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上清丸組方:人工牛黃、菊花、連翹、荊芥穗、白芷、薄荷、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石膏、赤芍、地黃、當歸、川芎、冰片、桔梗、甘草。
方中人工牛黃性涼,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清熱解毒之佳品,故為君藥。菊花、連翹涼散風熱,清熱解毒;荊芥穗、白芷解表散風,消腫止痛;薄荷疏風清熱,利咽解毒,諸藥均有發散火邪之能,有“火郁發之”之意,故為臣藥。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苦寒清熱燥濕,解毒瀉火,涼血消腫,能夠清瀉三焦實火;石膏清解陽明經實熱火邪;赤芍、地黃、當歸、川芎涼血活血,上行頭目,祛風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關開竅,清利咽喉,聰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熱邪,透發火郁,以為佐藥。桔梗輕清上浮,載藥上行;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奏清熱瀉火,散風止痛之功。
本品具有清熱瀉火,散風止痛的功效。用於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
常用於
1.頭痛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癥見頭痛,伴有頭暈,面紅目赤,口幹口苦;原發性高血壓、血管神經性頭痛見上述證候者。
神經性頭痛主要是指緊張性頭痛、功能性頭痛及血管神經性頭痛,多由精神緊張、生氣引起,主要癥狀為持續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沈重感,有的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大部分病人為兩側頭痛,多為兩顳側、後枕部及頭頂部或全頭部。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
2.眩暈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癥見眩暈,面紅,目赤,耳鳴,耳聾;原發性高血壓見上述證候者。
眩暈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搖動的壹種主觀感覺障礙,常伴有客觀的平衡障礙、壹般無意識障礙。臨床上將眩暈分為前庭系統性眩暈和非前庭系統性眩暈。
3.暴風客熱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引動肝火,上犯頭目所致,眼內刺癢交作,羞明流淚,眵多,白睛紅赤,頭痛身熱,口渴尿赤,舌苔黃,脈浮數;急性結膜炎見上述證候者。
正常情況下,結膜具有壹定防禦能力,但當防禦能力減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時,將引起結膜組織炎癥發生,這種炎癥統稱為結膜炎。按病程可分為超急性、急性、亞急性、慢性結膜炎。
細菌性結膜炎:以結膜充血明顯,並伴有膿性分泌物為特征,同時有異物感,燒灼刺痛,輕度畏光等癥狀,但視力不受影響。分泌物可帶血色,瞼結膜上可見灰白色膜,此膜能用棉簽擦掉,但易再生。
病毒性結膜炎:以結膜充血水腫、有出血點,並伴有水樣或黏性分泌物為特征,同時伴有流淚、異物感。角膜可因細小白點混濁而影響視力,或引起同側耳前淋巴結腫大,有壓痛。
4.喉痹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蘊熱生火相結,循經上蒸咽喉所致,癥見咽喉紅腫疼痛,頭痛,身熱,尿黃,便幹,舌苔黃,脈弦數;急性咽炎見上述證候者。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組織的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感染的壹部分。依據病程的長短和病理改變性質的不同,分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兩大類 。
其中,慢性咽炎是壹種病程發展緩慢的慢性炎癥,常與鄰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並存,如鼻竇炎、腺樣體殘留或瀦留膿腫、咽囊炎等。急性咽炎是咽粘膜,並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體之後或為上呼吸道感染之壹部分。
5.口瘡、口糜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蘊熱生火產毒,結聚口腔而致,癥見黏膜充血發紅,水腫破潰,滲出疼痛,口幹口渴,身痛乏力,便幹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洪數;急性口炎、復發性口瘡見上述證候者。
復發性口腔阿弗他潰瘍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見的潰瘍類疾病,祖國醫學早有記載,歸入“口瘡”範圍內,患病率高達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因具有明顯的灼痛感,故冠之以希臘文“阿弗他”——灼痛。本病周期性復發但又有自限性,即多在1 2周內自愈,愈後多不留瘢痕。為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淺表性潰瘍。潰瘍進展達頂峰時有劇烈的自發性燒灼樣疼痛,遇刺激加重。頻繁反復發作期多局限於某壹年齡段,如青少年時期或月經期女性或絕經期後。
6.牙宣 因熱毒內盛,風火上攻,火熱相搏,蘊結上犯牙齦所致,癥見牙齦紅腫,出血滲出疼痛,口幹口渴,口臭口熱,便秘,尿黃,舌苔黃,脈浮弦數;急性牙齦(周)炎見上述證候者。
牙齦炎指邊緣齦,乳頭齦,附著齦疾病,僅局限於牙齦組織而不損於牙齦深層的組織也不包括其他疾病在牙齦的表征。
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牙周炎主要分為慢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壞死性牙周病。
7.牙癰 因熱毒內盛,復感風火上攻,蘊熱化火結毒,循經至冠周牙齦,癥見牙齦充血腫脹,滲出化膿,疼痛劇烈,口熱口臭,張口可受限,便秘,尿黃,舌苔黃厚,脈弦實數;急性智齒冠周炎見上述證候者。
冠周炎系指阻生牙或正常牙在萌出過程中牙冠周組織發生的化膿性炎癥,亦有稱為“冠周感染”者。由於人類種系發生和演化的結果導致下頜骨退化,從而引起下頜智齒阻生;下頜智齒萌出不全,牙冠表面覆蓋著齦瓣,壹旦遇有感染,很容易引起牙冠周圍軟組織炎癥,稱為智齒冠周炎。本病在祖國醫學中早有記載,稱為“合架風”或“牙絞痛”,對其癥狀有較為精確的描述。
服用註意事項
1.陰虛火旺所致的頭痛眩暈,牙痛咽痛不宜用。
2.孕婦慎服。
3.本品寒涼,易傷胃氣,小兒、年老體弱、大便溏軟者慎服。
4.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5.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藥。
6.用本品治療喉痹,口瘡,口糜,牙宣,牙癰時,可配合使用外用藥物,以增強療效。
7.註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經常漱口,以減少邪毒滯留。
8.服用本品後有發生藥疹及過敏性休克不良反應的報道。
9.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 丸劑:口服。水丸壹次3g,大蜜丸壹次1丸,壹日2次。
膠囊劑:口服。壹次3粒,壹日 2次。
片劑:口服。壹次4片,壹日 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