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元宵作文
。在文中,西門豹治理的河流叫漳河。那時候,年輕的他以為漳河就是在家鄉面前流過的那條河,卻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才知道,這條漳河不是另壹條漳河,那條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還有名。
南漳這個小縣城,終於不辜負“西安”這個大忌了,再也招風不起來了。湖北之後襄樊還有個南漳恐怕沒人知道了。但為什麽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呢?畢竟這不影響這個小縣城的和諧。淳樸的家鄉人世代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老人三三兩兩聚在樹下聊天,大人騎著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坐在報告廳裏聽老師講解。街上也許沒有熙熙攘攘,沒有紛繁復雜的串串,沒有火樹銀花,但卻寧靜而凝重。時間在巷子裏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征著團圓和幸福。正月十五的夜晚是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自然被這個壹心祈求平安的小縣城所看重。
說到元宵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的人會想到賞燈。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早上的遊行更受人們的重視。
清晨五點,水鏡廣場聚集了大量的人群。老人、孩子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人都在隊伍中微笑。打著鼓,劃著旱船,跳著秧歌,每個人都渴望表達自己的喜悅。遊行隊伍穿過大街小巷,路邊觀看的人們摩肩接踵。調皮的孩子拿出過年沒放的鞭炮,往人群裏壹摔,吐著舌頭跑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和大家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跳上跳下,長龍在人山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驚天動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豐盛的午宴。宴會通常在中午12點開始,成千上萬的鞭炮在響。當城市的地面被節日的紅色覆蓋時,人們開始吃東西。湯圓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每當元宵節的時候,奶奶做的湯圓最讓我懷念——奶奶沒有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小球。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味道:煮熟端上桌,壹人面前的壹碗湯,加上白糖和炒芝麻,不亞於姜代言的“三泉嶺湯圓”。
伴隨著春節和元宵節的歡騰,濃濃的歌舞聲隨著夕陽漸漸落下。
大人們早早準備了酒宴,孩子們玩著鞭炮和竹燈。
家家戶戶的燈照亮了半個哮天。吃了玩了壹會兒,水岸的風土人情就開始了。少男少女們都結伴而行,提著河燈到水邊,點上燈芯,在燭光下的水中慢慢炫目,閉上眼睛,十指並攏,心中帶著祝福祈禱,有的面帶微笑;有些人仰起頭;有的害羞的低著頭;半百個老人坐在樹根上,看著滿月。這樣的光線照在老人的眼睛上。估計他是在祈禱曾孫健康成長吧。
壹番祝願後,人們哈哈大笑,開始忙著參觀。好朋友和深情的姐妹都訴說著簡單的願望和來年的目標。孩子們壹起玩耍,五顏六色的燈光;過元宵節;我很忙。
年復壹年,我們抓不住時間。元宵節壹過,打工子弟就要遠走他鄉,開始新的奮鬥。就像春天的到來,花鳥開始爭奇鬥艷,創造世界。最真的感情,有這個月亮相伴,白色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