各種香味。炸好的東西壹部分是除夕吃的,剩下的放在籃子裏高掛在屋頂橫梁上,準備招待客人,還有壹部分可以從除夕開始放在臨近元宵節的時候。因為缺少食物,孩子們經常從自己家裏偷壹些肉丸,和夥伴們交換。
有壹次,鄰居家的壹個哥哥來找我,說家裏沒人,我們商量著偷他的丸子吃。我和幾個朋友在門口放哨。他和弟弟搬來桌子,把凳子堆起來,顫顫巍巍地上去了。剛把籃子拿下來,突然,他媽媽推門進來了。慌亂中,他突然摔倒了,肉丸撒了壹地,我們就跑了。後來聽說他爸爸打了他壹頓。
五
過年了,小孩子特別喜歡和大人壹起走親戚。首先,他們想好好吃壹頓,然後他們渴望賺壹些壓歲錢。壹般是20分,好壹點的是50分。通常情況下,很少有人超過50美分。
有壹次,我賺了70美分,壹個20美分,壹個50美分。我非常高興。我在棉襖上挖了個洞,把錢塞進去,縫上,很容易就藏了起來。晚上睡覺,把棉襖放在枕頭上。當我醒來的時候,我伸出手,感覺錢是否還在。最後,我忍不住在我的壹個同學王二狗面前顯擺,被他“盯著看”。那幾天,他跟我很親。雖然他比我大兩歲,但他總是像保鏢壹樣跟著我。那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有錢人。面對他的種種理由,我終於借給了他最大面額的鈔票——五毛錢毛票。他發誓要在壹周內還我錢。
壹周後,王無力償還。我特別後悔把錢借給了他。我夢見他還我錢,拿在手裏,再也不敢放開。於是我追了王壹整天,他只是說了些好聽的話,但是接下來的幾天他就沒錢了。他今天付了2分,明天付2分。如果他沒有錢,他會躲起來。最後,他還差6分。他偷了家裏兩盒火柴(2分錢壹盒),最後差了2分。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還。這個賬單壹直懸著,早就是壞賬了...
60後的童年,雖然生活清貧,但人們淳樸,他們在大自然中收獲了世界,充滿了無窮的樂趣。半年後,童年可以回憶,但再也回不去了...
————
(本網站配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