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食用菌發展前景怎麽樣?

食用菌發展前景怎麽樣?

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壹,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壹項重要產業。全國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是古田縣,該縣食用菌生產量大,出口量為全國之冠,是中國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銀耳(白木耳)產量占全國的90%。中國雖然是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年人均消費量不足0.5公斤,美國年人均為1.5公斤,日本年人均為3公斤,全國年人均消費量與世界壹些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據海關提供的數據,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別為47.6萬噸、38萬噸、43萬噸,換匯分別為6億美元、4.6億美元、6.2億美元,出口量和總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壹,國外食用菌人均消費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遞增,有大的國外市場空間可供開拓。中國內地食用菌人均消費量還不到香港的十分之壹,\x0d\因此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有調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產量為15萬噸,按固定人口1500萬人計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所以對國內市場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擴大消費群體,提高消費總量,以拉動生產;對國際市場關鍵是提高產品各層面質量,以求增加國際市場占有份額。中國大農業的發展是三色農業,即綠色農業,蘭色農業和白色農業.白色農業就是微生物農業,即食(藥)用菌產業.這個小生物,大農業有著廣闊的前景,它不僅能解決人們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還能用於醫藥上,解決與人們生命相關的重大疾病問題.從整個發展趨勢看,將來的菌業可能成為壹個獨立產業.從大農業的角度來看,將來要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菌類.從食用菌價值上來看,食用菌將成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如風尾菇和牛肉,豬肉含的各種成份基本相似.從銷售情況看,食用菌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費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很大.加之地方各級政府重視,栽培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未來的食用菌產業將成為壹個獨立的產業,成為廣大農民朋友脫貧致富的好項目.\x0d\根據食用菌的發展情況,未來的食用菌將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情況.\x0d\ 工廠化杏鮑菇栽培\x0d\1,由單壹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壹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x0d\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x0d\3,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來本地收購,銷售.才能保證市場的產品不積壓.\x0d\4,從產量型向質量型發展.菇農生產出不僅是大量產品,而且保證質量,如香菇要多產花菇和厚菇,農藥含量不能超標等.就從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錢人民幣那麽大.\x0d\5,從季節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壹年只在旺季生產很難保證菇農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機械設備閑至,相對就減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種,多季節的栽培方法,保證每年各個季節都有菇出售.\x0d\6,從平地向立體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種植,而要搭架分層種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x0d\7,從木材,料食向農副產品.下腳料和菌草上發展.根據國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並要有計劃,所以有木材和鋸沫為原料的品種要及時更換,可用農副產品下腳料和種植菌草來滿足菌類生產的需要.\x0d\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國內市場潛力很大,加之中國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國.中國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80多個億,由此可看菇類市場將是壹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並不是每壹個菇農生產者都有很大的收入.為了保證菇農的經濟收入,發展食\x0d\用菌還必須認真的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工作,以確定妳種植的品種和生產規模.應做好以下幾項調查.\x0d\1,做好本地市場調查與分析:根據當地市場的容量和飲食習慣,確定生產規模和種類.\x0d\2,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查.國內市場可根據妳離城市的遠近,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價格,國際市場可根據外貿,海關提供信息,簽定合同,確定生產種類和規模.\x0d\3,生產因素和調查.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氣象條件,能否生產,生產原料和來源,價\x0d\格,距市場的遠近,土地,勞力資源是否充足,來確定生產與否.在食用菌生產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因素的調查,而後進行匯總分析,成本核算,市場預\x0d\測,計算出成本和收益,再開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