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我想種茶樹。老師能提供壹些參考資料嗎?非常喜歡。

我想種茶樹。老師能提供壹些參考資料嗎?非常喜歡。

壹、油茶的栽培要點

根據生產實踐,種植油茶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選址

油茶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可選擇杜鵑花、竹蓀、杉木、茶樹、馬尾松等植物生長的丘陵和山地作為油茶造林地,但以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丘陵為好:造林密度應根據立地蒂和經營目的確定,土壤條件好的,進行長期林糧間作。

2土壤準備

壹般要在種植前壹個多月把土地清理幹凈,讓土壤成熟後再種植。塊狀或條狀整地有利於水土保持。陡坡采用塊狀整地,即按照壹定的株距挖深20 ~ 25 cm、面積0.25 ~ 0.3的坑;在緩坡上采用帶狀整地法,即按照壹定的行距沿水平方向挖深20~ 25cm、寬0.7 ~ 1m的水平帶狀,然後根據植物的行距進行塊狀整地。壹般每畝油茶種植100株以上,即株距2.2m×3.3m,可因地制宜確定合理密度。

3種植

(1)時間

冬春均可種植。壹般在霍山縣春季種植(2月中旬到3月中旬),因為春季雨水較多,可以提高成活率。

(2)方法

苗木應保持根系濕潤,避免風吹日曬,栽植前適當修剪主根(剪去尖端),可促進其有更多側根。最好在雨後或陰天種植。首先,松開整個樹洞,清除雜質(草根、石塊等。),根據茶苗根系的大小和長度挖壹個小洞,將油茶放入洞中,使其根系保持伸展狀態,然後覆土,將茶苗稍擡起,待根系落實,再稍踩,再覆土,踩實,使根系與土壤完全緊密相連,再覆土,即“。”

4預防措施

種植油茶時,要求穴土細分,苗栽適當,栽深,根系舒展,填土牢固,根系連接緊密,覆土疏松。

(1)踏穩腳步。油茶成活率的關鍵在於踩穩,使其根系與土壤緊密相連。

(2)種植時,深度宜深不宜淺。如果種植過淺,會因為耐旱而枯死,影響成活率。

(3)苗木根系要舒展。如果種植時不小心,會使幼苗在土壤中的根系彎曲,影響成活率。

(4)覆土時,尤其是第壹次覆土時,不要在苗木根系上部填入草根、石塊等雜物,以免影響成活率。

(5)使用優質苗木。

5幼林撫育

油茶幼林要特別註意修剪,以培育高產樹。新植油茶當年撫育管理促進成活,1年撫育兩次,5月和7月分別進行以除草和覆土為主的塊狀撫育,不宜松土。第三年後,每年進行兩次全面或帶狀護理。幼林期農林間作不僅能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地生產力,還能獲得經濟效益。間作作物應該是豆類,而不是藤本和高大作物。在農作物管理中,不得損壞油茶,防止人畜對油茶的危害。

6合理修剪

油茶壹年四季都可以修剪。壹般在茶果采收後,春梢發芽前修剪比較好:先剪下部,再剪中上部,先修剪樹冠,再修剪樹冠,要求空間小,內滿外滿,左右不重,枝葉茂盛。通風透光會增加體積結果:壹般剪幹枯枝、老化枝、廢枝、蟲枝、蔭枝、蟻枝、寄生蟲。

根據情況合理修剪長枝和交叉枝:因地制宜,壹般以向陽方向輕剪為宜,陰坡酌情重剪;密林重伐,疏林輕伐;樹冠下適當重剪,中上部輕剪或不剪;幼樹輕砍,老樹重砍;長勢強的油茶宜輕不宜重,長勢弱的油茶宜重不宜重,是壹種發芽力強的樹。油茶不宜過度修剪,但壹般在枝梢頂端開花結果,不宜修剪,不宜剪短。

7施肥

最好施有機肥,輔以化肥,幼林以氮肥為主,成林以磷鉀肥為主。只有氮、磷、鉀配合使用,才能在油茶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發揮協調作用,既有利於營養生長,又有利於生殖生長。

二、油茶常見病蟲害防治

1.油茶三種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油茶炭疽病

在高濕高溫條件下易發生,4-5月開始發病,7-9月蔓延最快,落果最多,直至采收。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果和病葉中越冬,翌年春季以風雨或象甲傳播擴散。

(2)油茶軟腐病

又稱油茶脫葉、葉枯病,危害油茶及幼苗,造成大量脫葉、落果、花芽分化,導致減產。在高濕度、弱生長的油茶林中,病害較為嚴重,排水不暢,窪地雜草較多。

(3)油茶煙煤病

又稱煤汙病,3-6月和6月10-11為發病高峰期,子囊菌或菌絲在病葉和枝條上越冬。該病主要由介殼蟲、粉虱和蚜蟲引起。

(4)預防和控制方法

在選育抗病高產品種的基礎上,應實施以下技術措施:

答:冬墾夏鋤:冬墾翻土,消滅病菌。復墾方式為冬季深挖,夏季淺挖;荒地深挖,耕地淺挖;緩坡深挖,陡坡淺挖;老樹挖深,小樹挖淺;冠外深挖和冠內淺挖;第壹年挖深,第二年挖淺。深挖深度16 ~ 20cm,淺挖深度10 ~ 12cm。據建大、板溪等村民小組調查,開墾前三年平均畝產茶油3.67公斤,開墾後第三年達到18.3公斤,最高年份達到24公斤。

b:修剪:去除病株、病枝、病葉、病果等。,集中焚燒,防止擴散。剪去萌芽枝和叢生枝,保持油茶林通風通透,抑制病害發展。修剪應在采摘茶籽後或次年3-4月進行,以冬末春初為最佳季節。通過修剪,炭疽病、軟腐病、煙煤病平均發病率分別下降28%、66%、41%,產量提高20% ~ 30%。

c:老油茶林更新:對產量極低、病蟲害嚴重的老油茶林進行更新,人工補植優良抗病品種,或者將高65,438+0.5 ~ 20 cm的老油茶剪去,翌年冬季保留2 ~ 3條健壯芽條,同時結合冬季開荒培土,4年後即可恢復果實。

d:切除病株:在不影響單位面積產量的前提下,切除病株,進行更新。如果中心有很多病株或出現嚴重的塊狀區域,應先補種優良的抗病品種,若幹年後再把病株砍掉。

e:生物防治:山蒼子生長的油茶林煙煤病發病率極低,主要是因為山蒼子果實和葉片揮發的芳香油具有殺滅煙煤真菌和其他黴菌的作用。因此,在油茶林中間種植山蒼子是控制煙煤病的有效措施。此外,還可引入瓢蟲、草蛉等保護食蚜蠅、食蚜蠅等天敵,控制致病害蟲的發生。

f:化學防治:從6月底開始,每10天噴施壹次1%波爾多液和2%茶葉低水,共噴施4-5次,對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較好。夏季用0.3℃,秋季用1℃,冬季用3℃噴灑病株,可有效防治油茶煙煤病。

2.油茶常見害蟲及其防治

(1)油茶

又名茶螟、茶毛蟲、毛毛蟲,壹年發生三到四代。它有序地發生,沒有世代交替。以卵越冬,越冬卵多產於樹冠中、下層1米以下現蕾枝或葉的對側。

預防和控制方法:

(a)殺蛹,培土7 ~ 10 cm,壓實,使土中蛹不能脫出。

(b)殺死幼蟲,除去黃色或灰白色膜狀受損葉片,將幼蟲放入裝有藥粉或石灰的簸箕中殺死。

(c)殺蟲幼蟲或用肥皂浸泡幼蟲,將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溶於少量水中,加水(不允許井水)制成150 ~ 200倍液,用肥皂水浸泡昆蟲枝葉,立即取出,殺蟲率可達100%。

(2)油茶象甲

又叫茶象,二年生壹代,以成蟲和幼蟲在土中越冬,埋深約10 ~ 20 cm。8月~ 10,幼蟲從受害茶果中鉆出進入土壤作為房間,次年在土壤下滯育,第三年4、5月成蟲逐漸出土。高峰期為6月至7月中旬。

預防和控制方法:

(壹)淹水法:將采摘下來的茶果堆放在打谷場晾幹。茶果裏的幼蟲會鉆到土裏,處理後馬上灌溉茶果。溺水的蟲子。

(二)捕捉法:利用油茶象甲假死、飛行能力弱的特點,人工捕捉銷毀。

(3)藍翅天牛

2 ~ 3年生,以幼蟲在枝上越冬。二年生幼蟲最早化蛹,化蛹期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成蟲出現在4月中下旬至6月初。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幼蟲

預防和控制方法:

(壹)修剪防蟲:減少傷枝的平環痕,燒毀。

(二)捕成蟲:成蟲羽化期間,每天早晨可進行人工捕殺。

(4)油茶螟蟲

又名螟蟲,每年以大幼蟲在受害樹枝上越冬。越冬幼蟲於次年4月下旬開始化蛹,化蛹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中旬,成蟲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蟲是夜行性和趨光性的。

預防和控制方法:

(壹)誘殺:成蟲趨光性強,在羽化高峰期可在夜間用燈光誘殺。

(二)殺蟲:幼蟲期噴灑90%敵百蟲500倍,成蟲期噴灑1000倍,20%樂果乳劑噴灑500倍,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