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蔥白類型
①章丘大蔥:山東省章丘地方品種。植株高約1米,獨蔥不分蘗;管狀葉細長,先端細尖,葉色鮮綠,葉肉薄;葉鞘(蔥白、假莖)長達50厘米左右,粗約4厘米,蔥白潔白美觀。晚熟,抗寒力強,單株重0.5千克左右,蔥白質地脆嫩香甜,每667米2產量約為2500千克。
②大梧桐:山東省章丘地方品種。株高壹般為1~1.4米,最高達2米。單株有葉7~8枚,葉呈粗管狀,葉肉略薄,葉端銳尖,蠟粉少,深綠色,葉距略大。蔥白(假莖)壹般高48~66厘米,最長80厘米,圓柱形,基部橫徑3.3~5厘米。蔥白質地潔白松脆,纖維少,汁多,有甜味,辛辣適度,有蔥香味。最適生食,可涼拌、炒、燒、制餡等。不分蘗。抗強風能力略差,抗紫斑病能力較弱,易貯存。每667米2產量3000~5000千克。
③氣煞風:山東省章丘從梧桐蔥中選擇育成。植株粗壯,株高1~1.1米左右,不分蘗。葉呈粗管狀。葉肉厚韌,葉身粗短,葉尖較鈍,葉面蠟粉多,葉濃綠色,葉距較近。蔥白高40~50厘米,粗4~5.2厘米,單株重500克左右,最重者1.25千克。辛辣味適度,甜而松脆,品質上等,宜生食,涼拌或炒、燒及做餡熟食。抗風及抗紫斑病力較強,抗寒、耐熱。
④壽光八葉齊:山東省壽光地方品種。株高1~1.2米,每株有功能葉7~8枚。葉呈粗管狀,葉面著蠟粉,深綠色。蔥白上部淺綠,下部潔白。高40~50厘米。單株重380~550克。蔥白辛辣,蔥香味濃,宜生食、炒、燒或做餡。生長勢較強,分蘗力弱,抗寒性強。每667米2產鮮蔥5000~6000千克。
⑤蓋平大蔥:遼寧省蓋平龍王廟地方品種。株高1米左右。葉較直立,呈粗管狀,葉面著蠟粉;深綠色。蔥白高大,長45~50厘米,粗3~4厘米,單株重200~450克,最大株重600克。蔥白爽脆而嫩,味甜微辣,抗寒性強,不分蘗,品質優良。每667米2產量4500千克左右。
⑥高腳白:天津市地方品種。株高75~90厘米。蔥白長35~40厘米,橫徑3厘米。成株有綠色管狀葉8~10片。單株重0.5千克左右。耐寒、耐熱、不耐澇。較抗病蟲害,耐貯藏,味稍甜,品質好,每667米2產量5000千克。
⑦谷蔥:又稱鞭桿蔥。陜西省華縣農家品種。株高90~100厘米,最高140厘米,不分蘗。管狀葉細長,排列稀疏,葉色淺綠,蠟粉較少,葉肉較薄。蔥白長50~60厘米,徑粗2.5~3.5厘米,質地脆嫩,辣味淡稍甜,單株重0.25~0.5千克,產量較高,耐貯藏。宜春播,生長期240天,每667米2產量2500千克。
⑧三葉齊:遼寧省營口市蔬菜研究所利用地方品種系統選育而成。株高120~140厘米,假莖長60~70厘米,假莖粗2~2.5厘米。地下部假莖表面有壹層鮮艷的紫膜。3~4片葉,葉色深綠,葉形細長,開張度小,葉表面蠟質厚。植株不分蘗。質地細嫩,纖維少,辣味適中。對紫斑病抗性較強,葉壁較厚,葉鞘包合緊,不易倒伏。每667米2產量3000千克左右。
⑨二英白:河北省隆堯、任縣長蔥白類型地方品種。植株較高,株高90~100厘米,開展度18厘米。葉呈粗管狀,葉面著蠟粉,深綠色。單株有功能葉8枚。葉長40厘米,粗1.0厘米。蔥白圓柱狀,高30~40厘米,粗3.6厘米。弦狀根多。單株重450克。蔥白質地爽脆,味辛辣,品質上等。宜生食,涼拌或炒、燒及做餡。中晚熟,從定植至收獲130天左右。抗寒性強,也耐熱。每667米2產量4000~5000千克。
(2)短蔥白類型
①雞腿蔥:天津市地方品種。植株矮而粗壯,株高60厘米,開展度20厘米。蔥白長26~30厘米,基部膨大,橫徑4.5厘米,向上漸細,且稍有彎曲,形似雞腿。成株有綠色管狀葉8~9片,單株重50~150克。蔥白肉質致密,辛辣味濃,品質佳。耐寒也耐熱,稍耐旱,不耐澇。抗病蟲能力較強,幹蔥耐貯運。每667米2產量2000千克。
②對葉蔥:河北省中南部地方品種。葉簇直立,株高60厘米以上,葉近對生,蔥白長20~25厘米,基部膨大,徑粗4~5厘米,單株重0.5千克左右,味甜,稍辣,生熟食均可。葉呈粗管狀,高30~40厘米,橫徑3厘米,單株重250~400克。蔥白味甜帶辛辣,生食、炒、燒及做餡均可。晚熟,由定植至收獲130~140天。抗寒性、抗病性強,耐旱、貯藏性好。每667米2產量4000~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