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說,不要吃太多,對身體好!真的是這樣嗎?依據是什麽?該領域的壹項重要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著名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上。
從上圖可以看出,限制壹定的熱量可以顯著降低所有常規心臟代謝風險指標,如LDL-膽固醇、總膽固醇與HDL-膽固醇的比值、收縮壓和舒張壓。此外,他們的C反應蛋白、胰島素敏感指數和代謝綜合指數都有顯著改善。隨便吃那壹團正好相反。
這是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兩年臨床研究的結果。這項名為CALERIE(減少熱量攝入的長期效果綜合評估)的臨床試驗招募了238名誌願者,他們都很健康,不肥胖(只有少數人輕微超重)。
研究人員將這些誌願者分為熱量限制組和對照組。原計劃是讓熱量限制組的健康年輕人每天少攝入25%的熱量,對照組則放開吃。但最終的統計結果顯示,熱量限制組誌願者平均每天攝入的熱量,連續兩年只減少了11.9%(九分飽),還不到預期目標的壹半。(據說相當於每天少吃4塊奧利奧餅幹)
雖然這些誌願者並沒有嚴格按照要求攝入熱量,但結果卻很驚人。兩年時間裏,隨便吃的誌願者平均體重增加了0.1kg,而吃到九成飽的誌願者,也就是熱量限制組的平均體重減少了7.5kg,其中71%是脂肪和油。
這意味著適度的熱量限制,即使是九成飽,也能達到減肥和改善心血管狀況的目的。少吃能延緩衰老嗎?
這項研究中有兩個著名的假說:壹個是Pearl提出的哺乳動物的壽命與其單位組織質量的代謝率成反比;另壹種是哈曼的觀點,認為能量中心代謝的副產物活性氧(ROS)會損傷DNA、脂質和蛋白質,加速衰老過程。
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發起的壹項研究對健康非肥胖人群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熱量限制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這項研究表明,兩年內減少熱量攝入15%的人,基礎代謝和氧化應激水平也有所下降。
和上面的研究壹樣,熱量限制的最初目標是減少25%,但最後熱量限制組只減少了15%。即便如此,與對照組相比,熱量限制組仍然減掉了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減少了約3,體脂率降低了3%,體內氧化應激水平也明顯下降。此外,夜間核心體溫和空腹胰島素水平也明顯低於對照組。
從上圖可以看出,長期的熱量限制不僅能讓妳更健康,還能顯著降低衰老的標誌物。
其實早在1935,國外研究者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熱量限制是在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又不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有計劃、適當地限制每日總攝入量。
從這個概念我們知道,熱量限制的前提是妳攝入的營養必須滿足身體的需要,也就是不要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減少熱量的攝入。還有壹點就是適度的限制。這個適中的量其實沒有嚴格的要求。它可以是70%滿、80%滿或90%滿。更何況是執著。必須有計劃地限制每壹餐,以達到健康、減肥、抗衰老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有人覺得我也不胖,血壓血糖正常就不需要限制熱量攝入了吧?這不是正確的想法。即使是正常體重的人,也需要限制熱量攝入,達到同樣的效果。克勞斯博士和他參與實驗的同事在他們的論文中解釋說,壹些心臟代謝指標,如膽固醇、血壓和血糖,即使在醫學專業人士認為正常的範圍內,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因此,即使是身體指標正常的人,也可以從熱量限制中受益。
限制飲食有三種方式:熱量限制平衡飲食(CRD)、間歇禁食(IF)和禁食模擬飲食(FMD)。
1.熱量限制平衡飲食(CRD):每天只消耗800~1500kcal熱量,形成負能量平衡,平均每周減重0.4~0.5kg
2.間歇禁食(IF)或輕度禁食飲食模式:壹般采用5+2模式,即每周5天65,438+0,另外兩天65,438+0/4能量(女性約500kcal/天,男性約600kcal/天)(不連續)。
3.禁食模擬飲食(FMD):壹個月中有五天限制熱量攝入。第壹天消耗正常熱量的50%,其他四天消耗正常熱量的65,438+00%。
其中,CRD可以減肥,改善血糖,甚至延緩衰老。然後把清淡飲食和它對比,結果是什麽?
壹項研究將年輕的超重女性分為兩組。壹組每周正常進食五天+連續兩天75%熱量限制飲食,另壹組每天進食25%熱量限制飲食。經過六個月的幹預,兩組在體重減輕、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壓方面相似,但禁食組降低空腹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更明顯。
因此,在2016《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專家知識》中,將空腹飲食模式推薦為B級,認為空腹飲食模式有利於體重控制和代謝改善(證據2b級);同時可以增強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治療效益(證據2a級)。
那麽,FMD的影響是什麽呢?說到這種飲食,就不得不提壹位美國教授,那就是南加州大學的瓦爾特·隆戈教授。他曾經做過壹個實驗,將100名健康人隨機分為FMD組和正常飲食組。經過三個月的幹預,FMD組的體重、腰圍、身體質量指數、血壓、體脂和IGF-1水平明顯下降。
此外,動物研究和人體胰島細胞研究表明,FMD可以促進β細胞再生,恢復胰島功能,改善血糖控制,逆轉糖尿病。
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振奮,但應該註意的是,FMD還沒有經過更大規模的測試。同時,研究人員也警告稱,現階段不建議嘗試FMD,且該方案復雜,仍處於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