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韭菜栽培技術

韭菜栽培技術

香蔥味道獨特,營養豐富,不僅是我們家庭必備的蔬菜和調味品,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蔬菜品種之壹。大蔥適應性強,生長期短,不易感染病蟲害,易於栽培。雖然畝產只有1000斤左右,但經濟效益很高。接下來我就帶大家詳細了解壹下韭菜的栽培技術。

小蔥栽培技術小蔥的種植季節在春秋兩季開放;保護區除夏季外,全年均可種植;夏天可以用遮陽網種植。壹般播種後60-80天收獲,移栽後30天可陸續收獲。

壹、韭菜種植場地的選擇

地塊應平坦,土壤無汙染或無害,排灌方便,耕層深厚,結構適宜,理化性質良好。砂質壤土或壤土為宜,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在1.5%以上,PH值應在6.0?7.0之間。不適合在沙地種植,需要氮、磷、鉀、微量元素均衡供應,不能單施氮肥。

二、韭菜栽培管理措施

1.韭菜種植品種的選擇:

種植小蔥要選擇優質高產抗性的黃皮(或紅皮)小蔥,小蔥要異地交換。比如紫色花強的品種,目前表現較好的是四季香蔥和細香蔥。

2、洋蔥種子處理技術:

洋蔥種子要求鱗莖飽滿,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無黴變。首先把鱗莖壹個個分開,去掉弱鱗莖,根據大小分等級播種。播種前,種子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5?10分鐘後撈出晾幹即可播種,或按洋蔥播種量的0.3%用35%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拌種。

3、韭菜整地施肥技術:

無論播種還是移栽,地塊都要精心整地,充分施基肥。每畝施腐熟細碎有機肥3000公斤或膨化腐熟雞糞1000公斤以上;它將被制成壹個寬度為1.5m,長度為8-10m的箱子。在夏天和低窪易澇的地塊,會做成高畦,四周有排水溝。播種育苗采用條播或播種的方式,條播間距10 cm,覆土厚度1.5-2cm;每畝用種子2-4公斤。為了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播種前用辛硫磷混合過篩細土,鋪在床面上。也可將敵百蟲與炒過的麥麩混合制成毒餌,晚上播種後撒在苗床上,用水澆在腳底。

4.韭菜種植技術:

壹般選擇2-3年沒有種植蔥蒜類蔬菜的土地進行種植。第二年連作的話,每畝要噴石灰100斤進行滅菌。種植前翻曬。略帶沙質的紅壤最適合韭菜種植。壹般在1.5m的畦寬(平溝)種植9-10行,穴距15cm,每穴2株。最好深栽,但不要超過5厘米,這樣可以增加大蔥的長度,提高產量和品質。由於夏季暴雨頻繁,土壤容易板結。如果種得太深,底部根際通透性差,會造成長勢不佳,甚至大蔥腐爛。如果種得淺,雖然長得早,但根是綠的,商品化稍差。

5.小蔥移栽定植:播種後40-50天即可移栽。每8-10株有壹個穴,行距12-20 cm,穴距8-10 cm,宜淺不宜深,及時澆種植水。也可以播種後不移栽直接收獲。

6.韭菜種植後的田間管理:

1)韭菜種植當天澆灌種植水,7-10天後澆灌幼苗延水1次。小蔥根系不發達,分布淺,吸水能力弱。因此,幹旱時要堅持小灌,防止旱澇災害。成活後,晴天淩晨4點就可以灌溉跑馬水,所以當時水土溫度壹致,太陽出來後溝裏的積水基本已經排幹。如果在中午進行灌溉,土壤和水的溫差大,不僅容易燒壞根部,殺死洋蔥,還容易誘發多種病害。

2)韭菜種植後兩天,每畝可噴果兒60克,或每畝可噴水100-200毫升33%除草劑乳油。使用除草劑時要註意,氣溫高或土壤濕度大時,除草劑用量要低,氣溫低或土壤幹燥時,可適當增加用量。壹般情況下,溫度超過309C時不允許使用,否則www.cyone.com.cn容易發生藥害。因為韭菜的根少,所以廣泛使用除草劑,松土除草容易傷根,影響生長。

3)韭菜追肥時,雨天撤尿素或廄肥、水肥,少施多次,勤施薄肥。如果施用尿素後沒有下雨,啟動滴灌設施或用水壺噴水,以避免燒傷植物。

4)田間管理韭菜出苗前後和扡插後,土壤不宜幹燥,要經常用小水澆水,苗期1-3和移栽後控制水分,翻土1-2次,促進根系生長,以後每隔7-10天澆水壹次。基肥施得少,或收獲期過長,應追肥1-2次,每畝施腐熟膨脹雞糞300公斤,行間撒施,及時栽培。如果開洞,效果會更好。後期要培養根1-2次。夏天氣溫高,光照強,需要搭建腳手架覆蓋遮陽網。

三、韭菜病蟲害的防治

韭菜的主要害蟲是薊馬和甜菜夜蛾。防治大蒜薊馬可噴灑33%水500倍液或20%好冬1000-2000倍液。7-8月,晚上用20%米漫SC 10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幼蟲效果最好。因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在3-4歲以後食量很大,而且會啃穿蔥管進入蔥管取食並離開表皮,壹夜之間造成大面積的葉洞。再加上蠟粉附著在韭菜表面,藥液不容易粘,所以用農藥防治效果很小。使用農藥時,應加入等量或半量的消毒劑,但最好的方法是用黑光誘殺成蟲,蟲口日減少率可達70%左右。小蔥的病害有灰黴病和疫病,常用的藥物有抗枯靈800倍液和64%殺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具體生產中以預防為主,土地耕作時撤生石灰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大蔥1號栽培技術要點。整地和整地。

沙壤土是旱灌澇排的旱地的最佳選擇。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6000公斤或45%復合肥20公斤、生物有機肥40公斤作基肥。精耕細作,土肥混合均勻,土質細膩,畦寬壹般為1.8 ~ 2米,長短視地方而定。

二、種植方法

無論是分株繁殖還是苗木移栽。種植前要對苗木進行篩選,剔除病株、殘株、弱株。篩選後,須將須根頂端剪掉,留2 ~ 3 cm,以促進新根的發育。種植日期在10年底或次年3月。壹般株距為15cm×25cm或穴距為8 ~ 12cm,每穴3 ~ 5株。冬天可以覆蓋塑料薄膜提高地溫,多收壹茬。

第三,現場管理

前期促苗,後期蹲苗,除雜草,輕澆水勤澆水,保持幹燥保濕,加強肥水管理;結合澆水追肥2 ~ 3次,每畝追肥尿素10 ~ 15 kg,重點扶根壯樹。之後每次采收後3-4天,新葉結合澆水追肥,量少;當葉片長到12 cm左右時,要結合澆水和追肥,量要大。避免收獲後立即追肥,否則會造成肥害。壹般每畝施尿素20公斤,硫酸鉀3-5公斤或生物肥20公斤。還可以每畝施腐熟糞肥400公斤,同時施尿素10公斤,復合肥10公斤。夏季控制追肥,秋季結合澆水,每畝施1腐熟人糞尿兩次或施13kg磷酸二銨。

第四,收獲

當株高30 ~ 50 cm,每茬生長期25天以上時,小蔥轉綠至第壹刀約40天,第二刀30天,第三刀25天。采收小蔥應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進行,剪刃離地2 ~ 3厘米,剪刃整齊壹致。每次收獲後耙地l次,3天後小蔥傷口愈合,新葉即將長出時澆水。切忌在夏季至日到酷暑的時候切洋蔥,以防被切死。

五、病蟲害防治

主要害蟲為蔥蛆、斑潛蠅和薊馬,主要病害為疫病、霜黴病和灰黴病。

有害生物防治應掌握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農業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學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技術,充分發揮綜合效益。多施有機肥,及時追肥,補充磷鉀肥,少施氮肥,保持好茬。

韭菜的管理技術韭菜四季均可生產,但產量主要在春秋兩季。在炎熱的夏季,生產的重點是讓移栽的小蔥苗安全度過夏季,以便在月中旬單獨移栽。在此期間,我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

第壹,最好用豆類和瓜類準備好畦土,土壹定要深耕,暴曬,便於排灌,雨水留在田裏。移栽前施腐熟農家肥和三元復合肥作基肥。

二、適當淺植春秋種植韭菜壹般種植深度為1 . 5cm,目的是增加蔥長,提高產量和商品質量。但是夏天經常下大雨,土壤非常容易板結。如果種植過深,底部根系通透性差,導致長勢不佳,甚至出現蔥白腐爛。所以種植幼苗時以每叢種根為好,深度適宜,密度保持在5cmx5cm。

第三,棚陰韭菜生長隔離的最適溫度在0℃左右,而夏季露地氣溫往往在0℃以上,嚴重影響韭菜的正常生長。所以要用遮陽網來遮擋。這樣可以降低溫度;二是可以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第三,可以防止暴雨直接沖刷汽車表面,從而有效降低土壤表面板結的程度。

四是小灌韭菜根系不發達,分布淺,吸水能力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澇。所以,出現幹旱時,要堅持小灌輕澆,壹般要求在早上8點前。所以當時的水土溫度是壹致的。如果中午氣溫高的時候澆水,水土溫差太大,韭菜身體不舒服,容易誘發很多疾病。

動詞 (verb的縮寫)病蟲害防治洋蔥病害包括灰黴病和病毒病。常用的化學藥品有:可濕性粉劑倍磷酸乙酯琥珀酸鋁和可濕性粉劑倍抗病毒礬。主要害蟲有:蔥蛆和蔥薊馬,前者可以是氯化馬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