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適合吃什麽魚?
1,墨魚
墨魚好吃又有營養。每100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只有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和B、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物質。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秋天吃墨魚對女性特別滋補。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墨魚具有養血、健胃、理氣的功效,能滋陰生津,所以非常適合秋冬食用。
北方家庭,墨魚和韭菜壹起煮,味道不錯。其實墨魚燉豆腐也是不錯的選擇。
2、泥鰍
民間有句諺語叫“秋風起,泥鰍肥,初冬泥鰍競人參”。秋季是壹個適合進補的季節,此時吃泥鰍可以起到益氣壯陽的作用。泥鰍經過春天的哺育,秋天最豐滿。中醫認為,泥鰍有補氣、祛濕祛邪的作用。可作為輔助食品用於治療幹疥瘡和其他疾病。
因為泥鰍胃裏有很多淤泥,秋天不滑,所以很多人會抱怨很難加工。其實只要掌握壹些小技巧,就很容易了。把新鮮的泥鰍放在清水裏養幾天,滴幾滴菜籽油讓它把沈澱物吐出來,再放在開水裏燙壹下,它身上的粘液就會自己脫落,自然就熟了,很輕松。
3.桿
10月份是鱸魚的脂肪期,此時出產的鱸魚肉質豐滿,營養豐富,具有潤燥養胃的雙重功效,是秋季滋補的首選。鱸魚味甘,性平,能滋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消化不好的人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它在入秋後開始施肥,在深秋和初冬,它積累了體內最豐富的養分。
鱸魚肉呈蒜瓣狀,最好蒸著吃。蒸法如下:新鮮鱸魚洗凈,用鹽抹勻;在盤子下面放幾片蔥和姜,把魚放在上面,在魚的肚子和身體裏放兩片姜;蒸八分鐘;出鍋後,倒點蒸魚醬油,撒點蔥絲,熱鍋燒油,澆在上面。
4.草魚
草魚是壹種很常見的魚,在每個人的餐桌上都很容易看到。草魚雖常見,但具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是溫中補虛的保健食品。在秋季飲食中,不妨多買些草魚來吃,這是壹種便宜又有益的食物。
草魚要新鮮,煮的時候火候不要太大,以免把魚煮熟;草魚和豆腐同食,有補中和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和兒童骨骼的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學習脂肪高、兒童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缺乳等患者的菜肴。民間用油條、雞蛋、辣椒蒸草魚,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取暖健身。
5.帶魚
帶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物美價廉的大眾食品。中醫認為其具有健脾和胃、補虛補血、潤膚美容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幹燥、頭發發黃等病癥。帶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鎂,以及鐵、鋅、銅、錳、鈷、硒和維生素A2。
帶魚的做法,無論是紅燒、糖醋、幹炒還是清燉,味道都壹樣鮮美。
6、
民間有壹種說法:春鯿魚,秋鯉魚夏李三。進入秋季,作為四大淡水河之壹,此時最美。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有健胃、滋補、利尿消腫、催乳等功效。現代營養學表明,鯉魚中的蛋白質不僅含量高,而且質量好,人體食用率達96%,並含有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人體必需的元素。
大部分魚都可以紅燒,既適合腥味比較重的魚,也適合很清淡的魚。前者通過紅燒來掩蓋腥味,後者則是根據消費者的口味來烹飪。另外,新鮮度差的魚也可以選擇紅燒。但是紅燒後的鯉魚味道更好。
7、黑魚
秋天是吃黑魚的好時候,因為秋天的天氣比較幹燥,而且黑魚含有大量的凝膠物質,對皮膚有好處。黑魚富含優質蛋白質,食用方便,能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黑魚還有祛瘀生新、養血的功效。是病愈體弱者的滋補佳品,熱值高。是驅寒保暖的好食品。
黑魚主要以魚蝦為食,生性兇猛,但味道鮮美。用黑魚做菜,首先要註意選料,就是魚不能太大,壹般400克左右。這種魚壹般1歲左右,可以保證魚的新鮮度。
8.銀鯉
鰱魚味甘,性微溫。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溫中暖胃、烏發養顏、祛濕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吃。可以,對厭食、消瘦乏力、腹瀉等癥狀有效。鰱魚質優價廉,是目前進補的最佳食材之壹。
鰱魚適合烤、燉、蒸、油浸等烹飪方法,尤其是蒸、油浸最能體現鰱魚清淡鮮美的特點。清洗鰱魚時,肝臟要去除,因為其中含有有毒物質;脫腥時,可將魚去皮、開膛、洗凈,再往盆裏倒些黃酒,既能脫腥,又能使魚的味道更鮮美。
9、鯽魚
鯽魚壹年四季都有產,但2-4月和8-65438+2月最肥。鯽魚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性味甘、溫。入胃腎,有和中補虛、燥濕利水、補虛損、暖胃飲食、補中益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漚湯,在催乳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效果。
鯽魚可以紅燒、曬幹、蒸熟、做成湯,但燉肉最常見。說起燉肉,鯽魚有三個好夥伴,就是白蘿蔔、豆腐、冬筍。用它們分別燉鯽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