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廣西有什麽名菜?怎麽做?

廣西有什麽名菜?怎麽做?

廣西特色名菜

廣西菜又稱桂菜,有千種以上,平常各地餐館供應的也不下500種。

廣西菜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壹定特色。主要是:用料豐富,善於變化;註意色味、配菜適當;粗料細作,經濟實惠。

廣西菜系中有代表性的名菜擇要概列如下:

桂東南名菜

梧州紙包雞 始創於梧州,已有70多年歷史。為“環翠樓”名廚首創,在“粵西樓”經營中馳名。該菜選用名產岑溪所產的“三黃雞“作主料,以老抽醬油、精鹽、白糖、味精、汾酒、麻油、五香粉、胡椒粉、蔥白粒等腌制,再用玉扣紙逐件包好,放入花生油鍋炸至剛熟而成。開包時色澤金黃,油潤明亮,氣味芳香。食用時鮮嫩甘滑,原汁原味,醇厚不膩。

蠔油柚皮鴨 以柚子皮(酸柚皮更為細軟嫩滑)做菜,做時,柚皮要先經炭火烤糊,再打磨幹凈,並置清水中浸泡,以去掉其苦澀味,鴨子則過熱水晾幹,上醬油,炸至金黃色,用文火燜至適度,再把切好的鴨子和柚皮放進銅鍋,配以豬油、雞骨、鯪魚及蠔油等調料煮至入味而成。 邕州魚角 是南寧傳統名菜,已有百多年歷史。主料是鯪魚。制作時先把鯪魚肉捶成肉醬刮出並經拌撻成魚青膠,包入冬菇,蝦米、荸薺粒調成餡料,捏成花邊角形蒸熟,裝碟後用鮮湯調芡澆上,並以青菜伴邊。成品潔白,造形如扇,入口爽脆,鮮香不膩。

掛綠爽肉果 廚上制丸子,多取材於牛、魚肉;而此菜以豬脊肉代替,以爽脆鮮美有名。在造型、配色中也有特色,每顆雪白丸子中間有壹條鮮嫩青菜穿過,形同翠帶串寶珠。是南寧萬國酒家名廚於70年代創制的。

此外還有邕城醉子鴨、串燒金錢雞、碎肉燒豆腐等。

桂北名菜

清蒸漓江魚 用漓江所產的肥、嫩、鮮、滑的魚,即所謂“漓江清水魚”,配以姜、蔥、酒、油清蒸而成。味道特別鮮美。

荔芋扣肉 荔浦縣所產的“檳榔芋”是著名特產,具有疏松、粉軟、芳香的特色。用五花豬肉和荔浦檳榔芋為原料,經過燉、炸、燜、扣等工序,壹片肉夾壹片芋頭,配加老抽、南乳、五香粉、味精、糖等作料,制作成菜,色澤金黃、芋香撲鼻。

此外還有雙冬燒竹鼠、蛤蚧燒全雞、五彩黃絲等。

濱海名菜

春梅紅燒參片 以北部灣所產的優質海參為主料,經泡發、切片、煨燒等調制後,配以蝦膠瓤冬菇而成;在瓤制冬菇時用芫荽及火腿末點綴成花形,故名“春梅”。該菜軟而不糜,滑溜可口,鮮味濃郁,形象大方。(附格梅紅燒參片菜照1幅7.5×4.8cm黑白)

手撕雞 又稱“蠔油香麻雞”,是宜於夏秋食用的冷葷菜。取殺好洗凈的雞身,以精鹽、料酒腌過蒸熟。再起皮、撕肉、拆骨,並將肉、骨與多種調料拌勻。上碟時以雞骨墊底,雞肉絲置其上,再以雞皮蓋面復成雞形,最後撒上炒香的白芝麻。

蛤蚧燉鷹龜 蛤蚧、鷹嘴龜均是廣西特產,有滋補、解毒作用。原作藥膳,因味道鮮美,演變成地方名菜。制作程序是:把蛤蚧,鷹嘴龜宰殺處理幹凈後先入鍋“飛水”,龜體要用油、酒、姜燜過,並用水沖洗幹凈,再加上淮山、杞子、冬蟲草等藥料,放入燉盅,加上調味品和湯水燉透。

此外還有菜軟廉魷、蟹黃扒魚肚、脆皮響螺、核桃斑鳩片等。

少數民族名菜

壯族擅長以狗肉及各種動物副產品制菜,品種多、技法精,使用率高,很有地方特色。還有清蒸豆腐圓、魚扣、酥鴨、巧瓤南瓜花、酸筍炒牛內等多種流行的大眾便餐菜式。此外苗族竹板魚、侗族的竹肉串、毛南族的燒豬等均是頗有影響的民族風味菜。現把其中最為有名的兩種介紹如下:

清蒸豆腐圓 是常見的壯族菜,制作時先把水豆腐攪成泥狀,加入雞蛋,再把豬肉、花生、油渣、糯飯、香菇、蔥花剁爛,放進調料,做成肉餡,再將豆腐泥包上肉餡做成小球狀,放進抹油的盤子蒸熟,最後用原汁勾芡澆上。嫩滑清鮮,老幼鹹宜。

苗族竹板魚 以未經汙染的溪中鯪魚為主料,將之洗凈,去刺骨,用鹽、油、醬料、香料、小些糖醋及味精等腌制,伴點豆鼓,再用大竹葉或粽葉、藕葉包好,夾置於用竹片編成的兩小塊竹箔間,放入鍋中蒸熟即成。其味鮮香滑嫩,還有清新的竹香氣味。現已演變成多個民族的名菜。

少數民族的其它名菜還有:壯鄉葫蘆蝦、壯家蓮蓬豆腐、壯鄉玉兔樂、壯家香芋珠、壯味紅糖扣、平果腐竹煲、瑤山竹節盅、苗山香飯雞、苗山燉竹貍、侗鄉竹串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