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朝閉關鎖國的時候,西方發達國家的美國和英國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社會,使英美等原本落後的歐洲國家經濟和科技實力迅速提升。這些國家為了賣自己的產品,如果英國要傾銷自己的鴉片,就找借口,趁機用先進的船只和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戰場的失敗迫使晚清政府與英法等資本主義列強簽訂了壹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古代天朝列強的輝煌不復存在。
也是在清末,俄國步英法等列強後塵,乘晚清國力衰落之機,幾經征戰,與晚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北方土地約654.38+0.5萬平方公裏。後來十月革命爆發,蘇聯成立。蘇聯還接管了俄羅斯的土地遺產,繼續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中國沒有收回晚清丟失的領土,主要原因如下:
壹個綜合國力因素蘇聯解體的時候,繼承了前蘇聯的俄羅斯依然有很強的綜合實力,因為前蘇聯也是軍事大國,是綜合國力很強的超級大國,從前蘇聯解體中誕生的俄羅斯依然有很強的實力。中國處於建國初期,很難有能力對抗俄羅斯,強行收復領土。由於實力懸殊,也是中國難以回到失去的故土的重要原因。
歷史原因很難解決。蘇聯解體後,分為十五個獨立國家,或多或少地占領了我國的失地。如果妳想收復這些失去的領土,妳需要與許多國家談判。談判中涉及的程序過於冗長和繁瑣。比如清末,晚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進行賠償。“十月革命”後,這些條約的主體變成了蘇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並沒有完全繼承這些領土,很多都被其他國家瓜分了。所以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主體也變成了近十個國家。
所以中國要收復這些失地,要和很多國家談判,法律程序不僅冗長繁瑣,用和平手段收復故土也不僅漫長艱難。中國經濟發展是重心,自然沒辦法顧及收復失地!
第三,人口和文化也發生了變化。清末被俄國侵蝕的領土基本都在中俄邊境。俄羅斯政府在獲得這些土地後,用強力手段驅逐了所有居住在這些土地上的中國人,然後用行政手段強迫大量俄羅斯人在這些土地上遷移和生活,這也使得這些土地作為俄羅斯文化而流行起來。這樣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尤其是海參崴的人口結構和文化結構。
所以我們國家的人口結構和文化結構發生了變化,如果要收回這些土地,當地人民並不滿意,遷移過來的俄羅斯文化也很難改變,甚至會出現局部沖突和國際輿論。所以這些因素的存在,也使得中國強行收復國土的難度非常大。
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不允許和平與發展成為冷戰結束後的時代主題。在這種環境下,中國試圖通過戰爭的方式奪回失去的家園,也會引起與俄羅斯的矛盾,如果發生戰爭,對中國的國際輿論會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此外,中國也希望在和平和發展的環境中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果挑起矛盾和沖突,中國改革的壹切成果都將付之東流,得不償失。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俄羅斯非常重視這些失去的家園,不會放棄。海參崴這種典型的城市,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港口城市,西伯利亞鐵路的關鍵樞紐城市,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重要的土地。
因此,中國無法收回這些家園。中國現在需要做的是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綜合實力,讓國家富強起來,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