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老友炒粉

老友炒粉

第壹次看老友魚,是在萬象城的桂廚房。看到菜單上這道菜的名字,第壹反應是南寧老友粉。我覺得這條魚壹定是按照老友粉的方法做的。想到老友粉又酸又辣的味道,滿嘴都是口水。

魚上桌的時候,整個炸魚都躺在方盤子裏。魚上覆蓋著豆豉、酸筍、辣椒、姜絲、蒜末等調料。湯是紅色的,明亮的,輔以綠色的香菜和細香蔥。在品嘗它之前,它首先被它的外表所驚艷。沒錯,就是我們老朋友粉的粉絲。

翻開金黃的魚皮,魚肉白嫩,口感細膩,酸甜可口,真的很好吃。

辣椒和魚是天生的好搭檔。桂林菜的酸豆角辣椒炒魚幹,能讓人吃到刮鼎鍋。南寧老朋友的魚食材用的辣椒是很辣的辣椒,加上優質的酸筍和豆豉,讓它的酸辣味很濃郁。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吃,也會熱、溫、汗。

魚吃完了,剩下的湯是拌飯或者下面條的絕佳選擇,絕對會刮鍋。

雖然我吃老友粉很怕辣,但是我總是要求廚師不要放辣椒(沒有辣椒的老友粉也叫老友粉?),但是我吃這種老友魚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那種讓人落淚的辣。可能魚太好吃了,我都忽略了辣。

其實老友粉的前身應該是老友面,關於老友面有壹個很溫暖的傳說:

20世紀30年代,壹位老人每天都去周吉茶館喝茶。有幾天,老人因為感冒沒去。周吉的老板非常關心,於是他用香噴噴的蒜末、豆豉、胡椒、酸筍、牛肉末和胡椒煮了壹碗熱騰騰的面條,端給了他的老朋友。

吃完這碗酸辣面,老人出了壹身大汗,感冒好了。事後老人感激涕零,書上把“故人常來”的匾額贈給了周老板,故名“故人面”。後來,人們用這種方法煮米粉,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慢慢的,老友粉的名聲蓋過了老友面。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地方美食。2007年入選南寧公布的第壹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梧州炒米粉並稱廣西“四大米粉”。老友粉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巧妙地將酸和辣結合在壹起,形成酸和辣的獨特風味,夏天開胃,冬天驅寒。

南寧老友粉的正宗口味應該是“酸、鮮、辣、鹹”。想要做出地道的味道,就要註意原料的準備,用料的比例,烹飪的手法,時機的把握,這都是對煮粉大師功力的考驗。所以在南寧,並不是每個粉店的老友粉都這麽正宗好吃。那些有名的老友粉店,往往到了吃飯時間都是人頭攢動,人們寧願多等壹會兒,也不願意吃壹碗正宗的老友粉。

今天看到壹則新聞,有關部門準備制定或修訂壹批廣西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老友粉(方便型)被列入其中。有媒體就此進行了網絡民意調查,網友們熱烈討論老友粉的標準成分是什麽,其中是否放酸筍成為爭論的焦點。因為酸筍有壹種獨特的味道,不喜歡的人會覺得臭,喜歡的人會喜歡它獨特的味道。有人說沒有酸筍的老友粉還叫老友粉?

想想也是。如果食客走進壹家面館,對廚師喊“煮壹碗老友粉,不要酸筍,不要辣椒,不要豆豉”,那還叫老友粉嗎?但人們要定的是老友粉(方便型)的標準,估計是方便面之類的方便食品,不是現做的,所以很多食客不用擔心去店裏吃,以免酸筍變成不合格的老友粉。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妳想怎麽吃就讓廚師怎麽做。

現在超市有瓶裝的老朋友醬,方便多了。買壹瓶,想吃的時候可以自己做老友粉。

我在廣西的廚房吃過老朋友魚之後,用老朋友醬做了壹盤老朋友魚,但是因為怕辣不敢放太多醬,所以完全沒有老朋友魚的酸辣味道。而且用醬料做的老朋友魚,沒有了那幾縷酸筍和辣椒糾纏在裏面,端上來也少了很多趣味。下次壹定要買酸筍和豆豉辣椒,真的假的。

附:老友粉或老友面的做法(內容來源於網絡,謝謝):

材料(壹人):切好的米線(河粉)或兩到三塊面食;將酸筍切絲壹兩次;將少許豆豉切成細片;姜絲蒜末少許;兩個小辣椒切細;幾片青菜;蔥花少許;切壹到兩片肉(豬肉,牛肉,豬肝,粉條都可以,根據大家的喜好)。

做法:1,肉用料酒、鹽、糖、醬油、嫩肉粉、胡椒粉調味,味道可以稍微重壹點;

2.將姜絲、蒜末、胡椒粉、豆豉末放入油鍋翻炒,將肉翻炒至變色,加入酸筍絲翻炒壹分鐘,加入高湯或水燒開,加入濕面或切成粉,撈出放入蔬菜,燒開後放入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