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阿拉伯人首先將咖啡豆曬幹並煮熟,喝下汁液作為胃藥,認為這有助於消化。後來發現咖啡也有提神的作用。同時,因為穆斯林被禁止飲酒,所以咖啡被用來代替酒精飲料,經常被作為提神飲料飲用。15世紀後,去麥加朝聖的穆斯林將咖啡帶回居住地,咖啡逐漸傳播到埃及、敘利亞、伊朗和土耳其。咖啡進入歐洲歸功於當時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因為沈迷於咖啡的奧斯曼軍隊西進歐洲,在那裏呆了幾年,最後軍隊撤退的時候,留下了大量的物資,包括咖啡豆。維也納和巴黎的人們能夠用這些咖啡豆和從土耳其人那裏獲得的烹飪經驗來發展歐洲咖啡文化。戰爭本來是侵略和破壞,卻意外帶來了文化交流甚至融合,這是統治者始料未及的。
西方人對咖啡的熟悉已經有300年了。然而,在東方,咖啡在更久以前就已經作為壹種飲料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咖啡出現最早、最準確的時間是公元前8世紀,但早在荷馬的著作(希臘詩人,生卒年有爭議,更權威的說法是他生於公元前744年)和許多古代阿拉伯傳說中,就已經描述了壹種神奇、黑色、苦澀而有力量的飲料。公元10年左右,阿維森納(980-1037,古代伊斯蘭世界最傑出的大師之壹,哲學家、醫生、理論家等。)將咖啡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還有壹個來自15世紀的奇怪故事。據說,壹個也門牧羊人看到壹群山羊從灌木叢中采摘紅色的漿果。很快這些山羊變得焦躁不安和興奮。牧羊人把這件事報告給壹個和尚,和尚煮了壹些漿果,把它們提煉成苦味。
雖然咖啡是在中東發現的,但咖啡樹起源於非洲的卡法地區,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從這裏,咖啡傳播到也門、阿拉伯和埃及。正是在埃及,咖啡發展極其迅速,並迅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及。
到了16世紀,早期的商人已經在歐洲銷售咖啡,咖啡作為壹種新的飲品被引入西方的習俗和生活。出口到歐洲市場的大部分咖啡來自亞歷山大和士麥那。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進出口口岸征收的高額關稅以及人們對咖啡樹種植領域知識的增強,經銷商和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將咖啡移植到其他國家。荷蘭人在他們的海外殖民地(巴達維亞和爪哇,“巴達維亞現在是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舊稱”)移植了咖啡樹,法國人在1723年在馬提尼克島(位於拉丁美洲),然後在安的列斯群島(位於西印度群島)移植了咖啡樹;後來,英國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開始占領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咖啡種植區。
1727年,巴西北部開始種植咖啡。然而,惡劣的天氣條件逐漸將這種作物種植轉移到其他地區,首先是裏約熱內盧,最後是聖保羅和米納斯(約1800-1850),在那裏咖啡找到了最理想的生長環境。咖啡種植在這裏成長,直到它成為巴西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正是在1740到1850這段時期,咖啡種植在中南美洲達到了最高的普及程度。
雖然咖啡誕生於非洲,但相對而言,咖啡的種植和家庭消費是在近代引入的。事實上,是歐洲人把咖啡帶回了他們的原產地,並介紹到了他們的殖民地,在那裏,由於有利的土地和氣候條件,咖啡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