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兩兄弟因母親去世而被送進寄宿學校。他們在那裏受到老師和壹些學生的侮辱和欺負。弟弟幻想成為壹名宇航員,飛到月球上去。哥哥像父親壹樣照顧弟弟。即使在這樣黑暗的寄宿學校,他們仍然相信總有壹天壹切都會好的。
也可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所以電影更讓人心疼。
這部電影難免會讓人想起類似的感化院、熔爐、蘇源,但《壹日之差》給觀眾帶來的是壹種直接的痛苦。這種痛苦不像前三部那樣赤裸裸的血腥,也不讓人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卻讓人發自內心的深思和感受。
如果推薦壹部看完忍不住哭的電影,我推薦壹天。
這部電影的開頭很有意義。壹輛汽車行駛在陽光明媚、秋高氣爽的道路上。幾秒鐘後,畫面跳轉到壹條陰雲密布、氣氛陰郁的羊腸小道,然後出現了兩個主角,哥哥埃裏克和哥哥埃爾默。兩個小男孩情緒低落,壹臉愁容,眼神空洞。
車子開進這所寄宿制學校後,畫面都是異常的仰拍和俯拍,老師們依次出現的畫面都是令人不舒服的框架構圖。這段時間的音樂也為電影定下了基調。這是壹部會讓人虐心的電影。
關於兩個小男孩的背景,導演沒有太多篇幅贅述。雖然簡單,但也能看出導演處理的很細膩。兩個小男孩睡著後,他的哥哥埃裏克閉上了眼睛,畫面閃回到來寄宿學校前的時光。短短六七分鐘,他介紹了兩個男孩的家庭背景: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生活貧困;小男孩性格:調皮,愛偷東西,但也有夢想,懂事;可惜後來媽媽生病了,被舅舅送到了這所寄宿學校。在最後壹張照片中,兩個男孩看著後窗,俯視著他們即將離開的城市。窗戶的框架也表明這兩個男孩將進入像籠子壹樣的生活環境。
影片開頭有壹段寄宿學校壹個叫泰格的小男孩的獨白。
“旅行就像時間旅行,
隨著每壹公裏的進展,
遠離過去。
我也在那裏,在刺骨的空氣中,
感受寒冷和下沈的氣味。"
這段獨白引領著影片的開頭,貫穿了整部影片的線索。《有壹天》也以這個小男孩的視角和回憶,描述了這個學校的暴力教育故事。正是通過這種第三方審查的方式,避免了自我解釋缺乏說服力,讓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變得更加真實。
除此之外,影片中對環境的解說也讓影片更加深刻,陰沈沈的天氣,陰沈的學校低角度全景,陰暗的宿舍和教室,毫無生氣的枯草和叢林,讓觀者在觀看的過程中更加壓抑。
關於這部電影的主題,我不需要贅述。影片壹直在強調孩子的夢想,也就是弟弟埃爾默的太空夢。影片還反復強調壹些地方學校為了應付審查而裝修的美好校園現象;影片也在講體罰,講孩子的教育,講社會上壹些缺德的老師。
電影裏說的話看似傷人,但現實可能比這些更不可思議。可怕的是,在沒有文化的農村,喪失了道德和理智的老師依然存在,在普通人眼裏依然是神聖的職業,所以才會出現那麽多毆打、性侵、羞辱學生的事件。
那麽這到底是社會問題、制度問題還是教育問題呢?
不好說,那就在電影裏想想吧。
我推薦這個《有壹天》。看完之後,也許妳能稍微思考壹下,也許妳會明白,這個社會需要壹些陽光來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