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牡蠣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傳統的做法是將紅薯粉溶於水中,加入蔥花,放入鍋中炸熟,將牡蠣放入大海中,產卵,蘸魚醬食用。
《舌尖上的中國》有壹集關於潮汕銀屏生蠔烤的節目播出後,全國各地的吃貨都來潮汕壹嘗。節目中的屏蠔烘焙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加入了蝦、車白、粉條等新元素,食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隨意組合搭配。
我也來過這裏品嘗銀屏生蠔。制作方法有創新,但與傳統風味相比似乎缺少了壹些風味。嘗了幾口,感覺媽媽烤的生蠔味道更讓人回味無窮,因為裏面飽含著媽媽的愛,這是其他菜系無法企及的。
我媽有壹套烤牡蠣的制作方法,所有食材都是精挑細選的。
首先,我媽做蠔油用的紅薯粉是用她親手種的紅薯,磨成粉漿,曬幹而成的。
媽媽每年都會開墾壹塊地,種紅薯苗。她總說紅薯是寶。葉子可以摘下來做菜,紅薯可以做粗糧,蒸著吃,也可以磨成粉漿做蠔油。
做紅薯粉是壹項耗時耗力的工程,但我媽總是耐心地壹步壹步做。她說,如果紅薯粉質量不好,就很難做出有獨特出口感的生蠔。
為此,她在挑選紅薯的時候特別用心,把蟲洞或者爛的挑出來,洗幹凈,把表面的水瀝幹。然後用攪拌機將紅薯粉碎,加水溶解,倒入濾網中,用手將濾網中的水擠出,沈澱後即為紅薯粉。靜置約12小時,將上層的水倒掉,將底部剩下的沈澱物舀入另壹個容器中,在頂層加水繼續浸泡,每天換水壹次,如此反復3-5天,將裏面的雜質沖洗幹凈。將沈澱物瀝幹,揉成小塊,晾幹。陽光充足的時候,壹天就可以曬幹收好。
有了純白的紅薯粉,接下來就可以準備其他食材了。
媽媽炒生蠔的時候用了豬油,這樣炒出來的生蠔更脆更香,而且食材壹定要新鮮。
配料:生蠔、紅薯粉、香菜、洋蔥、鴨蛋、鹽、豬油、胡椒粉、魚露、味精。
步驟:
步驟1:洋蔥切碎,香菜切段,裝盤備用。
第二步:將新鮮生蠔洗凈,放在篩盤裏控制水分備用。
第三步:將兩個鴨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
第四步:紅薯粉加水攪拌,倒入生蠔,加入少許鹽、胡椒粉、味精,撒上蔥花,攪拌均勻,調成稀漿。
第五步:鍋中加入壹勺豬油,燒熱,倒入兩勺蠔油,結塊後倒入蛋液,然後用勺子翻面。
第六步:繼續煎至兩面酥脆金黃,即可上桌。
第七步:撒上香菜,蘸上魚露和胡椒粉混合的醬汁,嚼起來脆嫩,牡蠣肉會爆汁,好吃!
炒生蠔的時候需要大火和濃油,保證生蠔外脆裏嫩;而且,在翻動的時候,也要註意。如果沒有控制好溫度,不及時翻面就容易炸。而且翻的太早,食材也沒熟。這是壹個技術活,需要在時間的沈澱中不斷的熟練。
生蠔烤出來的口感酥而不硬,酥而不軟,而且富有鮮美的生蠔風味,怎麽樣?妳想嘗壹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