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地處東徑 110°8′~111°57′,北緯26°51′~27°22′。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資江上遊。東接隆回,南接武岡,北臨淑浦縣,西南鄰綏寧縣,西北界黔陽縣。東經邵陽至長沙市328公裏。洞口縣原系武岡縣的壹部分。1952年2月24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將原武岡縣的七、八、九、十、十壹區及三區的壹部分劃出,於同年4月1日建縣。出縣城沿平溪江西行4公裏,江水斬斷雪峰山東去,兩岸險峰對峙,形成峽谷。相傳峽谷為懸崖覆蓋,江水穿洞而出,至此形成深潭,名曰“洞口潭”,後演變為“洞口塘”,“洞口”因湖光山色、風景秀美的洞口塘而得名。
洞口縣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歷為湖南省糧食、木材、茶葉、生豬生產基地,有“茶果之鄉”的美稱。1985年被列為湖南省“商品糧、雪峰蜜柑、良種茶葉、瘦肉型出口豬,速生杉木林”五大生產基地。
境內西北山多嶺峻,中部地勢低平,東南丘岡棋布。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縣境西北面的3列山脈,阻擋西北風入侵,使中部溪谷平原區形成壹個小氣候區;特別是背風坡溫度較高,具有冬暖夏涼、無霜期長,陽光充足,雨日偏多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6.6℃。年均降水量1468.6毫米。無霜期290天左右,日照1569小時。
境內***有大小溪河130多條,分屬資、沅兩水系。水能理論蘊藏量22.5萬千瓦,可開發量18.4萬千瓦。水質優良,境內礦泉水資源遍布,有桐山溫、冷礦泉水和半江賀仙礦泉水等。縣內已探明的礦產有煤礦、石煤、油、油頁巖、鐵、錳、鎳等20多種。其中以煤、鐵、錳藏量較多。其中煙煤總儲蓄達5000萬噸,石煤8.2萬噸,錳780多萬噸,粘土10多億噸。
全縣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活立木蓄積量430萬立方米,是湖南省重點林區之壹。有木本植物105種,草木植物102種、野禽有貓頭鷹、相思鳥、虎頭鸚、錦雞等50多種。蛇類有五步蛇、金杯蛇、眼鏡蛇等20多種。境內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幹旱、洪澇、寒潮、冰凍和發生在局部地區的冰雹。
洞口縣農業生產歷來比較發達。糧食、茶葉、柑桔、生豬、木材久負盛名。全縣主產大米、牲豬、苡米、柑桔、茶葉、木材、楠竹、特種藥材、百合、杜仲、天麻和桐油、山蒼子。雪峰蜜桔、古樓雲霧茶等土特產品蜚聲中外。建國以來,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總產由1949年的 7.22萬噸增加到 1990年的 31.03萬噸。 1989年、1990年夏糧、夏油生產兩次受到國務院的嘉獎。畜牧以養豬為主,瘦肉率高而居邵陽市第壹位。全縣已建成湖南省商品糧、雪峰蜜柑、良種茶葉、速生杉木林、瘦肉型出口豬、農村能源開發等農業生產基地。
洞口縣歷為湘黔要沖。建國後,相繼修建了洞綏(洞縣城至綏寧城)等公路64條,總長568. 25公裏,100%的鄉、鎮和95%的村通了公路。199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9388萬元。
全縣土特產有雪峰蜜桔,其他還有高山雲霧茶、薏米、杉木、生漆和瘦肉型豬為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