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蘿蔔壹個,去皮洗凈。適量的鹽。我用的蘿蔔重2斤多,用了將近1/8杯鹽。蘿蔔與鹽的具體比例約為100: 2(重量比,不是體積比)。
2)將蘿蔔切成小塊,撒上鹽。
3)將蘿蔔塊和鹽攪拌均勻,上面壓壹個重物,靜置2小時以上,中間攪拌壹次,使鹽漬均勻。這張照片我看不清楚。我把小壹點的鍋蓋蓋在蘿蔔上,然後用盛滿水的大碗壓著。
4)2個多小時後,蘿蔔塊變軟,出水,即腌制好,清水洗凈,再放置半小時瀝幹。
5)壹邊瀝幹,壹邊找個小鍋,放入半杯水,2大勺面粉,2大勺泡菜蝦,中火邊煮邊攪拌,最後就好了。關火,讓它冷卻。炒菜的時候要註意勤攪拌,不然容易糊鍋。
6)在冷卻的糊狀物中,加入6瓣大蒜、壹片拇指大的姜、4湯匙辣椒粉、壹把切碎的小蔥、壹把切碎的韭菜和2湯匙糖,攪拌均勻。
7)拌蘿蔔。
8)裝瓶,蓋緊,放在“黑暗”的地方(我放在廚房櫥櫃裏)。
兩三天就可以吃了。
註意:
1)關於鹽,如果沒有粗鹽,普通鹽也行:)
2)至於酸菜蝦(如圖),可以在韓國商店買到。買不到也行,沒有也行。以前沒在泡菜裏用過,很好吃。韓國人做泡菜的時候,好像經常會放壹種鳳尾魚醬,對我來說沒用。這些東西都有助於發酵,讓泡菜味道更濃吧?不太懂,呵呵。
3)看起來有點麻煩,其實還好。腌制蘿蔔要花壹點時間,但不管怎麽說,腌制完了就不用管它,不用壹直盯著它看了。
原料:生菜(最好去皮)、胡蘿蔔、白蘿蔔、辣椒(細長鮮紅的)、白菜芯(必須是中間那種嫩芯)、姜、蒜、辣椒。
腌制鹹菜其實很簡單。當然這不是我媽在家腌制的方法,而是我從月經學來的。先把水燒開。水開後倒入要腌制鹹菜的瓷缸裏。然後放鹽進去,不要太少,但也不要太多。放好後用筷子攪拌,加快鹽的溶解。然後放胡椒粉。最後把瓷缸放在陽臺上,讓水自然冷卻(水壹定要涼透)。
然後,利用冷水把原料洗幹凈,切成段(這是初中學的壹種統籌方法,現在也在用)。將去皮洗凈的生菜切成2cm的段,然後將壹段切成6至9條,視各段厚度而定。然後放在籃子裏自然風幹。胡蘿蔔和白蘿蔔的切法和生菜壹樣。辣椒也要切成段,但要短壹些。白菜核不用切,洗幹凈晾幹就行了。姜要切成大塊,因為很多人不吃姜,加姜主要是為了提味,所以大塊的姜容易辨認,不會誤食。大蒜應該去皮切塊,而不是切開。
保存下來的東西壹定要晾幹,不能有水滴。因為會導致腐爛。當然我們只腌了壹點點,在它爛掉之前就全吃光了。
原料晾幹後,倒入冷鹽水中,密封。三四天就可以吃了。但如果這個時候吃,只有生菜是最好的,鹹而脆,有壹種微微發酵的酸味,就像泡菜前期的酸味。
蘿蔔的鹽還沒有浸泡在裏面。三四天,大概壹個星期,就可以全部吃完了。這時候妳會看到大蒜變綠了,說明生菜的顏色已經被大蒜吸收了。沒事,可以大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