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核放進土裏之前,先把土弄松,蓋上就行了。
枇杷嫁接技術
壹、砧木幼苗的培育
1,精密苗床。苗圃地應選擇蔭涼背風、土質疏松、有機質豐富、肥力中等、保肥保水性能好的沙土。播種前半個月(5月上半月),每畝施適量腐熟堆肥、土壤雜肥、豬糞或復合肥50公斤作基肥。然後翻土耙平做畦,寬1.2m,壟溝30cm。有地下害蟲的地方,整地前要用克百威進行土壤消毒,殺死地下害蟲。
2.母豬。枇杷種子沒有休眠期。播種前要對枇杷種子進行篩選,剔除小的、畸形的枇杷種子,粒大飽滿的枇杷種子要洗凈晾幹後再播種。播種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方式有兩種:撒播或條播(壹般采用條播)。條播的行距為20-25厘米,株距為10-12厘米。根據種子的萌發率,在每個孔中種植1-3顆種子。播種時,種子輕壓,半粒種子壓入土中,薄薄地撒壹層細灰土,使看不到種子。如果播種過深,很難出土,還會引起黴變。如果太淺,就不會生根。播種後,應立即給苗床徹底澆水,並在土壤表面薄薄地覆蓋壹層保濕材料,如稻草或新鮮的豬草,以防止土壤表面變硬,便於出苗。
3.播後管理。幼苗出土前,苗床要保持壹定的濕度,不能太濕。幼苗出現後,草應該被揭開。因為枇杷苗喜歡遮陰,葉子在強烈的陽光下容易灼傷。因此,播種後出苗前,需要用遮陽網搭建遮蔭棚,遮蔭棚的高度為50-60 cm。苗木全部栽植後,應及時拔除弱苗、過密苗和病苗,並根據株距留壯苗。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可每半個月施壹次薄薄的人糞或復合肥,並及時清除雜草。當苗高達到20 cm時,在頂部采摘1-2嫩葉,使下部莖稈變粗,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遮陽網是8月底9月初拆除的。第二年春季,砧木幼苗直徑達到0.6厘米以上即可嫁接,未達標的可移植管理至第二年。
第二,嫁接苗
1,接穗選擇。1年生春梢或夏梢生長旺盛、粗細適中的營養枝,可從當地優良品種的成熟果樹或幼齡果樹中選擇作為接穗,不要用內膛枝或叢生枝作為接穗。接穗采集後,應立即剪去葉片,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蒸發失水影響成活率,並盡量盡早使用。如果果穗是從很遠的地方摘下來的,應該去葉,保濕,並儲存在沙子裏。
2.嫁接時間和方法。枇杷苗的嫁接時間以3月中旬至4月上旬汁液開始流動時最為適宜。壹般采用切割連接法。方法是在距地面8-10 cm處切開栽培的砧木,選擇接穗較直的壹面作為長面。先用刀45度角切背面,然後倒過來切壹個長面,以韌皮部和稍有木質部去除為度,面約2 cm。要求切割面平整、光滑、不起毛。每個接穗留1-2個芽,在芽上方0.5厘米處橫剪。然後選取砧木切口處樹皮光滑的壹面,先用刀斜切壹小塊,然後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向下切壹個2厘米的切口,使木質部稍微切掉壹部分。然後將接穗的長切面插入砧木靠近砧木內側的切口,將接穗對準砧木的弧面層。如果砧木和接穗的粗細不壹樣,就要往壹邊插,讓壹邊的形成層對齊。最後用塑料薄膜將砧木和接穗紮緊,然後將接穗和砧木的接口紮緊密封,防止幹燥和雨水浸泡。應註意防止排列整齊的形成層在修整過程中移位。
三、嫁接後的管理
1,除了萌萌。嫁接成活後,應及時去除砧木上的萌蘗,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於嫁接苗的生長。
2.施肥。嫁接後不要馬上施肥。40-50天後,嫁接基本成活,新芽萌發時,每月施稀肥1次,中耕除草,精心管理,註意夏季高溫幹旱的抗旱工作。
3、蟲害防治。敵敵畏、擬除蟲菊酯、多菌靈、苦枯寧等殺蟲劑可用於及時準確防治黃毛蟲、葉斑病等病蟲害。
4.釋放膜。嫁接當年的9月上半月,嫁接片要及時上映。如果長時間不放膜,會影響營養物質的輸送和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