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供應持續增加,供應壓力緩慢加大。
從供應來看,截至10中期,玉米主產區華北、東北新季玉米開始持續增產,東北黑龍江、遼寧部分地區新季玉米陸續上市,吉林新季玉米進入收獲期。但整體來看,市場仍以消化陳糧為主,目前貿易商出貨積極性尚可,隨著新季玉米的陸續上市,市場供應壓力開始加大。
華北玉米市場震蕩調整,當地基層農民忙於部分地塊重疊減產。農民惜售,商販收購普通幹糧,部分地區以收購濕糧為主。由於濕糧水分高,深加工收購意向不高,全部隨用隨收,根據到貨情況調整收購價格,但以降價為主;飼料企業緊盯東北新玉米上市,對收購持謹慎態度。
南方地區市場成交量較弱,價格重心以穩為主。
總體來看,由於產區玉米生產節奏緩慢,玉米價格重心穩中偏強,而下遊由於養殖端壓力較大,采購積極性普遍不高,大部分仍以收購陳糧為主,短期內購銷活躍度難以提升。截至6月底65438+10月65438+5月,全國玉米平均價格收於2516元/噸,較上月上漲0.14%,較去年同期上漲6.06%。
市場消費活躍度不佳,仍以消化陳糧為主。
從玉米深加工企業來看,由於前期持續陰雨天氣,上市玉米水分較高,企業整體去庫存意願不高。生玉米的購買意向也很明顯。本周主流收購價格較節前下跌50~150元/噸。深加工企業整體持觀望態度,基本按需采購。
從飼料企業來看,由於替代品與玉米仍存在較大價差,飼料企業使用小麥等替代品的意願依然強烈,且由於目前市場替代品供應相對充足,浙江繼續限制玉米高價,飼料企業采購以剛需為主。但優質陳化糧需求量大,優質陳化糧在市場上有較強的抗跌性。
具體到可供選擇的品種,主要包括國產小麥、糙米和進口玉米粉、大麥等品種。據調查,在替代比例和方案上,目前部分肉禽飼料中已經完全替代玉米,蛋禽、乳豬飼料、保護性飼料等飼料中玉米的替代比例也提高到30%~50%。替代品的大量使用對普通品質玉米的需求構成嚴重威脅,但對優質玉米的影響相對較小。
未來玉米的市場走勢如何?
短期來看,由於目前使用替代品的意願仍然比較強烈,會擠壓玉米的需求,這也是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限制因素。從供需格局來看,目前銷區依然寬松,因此玉米價格將繼續受到壓制。在新季玉米完全釋放之前,玉米現貨價格將繼續維持目前的弱勢盤整態勢,短期仍有下行的可能。進入10年末後,隨著大量新糧入市,市場購銷活躍度將明顯提升,但玉米價格上漲的動力相對有限。
中長期來看,在種植、收購、災害等成本支撐下,新糧大量上市後,玉米價格整體大概率維持寬幅震蕩,單邊大幅上漲或下跌的概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