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評價甘肅省定西?

如何評價甘肅省定西?

定西市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於甘肅中部,通稱“隴中”。介於東經103 52′—105 13′、北緯34 26′—35 35′之間,是蘭州市的“東大門”。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審定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早在戰國時就在狄道(今臨洮)設置隴西郡,今各縣區地域均在轄境。以後隨著朝代的更叠,地理行政區劃雖有變化,但隴西、臨洮、岷縣、定西多次成為州、郡、府壹級行政機構的治所,是甘肅中部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定西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也是蘭州市的東大門,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距蘭州市僅98公裏,與關中—天水經濟區和蘭白都市經濟圈毗鄰。

定西取“安定西邊”之意而得名,通稱“隴中”。

自然資源 藥材

定西是地道的中藥材主產地,中藥材資源豐富。有中藥材有300多種,尤以岷歸、黨參馳名中外,黨歸、黨參產量分別占全國的70%和40%。處於洮河上遊的岷縣自古就有“千年藥鄉”之稱,所產黨歸世稱“岷歸”,被列為國家原產地認證保護產品。

渭源縣被稱為“黨參故裏”,種植的黨參體胖梢長,皮肉堅實,質量優良,功能與人參近似。由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花卉色澤艷麗香氣宜人。

地方特產

隴西的金錢肉、口條、火腿被譽為“隴原三絕”,臘羊肉、腌驢肉、蕎粉、燒雞粉被列為甘肅省“名特小吃”。“清吉”牌洋芋、“雪川”牌精澱粉、“效靈”牌和“星月”牌中藥材、“足赤”牌肉制品和“隴原歲月”牌白酒等11個名優產品提高了地方特色產品的知名度。 岷縣當歸、洮河綠石 硯中瑰寶、通渭蕎圈圈、雪山駝掌、臨洮幹甜醅等。

130多年前清朝陜甘總督左宗棠壹聲嘆息:“隴中苦瘠甲於天下。”便說的是定西。新中國成立以來,定西得到了大力發展,但相較全國而言,它還是全國最貧窮的地區之壹。

定西,地廣人稀,人口約300萬左右,下轄壹區六縣,分別是安定區、隴西縣、臨洮縣、渭源縣、通渭縣、漳縣、岷縣。其中最富的是隴西縣和安定區,比如隴西的文峰鎮、首陽鎮,安定的內官營鎮;最窮的是通渭、漳縣、岷縣。

定西最有名的特產就是土豆,又叫洋芋或馬鈴薯,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走遍中國,定西的馬鈴薯是最好吃的,因為這裏幹旱,光照充足,糖分多,土豆更飽滿。比較有名的還有隴西的臘肉、岷縣的點心等等。

定西又是中藥材的故鄉,漳縣、岷縣盛產中藥材;這裏又是“馬家窯文化發源地”,馬家窯產的陶器久負盛名。

定西以“窮”聞名全國,主要自然原因是幹旱缺水; 社會 歷史 原因是由於深居內陸,思想觀念落後封閉等等。

定西,是個嚴重缺水的地方,但是定西的老百姓辛勤勞動,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學習,特別是孩子們學習特別好,家庭在貧困都要讓孩子上大學,哪裏的人樸實,勤勞,靠自救抵抗自然災害,確實讓人敬佩,我們是外地到甘肅工作30多年了,所以比較了解

我只想說,中國最宜居的地方不是江南不是蘇杭不是北上廣,而是,定西!!我的家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無災情,無大難!人們淳樸、勤勞、善良、敦睦、包容,崇尚耕讀,與人為善。定西歡迎您!!

隴西

臘肉

岷縣

蕨麻

生在山裏頭,長在山裏頭,如今三十出頭,還想回到山裏頭,我是山裏娃平哥,壹位三農領域的創作者!

在我心目中的甘肅定西是:

我是地地道道定西通渭人,定西是我的家鄉,生我養我的地方。 或許在別人眼裏的定西,是貧窮,荒涼,但是在我的眼裏,我認為我的家鄉定西就是最美的。 正是這片別人眼裏荒涼的大山,貧窮的黃土坡,養育了我,養育了我們定西兒女。這裏有自己太多的記憶,永遠都割舍不斷。 我的家鄉定西雖然貧窮,國家賦予的稱號壹點也不少,馬鈴薯之都中國藥材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當歸之鄉等等。 作為定西的兒女,看到家鄉正在飛速發展,自己也感到特別的欣慰和驕傲!在外我可以自豪的說,我就是定西的洋芋蛋。

我是山裏娃平哥,壹位三農領域創作者。

在妳心目中,又是如何評價甘肅定西的呢?

我是定西人,我覺得我也沒那麽差,每個地方都有好的壞的,只是我們這個地方正在發展,只是我們的交通條件沒有北上廣那麽便利,說實話每個地方de 發展是靠交通的,我們雖然都是山,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生活啊,我們不都好好的嗎。

網友的評論:定西雖窮,自然環境惡劣,但這裏的人不僅有勤勞能吃苦,超乎異常的生存能力,而且這裏的人善良好客。再有這裏空氣質量好,蘭天白雲比京津冀的天數多的多。定西黃土高原,沒有黃土高原,沒有黃河就不能有華北平原。黃土黃原,黃河造就了華北平原,山東,安徽江蘇等地!

定西市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於甘肅中部,通稱“隴中”。介於東經103 52′-105 13′、北緯34 26′-35 35′之間,是蘭州市的“東大門”。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審定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早在戰國時就在狄道(今臨洮)設置隴西郡,今各縣區地域均在轄境。以後隨著朝代的更叠,地理行政區劃雖有變化,但隴西、臨洮、岷縣、定西多次成為州、郡、府壹級行政機構的治所,是甘肅中部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定西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也是蘭州市的東大門,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距蘭州市僅98公裏,與關中-天水經濟區和蘭白都市經濟圈毗鄰。

去過七八次定西,主要去那推銷芹菜種子,難忘肖老四牛肉面,渭源的蕎圈,還有隴西的臘肉,其實定西的市府應該選在隴西,地理位置中心又是交通物流集散地,隴西和文峰基本上連起來了,現在發展的比安定區還好。

定西 境內以渭河為界,分為南北兩種自然類型區。四季分明,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 歷史 積澱,孕育了豐富的各類資源。

這裏有俊秀的貴清山(4A)、遮陽山(4A),神秘清幽的渭河源(4A),逶迤的首陽山,廣闊的狼渡濕地草原,神奇的通渭溫泉,

以及馳名中外的馬家窯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戰國秦長城、灞陵橋、海內外李氏同胞尋根祭祖的“隴西堂”、紅軍長征榜羅會議紀念館、岷州會議紀念館、鹽井會議紀念館等。是休閑度假、消夏避暑、尋根溯源的理想之地,

更是享譽全國的“中國薯都”、“中國藥都”、“中國西部草都”,

被國家先後評為中國花兒之鄉、中國洮硯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當歸之鄉、中國花卉之鄉、中國黃芪之鄉、中國黨參之鄉和中國蠶豆之鄉。

美麗的定西,勤勞勇敢的人民,在這塊

貧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點綴隴上花園的馬鈴薯賽過牡丹花,層層梯田,孕育了名貴藥材黨生黃芪,靠山吃山,定西不愧是群山環抱的聚寶盆,我是定西人,我很自豪,定西人民,妳會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