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芒果苗怎麽培育?

芒果苗怎麽培育?

種苗繁殖是我國芒果產區人民過去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獲得的芒果樹變異很大,尤其是單胚品種。所以在生產中,尤其是大規模生產中,是不可取的。雖然多胚芒果品種的幼苗多為珠心苗,基本能保持其母本的優良性狀,但珠心苗結果晚。因此,幼苗繁殖方法已很少使用。目前,種苗繁殖主要用於繁殖嫁接用的砧木種苗。

(1)土地選擇和準備

苗圃要選擇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避風、不易沈積冷空氣的環境。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土適合苗圃;但土質較粘,容易板結或較淺,礫石較多的土地不適合開設苗圃。在緩坡上建立苗圃,應按等高線開始,並開灌溉溝,以利排灌,防止侵蝕。低窪地區應加高,排水溝應打開,以防止積水。

苗圃地要深耕耙地,整地要細,保證土壤細。芒果苗主根長,半年苗深可達70 ~ 80 cm。所以苗圃壹定要施足基肥,保證苗木健康生長。每667平方米應施用3000 ~ 4000公斤腐熟的動物糞便或堆肥。土地平整後,地界壹般長10米,寬1米,高20厘米左右,地界之間40-50厘米,可根據地形靈活掌握。

(2)種子采集

從高產、健康的母樹上選擇等級以上、飽滿、成熟度好、果形正確的果實作為種子用。畸形、發育不良或漂浮的水果和有病蟲害的水果應剔除。芒果種子不耐儲藏,隨著儲藏天數的增加,種子的發芽率會迅速下降,所以最好是邊收獲邊處理播種。如果暫時不能播種,可以用潮濕幹凈的沙子或木炭短期存放。所需種子量按密度25cm× 15cm計算,每667m2需6000 ~ 8000粒。

(3)播種

(1)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將種子洗凈,去掉漂浮的種子後,放在陽光下暴曬,直到種殼表面幹燥。不要讓它們在強光下暴曬太久,以免影響發芽率。壹般在播種前,需要去皮或切殼。由於未處理的帶殼種子受殼限制,有時胚根和下胚軸無法伸出殼外,或需三轉才能伸出殼外,導致莖軸死亡或彎曲,幼苗衰弱。播種後發芽時間也長,大約需要1個月才能發芽。但處理後的種子沒有或減少了種殼的限制,主根和主莖直,幼苗生長旺盛。播種後平均18天左右就能發芽,有的7天左右就能發芽。脫殼後,變質或不能發芽的種子也可以剔除,從而提高發芽率。去殼種子的發芽率壹般在90%以上,而不去殼的發芽率只有40% ~ 60%或更低。脫殼的方法是用枝剪夾住籽殼的壹側,在蒂脫離籽腹的壹側,沿縫合線向下扭轉,撕開種皮(不是撕掉),另壹側依次撕開。如此重復2 ~ 4次,取出種仁。剪是用剪刀從種子的腹部沿縫合線剪出壹條縫隙,不去除種殼。這種方法比脫殼方便,但出苗的情況不如脫殼。

(2)在樹蔭下催芽,用幹凈的河沙在地面上建壹個高20 cm,寬100cm的沙床,沙床間距50-60 cm,便於噴水管理。選擇健康、新鮮、經過處理的種子播種,株距1 cm,行距2 ~ 3 cm。播種時臍朝下,從頭到尾排列壹致。播種後,用細沙覆蓋種子1 ~ 2 cm,並澆水濕潤。

③幼苗移栽與管理:在莖軸伸長、葉片未膨大時,將催芽的種子出土,移至苗圃或營養袋中。移動時,用竹簽小心地把幼苗的整個根挖出來,移植到苗床裏,填上松軟的表土,壓實,噴水。不要傷根。若主根過長,可適當剪短,但根長不應短於10 cm。兩個以上的植株通常從具有多個胚的種子中出現。幼苗可以從胚乳的裂縫中分離出來,根據大小分別種植。必須小心保存子葉和根的完整性。

移入苗圃時,可按20厘米的間距、25厘米的行距種植。還應設置營養袋(20cm× 15cm),以利於幼苗的健康生長。芒果苗期是高溫季節,有時會伴有幹旱,要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苗,防止因缺水而枯死。在幼苗易燒的地區,3個月以內的幼苗要覆蓋50% ~ 60%的遮蔭棚,防止幼苗燒壞。

幼苗恢復生長後要及時除草、松土、施肥。每1 ~ 2次追肥壹次。幹旱天以腐熟糞肥為好,可配合1: 4 ~ 1: 5糞肥施用或噴施0.5% ~ 1%尿素。在雨季,尿素也可結合除草在行間施入,每667米25 ~ 10 kg。在低溫霜凍地區,入冬前應停止施肥,控制幼苗生長,減少凍害。

芒果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細菌性黑斑病和芒果灰斑病;害蟲主要有條紋夜蛾、切葉象甲等。,每次新芽長出來都要及時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