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枝枝細葉,婀娜多姿,紫紅色的鱗莖上長滿了長長的雄蕊,美麗奪目。它們適用於低窪地、池畔和池塘,也可用作花徑綠籬。
中草藥:
基本信息
來源:來源於對植物名稱和事實的考證。
基部來源:茜草科植物的地上部分。
性味:苦;澀;性冷淡
歸經:肺;大腸經絡
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倒受傷;創傷性出血
性狀鑒別:莖呈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有細密的縱向皺紋和灰黃色圓形皮孔。堅硬不易折斷,切面表皮呈片狀,木質呈纖維狀,黃白色。氣微苦。果序由許多小囊組成,呈頭狀,球形,直徑3-10mm,褐色,觸須粗糙。摩擦後小膠囊容易脫落,露出果序軸。蒴果倒圓錐形,長3-4毫米,淺黃色,頂端有5裂宿萼,內含4-8粒種子。種子棕色,有被膜,長方形,兩端有窄而薄的翅。氣微苦。
顯微鑒定:莖橫切面:木栓層可由1-4排石細胞切向延伸,有髓,髓細胞加厚,木質化。我和根差不多。見楊梅根果橫切面:外表皮細胞圓形,大小不壹,被非腺毛覆蓋,為1-5細胞,角質層有縱向皺紋。表皮內為薄壁組織,其中可見數個小維管束,少數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最裏面是2-4排厚壁石細胞。種子橫切面呈三角形或半圓形,被單細胞非腺毛覆蓋,頂端2叉或偶有3叉,並向外翻,種皮細胞壁稍加厚,稍木質化;胚乳和子葉薄壁細胞含有許多糊粉顆粒。
根的橫切面:木栓層由成排的木栓細胞組成,黃褐色。皮質細胞誘導序列,橢圓形,切向延伸。韌皮部有許多韌皮纖維束,呈放射狀成排或散在排列,壁厚,微木質化;韌皮部射線明顯,頂端延伸漏水。木質部寬大,導管星散,直徑25-135微米;木質纖維分散,壁厚,木質化;木筍的線寬為1-2個細胞。化學成分:8.5%果膠、樹皮中的單寧、熊果酸、β-谷甾醇、當歸酸等。預試驗後花和果實序列含有兒茶素;齊墩果酸,β-谷甾醇。
藥理作用:抗菌:水浸煎稀釋於試管中,1: 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陰道毛滴蟲有抑制作用,1: 10對各種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從楊梅中分離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的兩種活性成分——甲基鞣花酸類化合物。
鑒別:理化鑒別:取5g果序,加入20ml乙醇,靜置,水浴回流65438±00min,過濾,對濾液進行如下檢驗:
1.取1ml濾液,置蒸發皿中,水浴蒸幹乙醇,向殘渣中加入幾滴乙酸酐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狀態酸,先變粉紅色,再變紫色,最後變為汙綠色;在紫外燈下觀察,呈黃綠色熒光。(檢查類固醇)
2.取1ml濾液,加入1滴0%氯化鐵溶液,使其呈深綠色。(檢查酚類化合物)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5-30g;或外用:適量,搗實;或用水煎服,沖洗幹凈。1.蒙驁:與三藏和諧可以凈化腸胃,除煩除邪還能治痢疾。
2.《本草綱目》:解渴。
3.《日華子本草》:治吐吐。4.《開寶本草》:主化痰、止嘔、消食和酒。
5.《虞書藥解》:收斂收斂,治心肺窘迫,治痢傷,止血。
6.《現代實用中醫》:治療口腔、咽喉炎癥。
7.《中國藥用植物圖說》:對胃灼熱、胃痛、霍亂有效。
8.《本馮靜元》:楊梅能止渴除煩,燒灰破痢,藏鹽止嘔消酒。但血性激烈的人不宜多吃,怕激活經絡氣血,引起鼻出血。雖然它的性質是熱的,但它可以治療熱抑郁癥和解毒。
9.《本草求真》:楊梅可治焦渴,消暑解毒。吃多了會有出血出血的危險。由於陰虛熱浮,氣血不歸,清之固性無法,表裏更無法。但若以此為酸收,可除浮熱,解渴,或因暴飲暴食,致損血運。如果熱量來自真正的病因,吃這種味道就不行了。
10.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療風火引起的牙痛、痢疾、皮膚濕疹。
11.【中醫雜誌(6): 32,1966】:治發熱,水瀉。味道苦、澀、涼。清熱解毒,化瘀止痛。根:感冒、發燒、腮腺炎、喉嚨痛、風濕疼痛。花果類: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陰道滴蟲病。莖葉皮:跌打損傷、骨折、疔瘡、外傷出血、皮膚濕疹。
1.綱要:治癤腫毒。
2.《峨眉藥用植物》:治咳嗽吐血。
3.中醫藥理學:利尿。
4.《貴州民間驗方集》:治頭暈、失眠、四肢無力、口苦無力;還可治療遺精、陰縮、表虛熱。
5.四川中醫誌:平肝理氣。治療疲勞引起的咳嗽和肺痿引起的聲音嘶啞。
6.《湖南藥理學》:溫中,行氣,止痛。
7.《貴州植物藥調查》:活血接骨。
8.《貴州本草》:解表散寒,壯陽補虛,活血解毒,治療感冒。1.老年人頭暈的治療:水楊梅二兩,紅燒豬肉,清湯煮綠殼鴨蛋。
2.治頭暈疼痛:水楊梅壹兩,桃子壹兩。磨完了送肉湯或者油湯,每次五塊錢。
3.蒸骨治療虛弱,倦怠和自汗:楊梅三錢,枸杞樹皮三錢,臭牡丹根三錢,和壹只蒸雞。
4.治療弱咳:楊梅、黃精、竹葉黃、夜寒素、白胭脂花根、川牛膝、生姜三錢。煎服水。
5.治療腎虛虛弱陽痿:楊梅22、五谷根42、枸杞子22、肉桂5、黃精5、豬腎5。用文火煮兩個小時左右,三天服用。
6.治療菌痢腸炎:水楊梅壹兩枚全草,水煎,當茶用。水——開水(或沸水煮壹刻鐘去渣),壹日三次。7、治療女子小腹痛:水楊梅三至五錢,煎服。
8.治療月經不調:楊梅、當歸、四元各壹枝、新芽、月季蓮、紫莖澤蘭、三錢、七月花。壹斤酒泡著,早晚各五塊錢。
9.治療癤子:楊梅外敷。
10.治療風火牙痛:水楊梅二兩,水煎,每日漱口數次。楊梅葉適量,鹽少許,* * *搗碎,塞入蟲洞。
11.皮膚濕疹的治療:取楊梅全草、三角泡、螞蚱、苦膽適量,水煎洗凈。
12.外傷出血的治療:楊梅鮮葉或花搗碎外敷。
13.治驚風:楊梅根,水煎。
14.楊梅根20g水煎,鮮。壹種草魚魚肝湯,可以和藥物壹起治療小兒疳積。
此外,內服或外用楊梅水(沖洗或制成栓劑)對陰道滴蟲病也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