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虹鱒魚百科全書

虹鱒魚百科全書

虹鱒魚是鮭科和太平洋鮭魚的壹種冷水池塘魚。虹鱒魚是世界上廣泛養殖的重要冷水魚。成熟個體因其側線有棕紅色縱條紋,看起來像彩虹而得名。原產於北美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溫淡水中,對養殖水域水質要求較高。

目錄

1.生活習慣

2.形態特征

3.分布範圍

4.育種技術

5.營養價值

生活習慣

生存環境

我喜歡棲息在水溫低、溶解氧多、流量大的清水中。虹鱒魚的極限溫度為0-30℃,適宜生活溫度為12-18℃,最適生長溫度為16-18℃。當低於7℃或高於20℃時,我的食欲就會下降。

它需要水中的高溶解氧。溶解氧低於3 mg/L時,低於4.3 mg/L時浮頭開始死亡..當溶解氧小於5 mg/L時,呼吸速率加快。

進食習慣

食肉的。幼蟲階段是浮遊動物。底棲動物,主要是水生昆蟲;成魚以魚類、甲殼類、貝類、陸生和水生昆蟲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子和種子。

形態特征

虹鱒魚成熟個體沿側線有1條寬而鮮艷的紅色彩虹帶,呈紫色和粉紅色,壹直延伸到尾鰭基部,在繁殖季節尤為艷麗。如彩虹,故名。魚體呈紡錘形,略扁平。有肥鰭,體色漂亮。身體側面有壹條棕紅色的縱帶,看起來像彩虹。體型扁平,口大,斜裂,端位。吻圓鈍,上顎有細齒。背鰭基部較短,後面有壹個小脂鰭。胸鰭中等大小,末端略尖。腹鰭很小,遠離臀鰭。鱗片又小又圓。背部和頭頂為藍綠色、黃綠色和褐色,兩側和腹部為銀白色、白色和灰白色。黑點不規則地分布在頭、側、背和鰭上。

分布範圍

虹鱒魚生活在北美的山脈和河流中。分布於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美國、墨西哥、日本、歐洲、大洋洲、南美洲、東亞部分水域和哥倫比亞的河流。虹鱒魚是進口品種。國內50多家專業虹鱒魚養殖場,大多分布在北京、黑龍江、山東、山西、遼寧、吉林、陜西等地。

育種技術

虹鱒是鮭科的冷水魚,是目前世界上養殖最廣泛的魚類之壹。由於虹鱒魚最適合人工集約化養殖,具有高產、高效、市場廣闊的特點,虹鱒魚養殖發展迅速,養殖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飼養成魚是我們的生產目標。壹般養成魚從1歲的魚開始,有的魚從年初開始養,直到可食用的魚出池,可以因地制宜。

1.放養密度,為了達到高產,必須投放足夠的魚種。通常在壹年的生長期內,年產量約為放養量的3.5-5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備貨量與生產量成正比。因此,要達到預定的年產量,備貨量必須達到生產目標的20-30%。

2.飼料,成魚飼料主要有進口魚粉、國產魚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餅、豆粕、麥麩、玉米粉、面粉下腳料、維生素和礦物質、魚油、大豆油等。該飼料含有約43%的粗蛋白質、13%的粗脂肪、6-12%的粗灰分、2-5%的粗纖維、20-25%的無氮提取物、20-30%的碳水化合物、0.8%以上的磷、0.2-0.25%的鈣和0.25%的鎂。必須保證飼料原料的質量,不得使用發黴變質的飼料。

營養價值

1,虹鱒魚不耐任何汙染,必須養在清澈透明的冷水中。養殖出來的產品幹凈衛生,肉味鮮濃,口感嫩滑。

2、肉裏沒有刺,容易吃,老少皆宜,容易消化。

3.維生素D和鐵的含量遠高於其他食物。

4.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非常高,尤其是22-C6-烯酸和20-C5-烯酸。前者有促進大腦生長、活化腦細胞、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後者有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的作用。

5.魚腦富含含磷蛋白質,可促進大腦發育。

6.魚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具有美容、強筋骨的功效。

7.鐵是造血的必需物質,對維持內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8.虹鱒魚卵有黃豆那麽大,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譽世界的高級營養食品。虹鱒魚是壹種高度健康的營養食品,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從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進口的所謂深海魚油,實際上是從鮭魚鱒魚中提取的鮭魚油。因為它富含兩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即22-C 6-烯酸和20-C 5-烯酸,具有很大的營養價值,主要功能是滋養心腦血管系統。

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在三文魚和鱒魚中的含量遠高於其他淡水魚。例如虹鱒魚中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別為每100g 983mg和247 mg。這是三文魚和鱒魚營養價值最重要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