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冼星海作品

冼星海作品

1,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抗戰歌曲,桂濤的歌詞,冼星海的歌。1938年7月,由張數、、趙啟海等演唱。在武漢紀念抗戰壹周年,並迅速傳播到大後方和敵後抗日根據地。

這首歌寫於1938年7月。是抗日軍民在山西浴血奮戰,抗擊日寇的大合唱。冼星海在這首歌中,將充滿活力的抒情旋律與堅定有力的進行曲旋律有機結合,使歌曲充滿了戰鬥性、現實性和革命浪漫主義的瑰麗色彩。

描繪了太行山區遊擊運動員的戰鬥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這首歌創作完成並在漢口首演時,觀眾大聲歡呼,掌聲不斷,隨後便傳遍了全中國。太行山的遊擊隊都把它作為自己的隊歌。這首飽含抗日軍民革命激情的旋律,讓每壹個中國人都有愛國豪情、壯誌豪情,蕩漾著莊嚴肅穆、博大浪漫主義的民族靈魂。

2.“到敵人後面去”

中國的歌。抗日救國愛國歌曲的代表作品之壹。趙啟海詞,冼星海曲,1938年9月完成。旋律高亢有力,節奏鏗鏘有力。歌詞雄壯豪邁,很有感染力。當時流行的抗日歌曲。

《到敵人後面去》寫於9月1938。趙啟海的歌詞描寫了遊擊戰爭的磅礴場面,塑造了遊擊運動員機智勇敢的戰鬥形象。冼星海對歌詞非常欣賞,立即譜曲。他以高挑渾厚的旋律和活躍而富有彈性的節奏成功地表達了歌詞的主題和特定的意境。振奮人心的歌曲猶如滾滾波濤,奔騰向前,展現了人民戰爭的強大戰力。

3.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大型合唱聲樂套曲。1939年3月制作,1941年6月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

詩人光蔚然的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沈痛控訴了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泛展示了抗日戰爭的壯麗畫卷,向全中國和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報,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的英雄形象。

4.《錫盟大合唱》

“雁飛,分水寒,敵打娘子關。錫盟成員洶湧而出,勇敢地深入敵後……”冼星海作曲的這首《錫盟大合唱》曾響徹山西抗日戰場。

反映了錫盟會和新軍在極其復雜的環境下堅持抗日救亡運動的真實歷史。閻錫山與* * *生產者聯合抗戰的蜜月期雖然不長,但特種團、新軍等* * *生產者的領導人在薄壹波成功打了幾千仗,破滅了日寇“將山西納入華北自治”的美夢。

5.生產合唱團

作曲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後,很快就傳遍了全中國。他的作品《合唱》、《九壹八合唱》、《錫盟合唱》都是獨具特色的合唱作品。新中國成立後,合唱事業蓬勃發展,成立了許多專業合唱團,業余合唱也十分活躍。

由上海音樂學院的小白、王九芳、王強、張穎敏作曲的《歡樂河》合唱團於65438-0958獲得第七屆世界青年學生音樂節音樂比賽壹等獎。60年代初問世的《長征之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深受群眾歡迎。

瞿希賢等作曲家改編的民歌《半月爬上來》、《牧歌》、《阿拉木汗》、《烏蘇裏船歌》、《遠方的客人請留步》,都成為我國合唱經典作品,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還有大量的合唱歌曲和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