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食品的營養成分
與谷類相比,豆類種子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和脂肪。大豆是唯壹能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能的植物性食物。
豆類食品的營養特性
與其他食物相比,豆類食物如大豆在營養上有以下特點:
(1)蛋白質含量高。
大豆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在生長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高分子營養物質。所以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壹般在40%左右,有些品種甚至高達52%。與肉類食物相比,1公斤大豆(按40%含量計算)所含蛋白質的量相當於2.3公斤瘦豬肉或2公斤牛肉所含的蛋白質。大豆營養的這壹特點使其在膳食結構中具有重要意義。
(2)蛋白質營養價值高。
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取決於氨基酸組成滿足人體需要的程度。大豆蛋白中八種必需氨基酸的組成非常適合人體需要,因此是壹種優良的植物蛋白,尤其是富含賴氨酸,其含量比谷類高出10倍。蘇氨酸含量比谷類高5倍左右。賴氨酸是所有谷物中的第壹限制性氨基酸,所以如果將豆制品與其他谷物混合,不僅可以彌補谷物中蛋白質含量的不足,還可以彌補其他谷物缺乏的氨基酸,使混合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得到了顯著提高。
如果在小麥粉中添加15%的大豆粉,小麥粉的蛋白質利用率將提高1.8倍,因此大豆是谷物的理想輔食。其他豆類,如綠豆、紅小豆、豌豆、蠶豆等。,蛋白質含量比谷類高,還富含賴氨酸,所以也是谷類的良好輔食。
(3)無機鹽和維生素含量豐富。
大豆等豆類還富含鈣、磷、鐵、鋅等無機鹽,B族維生素含量明顯高於大米、面粉、玉米粉等谷類。有的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豌豆的硫胺素含量居各種糧食之首。雖然大豆等豆類不含維生素G,但如果制作得當,大豆或綠豆制成的豆芽中維生素C的含量可達20 mg/100 g。因此,豆芽仍然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因此,經常食用豆制品可以補充鹽和維生素的必需元素,促進新陳代謝,刺激食欲,增進健康。
(4)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與谷類相比,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要低得多,只有25% ~ 30%,其中約有壹半是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的棉子糖和水蘇糖,所以豆制品是糖尿病患者的極佳食物。其他豆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遠高於大豆,為50%-60%,小豆更高。用紅小豆和大米(或小米)煮飯、煮粥,不僅會使米飯或粥的營養更全面,還能增加紅小豆的香味,刺激人的食欲。紅小豆煮熟後粉質,非常適合做豆瓣醬。可用於加工各種糕點和食品。
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大豆卵磷脂、天冬氨酸、谷氨酸、膽堿和豆甾醇,對人體健康有益,促進生長發育,增強記憶力,維持正常肝功能,預防動脈硬化,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力。我國宋代醫書《延年秘錄》認為“服黃豆能使人長皮膚、益顏色、補骨髓、強筋補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豆制品視為健康食品或美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