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這些部位是不能吃的。
1,螃蟹的胃
吃螃蟹時打開蟹殼,會看到蟹殼頂部有壹個用蟹膏或蟹黃包裹的三角形袋子。這個三角包就是螃蟹的胃,壹般比較臟,裏面有食物殘渣,所以螃蟹的胃不適合吃。
2、螃蟹的心臟
吃螃蟹時,打開蟹殼後,蟹身中間有壹個白色的六邊形,也就是蟹膏或蟹黃殘留的部分。這是蟹的心臟,這部分也不能吃。
3.螃蟹的鰓
吃螃蟹時,打開蟹殼後,蟹身兩側有兩排灰色的摸起來很軟的部分,就是蟹的腮。腮是螃蟹的呼吸器官,過濾水質,所以很多臟東西都留在腮裏,所以這個部位也特別臟,不適合吃。
4.螃蟹的腸子
把螃蟹翻過來,也就是蟹殼朝下,然後有壹個三角形的部分,打開後拉出來。這是腸道所在的地方。裏面有壹根腸子,臟了會發黑。螃蟹的腸道壹般是蟹屎,不適合食用。
這些人不應該吃螃蟹。
1,痛風患者
痛風是嘌呤、核酸、尿酸等物質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是痛風患者的“敵人”。螃蟹的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壹定要遠離,不要嘗試“海鮮+啤酒”的“痛風套餐”。
2.過敏的人
螃蟹中含有的蛋白質是壹種外來蛋白質,屬於過敏原。有些體質敏感的人可能對吃螃蟹過敏,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皮疹、皮膚瘙癢等過敏癥狀。蕁麻疹、皮炎、濕疹等皮膚病患者多為過敏體質,此類患者吃螃蟹可能會加重病情。
3.脾胃虛寒的人
螃蟹是涼的東西。吃多了必然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從而降低腸胃的消化功能。容易手腳冰涼、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螃蟹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等不良癥狀。所以這類人盡量不吃螃蟹或者少吃螃蟹。此外,經期女性也應避免吃螃蟹,以免引起宮寒,誘發或加重痛經癥狀。專家建議,吃螃蟹最好搭配黃酒、生姜等辛辣食物,清蒸的螃蟹也可以加壹點紫蘇。
4.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蟹膏和蟹黃中的膽固醇含量極高。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和肥胖的人,吃螃蟹容易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建議這種人少吃螃蟹。如果他們真的想早點嘗試,最好有選擇地只吃蟹肉,不吃蟹膏。
5.膽囊炎患者
膽囊炎患者應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而螃蟹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所以膽囊炎不宜吃螃蟹。
吃螃蟹要註意這些。
1,不能吃太多
壹是因為蟹膏中膽固醇的含量很高,吃多了會使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容易誘發胰腺炎和膽囊炎。
第二,螃蟹是寒性食物。如果壹次吃太多或短時間連續吃,腸胃受不了,容易造成脾胃虛寒,從而降低腸胃的消化功能。
所以,吃螃蟹不要貪吃,適量享受美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應食用40~75g的制品(可食用),螃蟹的可食用部分約占體重的30%,換算成帶殼的螃蟹約為133~250g,每周應吃螃蟹三次以上。
2.不吃生蟹,不吃醉蟹。
螃蟹生活在水中,以動物屍體或腐殖質為食。它們的體表、胃腸道和鰓上有多種致病菌和寄生蟲,其中以肺吸蟲病最為常見。生吃或用酒浸泡容易引起感染性中毒。
有調查顯示,如果吃螃蟹稍有熱度,感染肺吸蟲病的概率為20%,吃腌蟹或醉蟹的概率為55%,吃生蟹的概率高達765,438+0%。所以吃螃蟹壹定要蒸熟,徹底煮熟。
3.不要吃死螃蟹
螃蟹的消化腺含有許多致病菌和有害菌。螃蟹死後,這些細菌會在壹定的環境和溫度下大量繁殖。細菌會將蟹肉和蟹黃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有毒的組胺。隨著死亡時間的延長,螃蟹體內會積累越來越多的組胺。即使煮熟後,這種毒素也不容易被破壞,吃了會引起過敏樣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