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華通面業:大車1.554元/斤,小車1.532元/斤,漲1分。
河北大明五得利:漲5%,普麥1.54元/斤。
山東發達面粉聊城:漲3分5%,普麥1.535元/斤。
山東永明面業:漲1點,普麥1.55元/斤。
河南徐玉東面粉:漲1分,普麥1.54元/斤。
河北霸州益海嘉裏:小麥1.516元/斤,漲5%。
主要是大背景變了,最大的變化是內外盤開始倒掛。以前國際市場便宜,國內市場高。現在,國際市場高,國內市場便宜——這種情況在全糧領域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而且這種現象從去年年底開始越來越突出,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
國際市場的食品價格貴,肯定比國內高很多,但是利潤空間需要大家去衡量。國際市場價格低肯定不好,無非是進少進多的問題。所以所謂的利多現在在市場上已經體現的差不多了,很難通過後期國際市場的高價來影響國內市場的價格。
而且小麥的價格空間也不是很大。壹個半月前,我那個粗心的農民兄弟把糧食賣了,從目前來看,確實受益匪淺。
因為小麥價格下跌,很多人不肯賣,但是因為天氣原因,壹些水分高的小麥被迫賣,如果賣不出去,損失會更大。同時,由於玉米價格短期暴跌,也將導致小麥價格難以好轉。
尤其是華北農民,對目前的市場價格心理不太接受,但部分地區仍有小麥零星上市。江蘇和安徽的農民沒有儲存糧食來賭後期行情的習慣。他們不僅毫不猶豫地拋售,而且還在當前的低價下積極賣糧。
然而,用糧企業的庫存即將到達滿倉或庫存已滿。在目前市場需求不佳的情況下,卸車越來越慢,甚至出現壹車卸車的現象,簡直是在“折磨”人的操作,讓小麥市場更加迷霧重重。
昨天小麥市場迎來了比較大的反彈。這波反彈是由發達面粉企業提價帶動的。在此之前,這家面粉企業集體跌至1.5元/斤,類似於停收。過了幾天集體漲了3分5分錢,回到了正常的買入價。
同時,北京地下儲備收購的23萬噸小麥全部售出,均價1.6+,為華北小麥上市以來最高,極大提振了華北小麥的市場走勢和信心。
最近小麥價格出現了壹些漲價,大家開始欣喜若狂。真的是這樣嗎?非人類。小麥漲價不是小麥市場的主基調。看看現在的養殖業。價格雖然漲了,但還沒到2020年的風景。小麥進入飼料企業是夢想。面粉企業根本消化不了這麽大量的玉米。不僅是供大於求,還有過剩。妳認為小麥價格會大幅上漲嗎?這根本不現實。如果這次小麥價格上漲,手裏有小麥的農民可以利用價格上漲的機會。(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