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歷
某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部隊浩浩蕩蕩向常熟進發,壹路上開倉放糧,救濟窮人。卻說有個賣點心的王老伯,小本經營,因官府搜刮、地痞敲竹杠,本來生意已經做不下去,幸虧來了太平軍,分了糧,保住了他苦心經營的壹點家業,又做起糕點來了。他壹邊幹活,壹邊拉開嗓門,唱起歌頌太平軍的歌:“太平軍真正好,專為窮人來撐腰,太平軍壹到,窮人拿元寶”正如王老伯唱的那樣,自從太平軍來到常熟城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安居樂業,再也沒有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地痞也不敢橫行霸道了。
轉眼到了清朝同治皇帝登基那年,清軍從江南大營出動,要大舉進攻駐守常熟的太平軍。為防禦清軍進攻,太平軍在虞山東嶺修築軍事設施,據說照諸葛亮石陣的八卦圖,全部用黃石壘起,工程浩大。至今常熟山上留有遺址,稱太平天國石營。當時老百姓紛紛簞食壺漿,去犒勞太平軍。這消息被王老伯知道後,心裏想:太平軍對自己恩重如山,如今清妖來犯,壹場血戰在前,我該拿什麽來表達心意呢?他和家人壹商量,決定連夜做糕點,第二天挑去慰問。
全家都忙碌起來,連幾歲的小兒子也在旁邊幫忙,胡亂捏起糕來,說:“爹,把這個也送給太平軍叔叔。”王老伯壹看,見兒子捏的糕兩頭大,中間小,像個元寶,猛然想起山歌裏唱的詞兒,說道:“好好,太平軍壹到,窮人拿元寶。我看今天就改改樣子,就做這個元寶糕吧!”於是,全家人忙了整整壹宵,做了幾千個元寶糕。天蒙蒙亮,王老伯就挑起擔子往石營跑。到了工地,歇下擔子,壹看石營好大氣派,黃石壘起的天然屏障,借山勢蜿蜒伸展,把軍營封得嚴嚴實實,壹夫當關,萬夫莫開。幾千軍士挑燈夜戰好多天了,內部工程已經竣工,正在外圍忙碌著。王老伯元寶糕成雙成對地送到軍士手中。大家吃著這奇形怪狀的糕,香噴噴、甜津津的,實在好吃,正想問這是什麽糕,王老伯卻不見了。
原來,王老伯出於好奇,壹溜煙跑進了石營,想看個究竟,殊不知這是軍事秘密,何況裏面七轉八彎,像個迷魂陣,外人進得去,出不來。王老伯在裏面轉悠了壹會,哪裏走得出來,急得滿頭大汗。他急中生智,又拉開嗓門唱起來:“太平軍真正好,專為窮人來撐腰,太平軍壹到,窮人拿元寶。”這歌聲飄出石營,終於被軍士聽到了,趕緊進去把他領出來。事關重大,有老百姓闖進了石營,軍士稟報了將官,將官又逐級稟報到蘇州忠王府。忠王李秀成明察秋毫,認為王老伯壹片擁軍心意,只是誤闖石營,不必問罪。駐守常熟的太平軍又設酒為王老伯壓驚,席間大家都說王老伯唱歌唱得好,還邀請他到太平軍戲樓去表演呢!太平軍戲樓舊址在常熟城紫金街底、辛峰巷燕園東側靈公殿內,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占領常熟,在靈公殿整修了樓,在此演出戲劇,鼓舞官兵,而王老伯是唯壹到戲樓演出的常熟人。
那麽,這元寶糕怎麽又叫定勝糕了呢?還有壹段故事呢。後來,清兵果然大肆進攻常熟,太平軍退守石營,清兵久攻不下,便想找個了解石營地形的人,有個地痞出賣了王老伯,說只有他進了石營,必然知曉內情。清兵把王老伯抓起來,要他說出石營真實情況。王老伯壹句話也不說。清兵把他吊起來烤打,打得死去活來,王老伯就是咬緊牙關不說話。最後,清兵在與太平軍決戰前,對王老伯說:“只要妳說壹句官兵勝、長毛敗,就饒妳不死。”(長毛,是清朝廷誣蔑太平軍的話)王老伯突然開了口,大聲說:“太平軍定勝,清妖必敗!”清兵老羞成怒,殘害了王老伯。這次決戰,太平軍果然打了大勝仗,清兵敗北,抱頭鼠竄而去。為了紀念王老伯,大家把這種元寶形狀的糕稱為定勝糕。
2、簡介
常熟地方有壹種形狀像元寶的大眾糕點,叫定勝糕,民間每逢迎親喬遷,現在還保留著送定勝糕的習慣,表示吉祥喜慶。說起它的來歷,還與太平軍有關呢。
3、原料
主料:粳米(600克) 糯米粉(400克) ?
調料:紅曲(5克) 白砂糖(200克)
4、制作方法
將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讓其漲發1小時。?
將米粉放入定勝糕模型內,摁實,面上用刀刮平,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至糕面結攏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