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長年耳聾的患者,服用了像補益肝腎的藥物,如《耳聾左慈丸》等,耳聾並沒有治療好。《耳聾左慈丸》是中醫臨床上,用於治療 肝腎陰虛,引起耳鳴耳聾的常用藥物,可壹談起療效來,就如患者所說,他本人吃了近十盒,壹點效果也沒有。這顯然是診斷有誤,才導致的治療藥物有誤,治療毫無效果。
其實導致耳聾的原因很多,治療上除了考慮補益肝腎,清瀉肝膽之火之外,還要考慮清除耳內血管的血瘀等治療方法。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講道:“耳孔內小管通腦,管外有瘀血,靠擠管閉,故耳聾。”
通竅活血湯是個非常好的方子,臨床使用治療諸藥不效的耳聾,效果顯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麽好的壹個方子,使用者並不多,而且患者所知者也甚少。反倒是使用中成藥《耳聾丸》、《補腎益腦丸》、《龍膽瀉肝丸》,甚至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治療耳聾者居多。想必是以上藥物,在藥店隨時都可以買得到,又得店員大力推薦或者是有的患者,不願意去醫院看病,不知醫生手中握有,通竅活血湯這個奇方的結果。
我所講的“通竅活血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的《醫林改錯》。王清任 對於血瘀證、半身不遂等病證的治療有獨到之處,所載活血化瘀等方劑,如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少府逐瘀湯等,至今在中醫臨床上,均具有很極高的治療價值,不少疑難雜癥加減用之,常見奇效。
通竅活血湯的處方組成是:
赤芍壹錢(3克) 川芎壹錢(3克)
桃仁三錢研泥(6克) 紅花三錢(9克)
老蔥三根切碎 鮮姜三錢切碎(9克)
紅棗七個去核 麝香五厘絹包(0.15克)
煎煮方法用黃酒半斤,除麝香外,其他七味***煎壹小時,去渣後,將麝香放入酒內,再煎二沸,臨臥服。大人壹連三晚,吃三付,隔壹日再吃三付;若七、八歲小孩,兩晚吃壹付;三二歲小孩,三晚吃壹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換新的。
從功效上講,方中赤芍 性酸斂陰,能行瘀止痛,涼血消腫; 川芎性辛溫,能活血行氣,袪風止痛;桃仁性甘、味苦,能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紅花性辛、溫,能活血通經,散瘀止痛;麝香性辛、溫,能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黃酒能載藥上行,活血通絡,袪風散寒,行藥勢;鮮姜味辛辣,能發汗解表,散寒解毒,和中開痰;老蔥味辛辣,能發汗解表、散寒;大棗性甘、溫,能緩、能和,能補氣血,有調和諸藥之功。
從藥性上講,方中紅花與桃仁配伍相須之用,行血中之瘀,川芎仍血中之氣藥,相使配合紅花、桃仁以行氣活血,可增強紅花、桃仁的活血化瘀之功,赤芍味酸,相佐為用可緩其他藥物辛溫之性,又可行瘀消腫,這四樣藥物與麝香合用,可增強麝香通竅之功。
從全方配伍上講,君藥為麝香,臣藥桃仁、紅花、赤芍、川芎,佐藥為鮮姜、老蔥,辛溫而上行,佐使為大棗,調和諸藥,加之活血通絡的黃酒。故全方藥物合用,具有通竅活血,散瘀通絡之功。
本方名為通竅活血湯,顧名思義“通竅”就是指的口、耳、鼻、目等人體七竅。七竅之中,尤其是以頭部居多,方中還用具有載藥上行的黃酒煎煮,並謂之“黃酒半斤可多不可少”,故此方以治療我們身體頭部的疾患為主。
歌訣中說:
通竅全憑好麝香,桃紅大棗老蔥姜,
川芎黃酒赤芍藥,表裏通經第壹方。
表明此方治療效果好不好,全憑麝香好不好。可天然麝香現今貴到800—1000元/克。壹付藥價格上百元,不是壹般百姓能夠承受得了的。湘中名醫彭堅教授,根據他個人多年的臨床經驗,用九香蟲替代麝香使用,療效也非常好。另當代名醫龔士澄,用白芷8克、石菖蒲6克來代替麝香,據說藥效也頗佳。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講道:“晚服此方,早服通氣散,壹日兩付,三、二十年耳聾可愈。”
據此, 在確診為 氣滯血瘀型, 可單用通竅活血湯,或者是配合通氣散用,治療效果常常會有奇效。
通氣散: 柴胡 香附各30克 川芎15克,上藥***研為末。每用9克,早上用開水沖服。
註本方主治瘀血證。頭痛昏暈,耳聾年久,頭發脫落,酒渣鼻,白癜風。舌質黯或有瘀斑、瘀點。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血管性頭痛、急性腦血管病、腦震蕩及其後遺癥、嗜睡癥、脫發、過敏性紫癜、慢性蕁麻疹、多形性紅斑等,屬於瘀血壅於頭面者。
因方中麝香走竄力強,故孕婦及年老體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