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貽貝養殖方法:
1,水面不能太小,要6000m2以上。面積太小,水質環境變化大,不穩定,影響貽貝生長。
2.珠子可以在水深1.5-4.0m的水面上養殖,最好是2-3m,1m以下和5m以上都不適合養殖。
3、水量充足,無汙染,有毒物質含量不得超過漁業水質標準。
4.壹定速度的流水(每次流速不超過0.1m)有利於貽貝和珍珠的生長。生產實踐證明,貽貝在流水、條件好的江河湖泊中壹年可產珍珠5-8克,而在靜水中三年只能產珍珠5-8克。
5.充足的陽光可以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為珍珠蚌及其捕食生物提供能量。光線對珍珠的色澤也有直接的影響。它不僅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還能促進水的運動和傳熱。
6.土質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黃土和沙土最差。池底應該有適當的淤泥。
7.7-8的PH值最適合珍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
8.壹般夏季溶解氧大於5mg/L,冬季大於3mg/L。
9.貽貝水的透明度為30厘米。
10,貽貝最適水溫範圍為18-28℃。
11,水中無機鹽的含量最重要,因為鈣是珍珠和貽貝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的鈣含量在10 mg/L以上,當水中的鈣含量較低時,可以通過施用生石灰來解決。
12.氮是所有藻類生長的必要營養。氨氮含量高說明水體比較肥,超過2 mg/L,說明水體汙染嚴重,對貽貝的生長和存活有影響;當氨氮含量低於0.1 mg/L時,說明水質過稀,不能滿足自然餌料增殖的需要。
13,亞硝酸鹽含量應在0.01-0.1 mg/L之間,當含量超過0.1 mg/L時,貽貝珠就會生長緩慢或死亡。
14.水產養殖水域不應有水生維管束植物,以防止它們與珍珠蚌的攝食生物爭奪營養。壹些敵生物,如蝦、蟹等,也要及時清除。
第二,水域的選擇
無論是池塘、溝渠、港灣、湖泊、水庫還是河流,只要育珠水域的環境條件符合上述要求,都可以在育珠水域養殖貽貝和珍珠。
第三,貽貝的養殖
1.目前貽貝多采用吊養和網箱養殖。有兩種掛法:單掛和串掛在壹條線上養兩只以上的蚌。籠子的數量取決於籠子(網箱、網夾)的大小,壹般以每只文蛤能接觸到籠底為宜。
2.每畝有800-1200蚌;有600-800外擺。繁殖密度取決於體重和肥度。水流、水深等物理、化學、生物因素隨著貽貝的大小而增減。
3.貽貝養殖已成為我市漁業綜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生產內容。在以珍珠養殖為主的池塘中,可適當放養草魚、鯿魚、鯽魚、鱖魚和黃顙魚,並少量放養鰱魚和鱅魚,充分挖掘水體的生產潛力。
第四,貽貝的管理
1.手術後暫養期管理:手術後,將貽貝暫養在流水輕微、水質新鮮的水中,休息15-30天。在此期間,壹般不允許掛好後隨意翻身,也不允許離開水面,更不允許開殼檢查,以免影響其身體恢復和珠子的形成。如果水太肥,透明度小於30厘米,要采取措施降低肥度。壹個月後,對臨時養殖水域的貽貝進行檢查,發現死亡的貽貝被及時移走,隨後再次吊至珍珠養殖水域。
2.加強註水、換水、增氧:貽貝在沒有活水的封閉靜水中飼養,遇到高溫、淺水、低壓後會缺氧而死。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換水或保持水的新鮮和富氧,以免貽貝和珍珠在缺氧狀態下生長緩慢。
3.及時調整提升深度:根據水位、水溫和季節變化,及時調整珍珠蚌的提升深度。冬夏季節宜吊深(水面下40-60 cm),春秋季節可吊淺(水面下15-20 cm)。
4.好好給水施肥:如果珍珠池水質稀薄,要及時施肥。肥料可以是有機肥,也可以是化肥,或者兩者兼施。野雞鴨禽有機肥比較好。使用前應加入1生石灰,發酵分解後再使用。肥料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比為1:2或1:3)。兩種肥料加水後混合噴灑,做到多次數、少用量、少施、勤施。壹般尿素每畝1斤。也可以潑豆漿(飼料和肥料)。同時施鈣肥(生石灰),PH值低。PH值高,應用少。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0米左右。
5.去除附著物:養殖的珍珠蚌吊放壹段時間後,大量附著的淤泥和生物(如藻類、淡水海綿、彈尾蟲等。)常附著在網箱、網袋和蚌體上,影響養殖珍珠蚌的生長,必須定期清理。4月-10期間每隔壹個月沖洗壹次。
6.養殖設施的維護:在養殖過程中,對損壞的養殖設施要及時修復,避免經濟損失。
擴展:貽貝的營養價值及其食用方法
貽貝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有些人只是覺得它好吃,卻沒有想過它的營養價值有多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對貽貝很熟悉。壹般來說,貽貝中所含的營養物質非常有利於人體吸收。要知道,貽貝不僅富含高營養價值,還有利於人體吸收營養。而且,貽貝對人體健康有好處。
隨著生活的不斷變化,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對貽貝了解不多。其實,貽貝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治療貽貝的方法也很多。
貽貝介紹
又名河外、壁虎、鳥殼、撇撇、琪琪(安徽方言)、騷嘎拉(山東方言)、嘎拉(東北方言)、嘎拉簸箕(河北方言)、鯖魚(南昌方言),主要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非。大多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
貽貝呈卵圓形或橢圓形,殼薄、脆、有紋理。殼面光滑,從殼頂至腹緣有同心生長線或綠色放射,背部有尾翼,殼頂有凸起。貽貝可以在淡水或鹽水中生長,以藻類和微生物為生。常見的有無齒蚌、有冠蚌、三角帆蚌等幾種,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江河湖泊中。貽貝雌雄同體,其肉可食用。它也是魚類和家禽的天然餌料和飼料,有些種類可以作為淡水珍珠。
河蚌,又稱河蚌、河蚌、鳥殼等。屬於軟體動物門的瓣鰓綱,是常見的貝類水生動物。
貽貝靠過濾藻類生存。貽貝有幾種,如無齒蚌、皺蚌、三角帆蚌等,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江河湖泊中。
貽貝肉特別酥脆可口,是壹種盛宴。
貽貝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富含蛋白質,能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壓,緩沖貧血,有利於生長發育。
富含磷,能形成骨骼和牙齒,促進生長和修復身體組織器官,供給能量和活力,參與調節酸堿平衡。
富含鈣,鈣是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響身高,調節酶活性,參與神經和肌肉活動及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激素分泌,調節心律,降低心血管通透性,控制炎癥和水腫,維持酸堿平衡。
1.明木
富含鈣,鈣能增加眼球壁的彈性,預防近視。
醒酒
淡菜可以解除酒精的毒性,緩解酒後快速排泄,緩解酒後頭痛、腦脹、臉紅等癥狀,緩解胃對酒精的吸收,保護胃黏膜。
清除熱量
貽貝能清心火,清熱除煩,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合容易上火的人食用。
強化骨骼
如何做貽貝好吃?
貽貝味道鮮美,清熱解毒,但是做貽貝壹定要掌握壹些技巧,不然做出來的貽貝可能又老又腥。
1.貽貝肉取出清洗後,要用刀背拍打貽貝的邊緣,把貽貝的邊緣全部壓平。
2.接下來將蚌肉放入高壓鍋中,放幾片姜去腥,燒至上大蒸汽,關火燜約15分鐘,準備出鍋。如果是大貽貝,可以燉半個小時以上。
3.把燜好的淡菜拿出來就可以做菜了。不要把煮好的貽貝湯扔掉。加入壹些配菜和調料,做出美味的貽貝湯。
烹飪和調味技術
用以上方法處理過的淡菜,無論妳打算怎麽做,味道都不會太差,但是要讓淡菜上壹層樓就有味道,需要掌握烹飪和調味的技巧。
1,辣椒壹定要多用,用少量醋去腥。河蚌本身就是很好吃的食材,盡量不要放雞精或者味精。
2.無論是炒、燒、燉,都要用大火,盡量減少貽貝的加熱時間,避免貽貝變老。
如何挑選新鮮的貽貝
要用河蚌做出美味的家常菜,首先要學會如何挑選新鮮的河蚌。
挑選貽貝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因為新鮮貽貝的貽貝殼是密閉的,用手不容易弄破,而且聞起來有股腥臭味。用小刀打開貽貝殼,內部顏色鮮艷,肉質潔白。
如果貽貝殼閉合不嚴密,用手掰開就會裂開,而且有腥味,肉色較暗,所以是死貽貝。細菌最容易滋生,肉容易腐爛產生腐敗。這貽貝不能食用。
另外,貽貝越大越好。殼大概5厘米左右,所以貽貝比較嫩,不會太肥。
從外殼上看,表面光滑有光澤,外圍呈藍色的貽貝比較新鮮。
選擇貽貝,學會區分雌雄。如果它們是雄性,它們比雌性更大,肉也更多。
母蚌比較小,春天開蚌的時候,壹般會有很多黃色的卵。
最好選擇春季的貽貝,因為春季水中的水蛭不活躍,此時的貽貝更幹凈,也最肥美。
如何儲存貽貝肉
最重要的是低溫。要冷,越冷越好!
零下10度可以保存25天。
零下5度可以儲存11天。
零下0度可以保存3天。
如果是常溫,當天就臭了!
結論:通過對貽貝的分析,大家應該對貽貝有了壹定的了解。貽貝是壹種新鮮食品。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喜歡吃河蚌,但是我們不能在特殊時期吃河蚌。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壹定要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