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1.林家丸子:糯米皮裏面是叉燒,北蒸南炸或中炸,味道微甜。
2.肉幹飯:就是澆在米飯上的鹵肉末,很香。
3.飯團:有9種餡,魚松,香菇,肉,好吃的早餐。
4.大腸包小腸:大腸是糯米做的,小腸是臺灣省香腸。
5.雞蛋餅:臺灣省雞蛋餅有餡料、肉松或玉米。
6.鹵味:屬於宵夜,黑輪,米血糕,有點像我們的麻辣燙。這些東西火鍋也經常吃,但是不辣。
7.東山鴨頭:好吃,皮有點焦,好像炸過。
8.萬鑾豬蹄:屏東名吃,也是壹種鹵味。
9.客家粽子:糯米做的,透明的,餡是豆沙。
10.官財局:聽起來很嚇人,其實就是升官發財的意思,就是兩片吐司煎,中間再加餡,比如奶油蟹肉,吃多了會很累。
11.可麗餅:它來源於壹種法式點心,就是把它攤成壹個雞蛋餅,烤得酥脆,然後塞上三文魚。
12.蛤蜊煎:蛤蜊,然後放在蛋卷裏,澆上番茄醬。
13.Gei:淡水小吃,餅裏好像有粉條,早餐麻辣燙的。
14.乳魚粥:有點像炸油條魚粥。
15.紅豆糕:香甜可口,還有花生和芋頭。
16.燒焦的草:燒焦的草含有花生粉、堅果和紅豆。
17.粉圓:和湯圓很像,有的還有餡。
18.泡泡茶:味道很濃,700cc只要25NTB(半刀),也就是紅茶+奶精+珍珠奶昔。
19.木瓜牛奶:
20.花生卷冰淇淋:將冰淇淋裹在蛋卷裏,撒上花生粉。
21.液香扁食:很亂,很有名。
22.丁泰峰:包子、蒸餃、混沌特別有名。
23.涮涮鍋:很好,牛肉丸,墨魚,魚丸。
24.加州鳳陽閣:奶油海鮮焗飯,烤雞,甜品,奶油濃湯,上面可以做壹個糕點。
25 .鐵板燒
26.臺塑牛扒:據說壹頭牛只用那塊肉,很貴的!
27.花蓮太郎&;花蓮土豆:外皮很軟很薄,裏面是粉紅色的,甜甜的,很好吃。
28.曾蜀:它是糯米,很Q,有各種餡料,吃起來很甜。
29.綠茶餅:清爽,外柔內q。
30.洛神餅:皮和花蓮芋頭壹樣,裏面的餡是洛神花味,q。
31.紅龜苓餅:糯米粉做成龜形的餅頭,餡料是豆瓣醬或花生糊,因為添加了紅色素而呈紅色。
32.拿壹個小月亮“擔子面”
33.丸子:有新竹丸子、臺中丸子、彰化丸子、臺東丸子、臺南丸子等。,但最有名的是彰化丸子和新竹丸子。其中,昌化丸子被譽為昌化三寶之壹(丸子、鍋巴、貓鼠面),最大的特點是餡料豐富,皮是紅薯粉做的。
彰化最正宗的肉丸吃法是不削皮保持原味,和妳現在習慣的削肉丸皮的吃法略有不同。至於新竹丸子,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小吃,特點是橢圓形,比普通丸子小,外皮是紅薯粉做的。根據各種口味的發展,加入不同比例的白粉和米糊,內餡以紅米糊為主,以瘦肉和蔥花為餡,口味獨特,口味簡單。
除了以上兩種,北鬥丸子也值得壹提。北鬥丸子雖然知名度不如彰化丸子和新竹丸子,但歷史更悠久。早在日據時期,它們就已經在當地小吃中小有名氣。北鬥丸子的外皮和餡料都是和普通丸子壹樣的材料。最大的特點就是呈三角形,外形嬌小,成年人壹次吃個三五個沒問題。此外,在傳統餡料中,創造性地加入了以蝦為餡料的臺南肉丸,也別有壹番風味!
至於味道,因為烹飪方法不同,丸子分為炒和蒸。壹般來說,炸丸子在彰化北部吃慣了,蒸丸子在彰化南部比較受歡迎。炸丸子因為有豬油的刺激,很香,但是皮很脆,很硬,很僵硬;蒸出來的丸子粘粘的,呈q型,口感清爽不油膩,但味道沒有炒的那麽濃。
另外,冷凍賣的冷圓也是丸子的壹種,特點是涼著吃,是消暑聖品。這種鹹餅皮的材料是紅薯粉,餡料主要是瘦豬肉。蒸熟後呈白色透明狀,可配冷醬油食用。也是彰化有名的小吃。
除了皮,餡料和油炸工藝都會影響風味,蘸醬也是讓丸子好吃的關鍵之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甜辣醬做醬料,但是傳統的醬料是用蒜蓉醬、辣椒醬、糖醬混合在壹起,創造出鹹、甜、辣三種不同的味道,其實最符合丸子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