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它的吃法,相信很多人可能不是那麽清楚。今天就跟著娜姐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黃芪適用於脾虛、體虛、多汗、氣血兩虛者,效果較好。只是簡單的黃芪泡水,但是效果很大。
壹、泡過水的黃芪有這五種功效。
抗氧化作用
人體內自由基的增加是衰老的主要原因,黃芪中的總皂苷和多糖能明顯降低體內某些衰老酶的活性,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1]
輔助減壓
黃芪泡水可擴張血管,改善微血管功能和血流動力學,同時調節血糖,具有降血壓和血糖的雙重功效。
緩解水腫
黃芪泡水可用於治療氣虛、表裏不壹、外感風邪,使水濕郁於皮膚表面而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黃芪有消腫利尿的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
益氣健脾
黃芪能補充人體陽氣,預防陽虛引起的脾胃氣虛,緩解脾虛癥狀。比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精神萎靡。
改善心肌功能
黃芪對心臟器官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改善心臟功能,保護心肌細胞,對增強心肌收縮力有非常好的作用。黃芪總皂苷可減輕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損傷,縮小心肌梗死範圍。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長期喝黃芪水的,主要還是以身體狀況為主。如果是氣虛、血虛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適合長期泡黃芪水。[2]
但如果是痰濕體質或無癥狀的健康人群,則不建議長期飲用黃芪水。長期喝黃芪水的好處是可以強身健體,益氣健脾,緩解脾虛氣虛引起的疲勞和失眠。
但“是三分毒”,黃芪水難免會有壹些副作用。長期飲用黃芪水可能導致氣血燥熱、流鼻血、臉紅等癥狀,長期使用還可能加重腎臟代謝負擔。
第二,這三類人最好少喝黃芪水。
任何藥物都有適應癥和禁忌癥,有的人適合喝,有的人不適合。藥不是保健品,不能隨便喝。以下三類人不適合喝黃芪泡水。
陰虛的人
黃芪性溫,主要功能是補陽。對於陽氣過盛、陰氣虧損的人,黃芪水太容易上火,不宜飲用。
濕熱的人
黃芪性溫,能助清熱利濕。所以痰濕體質,體內濕氣重的人不適合喝黃芪水,否則會加重自己體內濕氣重,引起腸胃疾病。
孕婦和兒童
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藥物需要非常謹慎。對於孕婦來說,孕晚期服用黃芪可能會對胎兒產生壹些影響,不利於生產。
但太小的孩子可能無法承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服藥的量和次數需要先咨詢專業醫生。
服用的註意事項
雖然黃芪本身無毒,但是要註意黃芪的用量。黃芪過度泡水可能會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等副作用。
另外,感冒時不宜服用黃芪水,會擴張血管,加重感冒癥狀;不能與治療感冒的解熱鎮痛藥同時服用;服藥期間避免飲酒和吃辛辣食物。
黃芪的藥用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始於漢代。《本草綱目》也有記載。單獨用水浸泡黃芪,可以緩解高血壓,治療心血管疾病,益氣健脾。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