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絮苒本草中藥白扁豆和扁豆是什麽關系?

絮苒本草中藥白扁豆和扁豆是什麽關系?

提起扁豆,我們會想到是蔬菜。提到白扁豆,就會想到是中藥。但是兩者有啥區別呢?

白扁豆就是白色的扁豆麽?

是的。。。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扁豆是豆科扁豆屬的扁豆 Lablab purpureus? (Linn.) Sweet。這句有些傻,但是基源必須得說清楚。扁豆原產於非洲,但是我國種植很早,南北朝時的名醫陶弘景所撰《名醫別錄》就記載了扁豆的栽培。

扁豆有開白花的和紫花兩種,豆莢有綠白、淺綠、粉紅或紫紅等色。很神奇的是:開白花的扁豆,豆子是白色的;開紫花的扁豆,豆子是紅色或紫黑色的。

明·盧之頤寫的《本草乘雅半偈》裏說:“嫩時可充菜蔬茶料,老則收子煮食。子有黑、白、赤、斑四色。入藥只取色白者,莢殼雖濃,子粒粗圓為勝耳。”簡單而言:白色的扁豆,就是白扁豆。

其他顏色的扁豆表示深受歧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發話了:“其種子有黑、白二種,白者溫而黑者稍冷。入藥用白扁豆。”《植物名實圖考》也幫腔:“白扁豆入藥用,余皆供蔬”。至於其他顏色的扁豆是否那麽不堪,還待現代的深入研究。

扁豆是個神奇的植物,全身都能藥用。

白扁豆;扁豆的白色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白扁豆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8~13mm,寬5~9mm,厚約7m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平滑有光澤。壹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眉狀種阜。質堅硬。氣微,味淡。以粒大、飽滿、色白者為佳。清朝的王遜在《藥性纂要》中對扁豆有很高的評價;“凡健脾開胃之藥,非香燥即辛溫,獨扁豆沖和而能清熱健脾,與石斛相類,更多消暑之功。”我的天,絕對不辜負健脾化濕,和中消暑這八個字呀!

白扁豆的種皮叫扁豆衣,也是消暑化濕、健脾和胃的藥材,主治脾胃虛熱,暑濕內蘊,嘔吐腹瀉等。夏天,用扁豆花、厚樸花、薄荷各6g,桑葉、茯苓各9g,鮮荷葉半張煎服,對暑濕困阻,頭昏胸悶很有幫助。

扁豆葉,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平時也可采葉子炒菜吃。消暑利濕、解毒消腫。主治暑濕吐瀉、瘡癤腫毒。反正就是適合夏天吃

扁豆根,似乎寒性強壹些。不但消暑化濕,還有止血的作用,用扁豆根煎湯內服,可治痔瘡、便血等。

扁豆花,更是常入藥,以朵大、色黃白、氣香者為佳。扁豆花除了化濕健脾外,搗爛外敷傷口,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扁豆花治療泄痢(拉肚子)很有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用正在開放的白扁豆花,擇取潔凈的,勿以水洗,只以滾水燙過後,即和豬脊肉壹條、蔥壹根、胡椒七粒。將花、肉、蔥、胡椒壹起剁碎了,加醬汁壹起拌勻,將燙花的水和面,包成小餛飩,煮熟了即可食用。是不是很簡單?煮餛飩講究“壹滾二滿三清”,“壹滾”的意思是,煮餛飩的沸水要大滾,這樣餛飩下進去容易定型,無松散露餡。“二滿”,是指鍋裏的水要滿,要給餛飩翻騰提供足夠的空間。“三清”指煮餛飩的水要保持清澈,久煮粘稠後就要更換。

有興趣就試壹試這樣的餛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