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榛尾雞的養殖技術

榛尾雞的養殖技術

榛尾雞的養殖技術

榛子是壹種會走路的鳥。身體強壯,喙短,圓錐形,適合啄食植物種子;翅膀短而圓,不善於飛翔;腳強壯,爪子鋒利,擅長行走和挖掘食物;鼻子和腳有羽毛以適應寒冷。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榛子雞的栽培技術,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榛尾雞的生長特性榛尾雞的孵化期為24-25天,初生重約10g。2周後生長緩慢,然後體重迅速增加,平均每天5g以上。到8周的時候,體重增長很快,平均每天3g。

1 ~ 3日齡榛雞的喙呈肉紅色,鼻子略黑,眼睛和嘴巴之間有壹個米色的大黑點,背上有壹條近0?5厘米的棕羽帶,孵化後4小時能啄,像家雞壹樣啄,兩爪進食,像家雞壹樣喝水排便。

6 ~ 9日齡時,喙尖變白,其余大部分變黑。眼睛和喙之間的斑點有高粱粒那麽大,眼睛和身體之間的斑點呈長條狀,向後延伸。12 ~ 14日齡時,尖部、口緣、喙下緣中部為白色,其他部位均為黑色。

18 ~ 21日齡,喙尖和嘴淡黃色,羽毛有明顯的斑點和花紋。25 ~ 35日齡時,外部形態和羽色與成年雞相似,但個體較小,喙仍為淡黃色。

榛雞(1)孵化的飼養管理

榛子雞壹般壹天下1個蛋,上午到下午不等,多為連續生產。只有在天氣不好的時候,比如陰雨天氣,低溫的時候,它們才會偶爾隔天產卵。榛子雞的蛋重是13?6~16?6克,36碼?九毫米?27?6 mm,卵呈橢圓形,蛋殼光滑,淡黃色或褐色,有稀疏的紅褐色斑點。剛出生時顏色較淺,幾天後顏色變深。榛子雞的蛋小,人工孵化時蛋盤架的鐵絲間距要小壹些,這樣榛子蛋就不會掉下來。

孵化溫度,1 ~ 10天是38℃ ~ 38?3℃,11 ~ 20天就是37?7℃,21 ~ 25天就是37?1 ~ 22天相對濕度為60% ~ 65%,23 ~ 25天相對濕度為65% ~ 70%。

(2)育雛

在孵化後1周內,榛尾雞體溫沒有明顯升高,波動較大,易受環境溫度影響。1周後,體溫逐漸升高,31日齡時基本趨於成雞體溫。所以在育雛的過程中,溫度的控制需要嚴格。

1周期間,溫度應保持在34℃,相對濕度為60%;從第七天開始每天遞減0?5℃,室內溫度可維持31天。同時也要保持壹定的光照,相對濕度保持在65%(前期)和55%(後期)。

育雛方式可以是網上育雛箱育雛和平沙育雛,籠養是最好的方式。1 ~ 3日齡育雛溫度為37℃,相對濕度為65%,3 ~ 6日齡育雛溫度為36℃,相對濕度為60%。12 ~ 21日齡,育雛溫度33℃,相對濕度55%;21 ~ 31日齡,育雛溫度30℃,相對濕度50%。

榛雞孵化後4 ~ 6小時喝溫水,水中加入適量葡萄糖和土黴素。喝水後1小時開始吃。開始進食的方法是將飼料鋪在墊紙上,讓榛子小雞自由進食。榛尾雞的育雛料應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可消化的動物性食物不低於50% ~ 60%,蛋白質不低於23%。

另外給予多種維生素,用量是家雞的兩倍。新城疫疫苗的接種是在15 ~ 20日進行的,使用前要稀釋幾倍。半個月後接種1次。

(3)生長期和成長期

榛尾雞養到30日齡就可以撤溫了,會進入生長期的管理。在此期間,應防止肛門啄和羽毛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 ~ 25只,13周後,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 ~ 10只。用混合日糧飼餵,蛋白質水平不低於18%,每天飼餵4次。

在交配繁殖期,雌雄比例應為1: 3 ~ 4,日糧蛋白質水平應維持在16%。用全價飼料餵養,壹日三次,經常用青飼料和昆蟲餵養。

榛尾雞疾病防控(1)榛尾雞霍亂:該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癥狀:最急性的人幾乎看不出癥狀,就是突然倒地死亡。搖頭?。

患病榛雞精神萎靡,羽毛松散,縮頸閉眼,背駝,頭藏於翼下,孤立站立不動,腹瀉嚴重,糞便呈灰黃色或綠色,肛門周圍有稀糞粘在羽毛上;體溫升高,食欲不振,口渴,氣短,鼻涕和口水流出來。

治療: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磺胺類等藥物對該病療效較好,具體用法參照家雞用量至少減半。

(2)榛雞副傷寒:該病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壹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幼年榛雞,可導致榛雞大量死亡。該病主要通過蟲卵和消化道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和破皮傳播。癥狀:食欲不振、口渴、呼吸加快、麻木、頭下垂、嗜睡、翅膀下垂、頭發蓬亂。有時化膿性結膜炎會引起眼瞼粘連和頭部腫脹。

慢性腹瀉,有時便血,關節腫脹和癱瘓。

治療:藥物治療可降低急性副傷寒的死亡率,但治療後的雞可成為長期攜帶者,不能留作種用。土黴素、金黴素治療本病效果較好,藥物可0?2%混合到飼料中6543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