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燒臘水餃歷史悠久,具有甜嫩、油而不膩、做工精致的特點。顏色紅黃相間,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等為原料。包好的粽子要放在鍋裏煮,直到開水燒開,配上沙司、蒜泥、紅辣醬、調味醬油、香菜。真的很好吃。需要提醒的是,肉粽要趁熱吃,否則味道會大打折扣,所以燒肉粽名副其實。
品嘗地點推薦
①1980燒臘水餃;地址:思明區中山路353號。②臺灣省阿萬餵燒臘餃子;地址:思明區長青路280號。
油炸五香
油炸五香是廈門的壹大名點,風味獨特,既適合佐餐,又適合下酒。主要是五花肉豬肉,切成長方形塊,配以切成顆粒的扁魚、小蔥、菱角,與土豆粉、味精、醬油、五香粉混合均勻,然後卷成帶豆皮的棍,煎成金黃色,撈出切成小塊,裝盤食用。蘸各種調料,味道香、脆、脆。
品嘗地點推薦
①好香餐廳(湖濱中路店);地址:思明區湖濱中路85號。
2家味加壹家小吃店;地址:思明區大同路49號。
③柯維方;地址: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410號。
炸牡蠣
用閩南話來說就是“蚵仔煎”,是閩南特有的小吃。精致可口。牡蠣嘗起來有點腥。為了去除魚腥味,有些廚師會在牡蠣裏拌雞蛋。牡蠣油炸在掩蓋牡蠣腥味的同時,也失去了靈魂。這種生蠔煎的方法是把雞蛋圍在生蠔煎的周圍,保持生蠔的原味。
品嘗地點推薦
①康佳龍頭生蠔炒;地址: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189號。
②蓮環牡蠣湯;地址:思明區中山路巨口街巨口橫巷4號(近思明南路)。
油蔥
閩南話也叫碗仔鍋。農歷七月初七,廈門有用鹹年糕祭祖的民俗。相傳有壹戶人家,在蒸粽子的時候,家裏調皮的孩子打開蒸籠,偷走了半熟的鹹粽子,以為沒有味道,順手把壹碗肉絲倒進了粽子裏。被大人發現後,生米已經蒸熟了。吃的時候,大人發現這樣,口味更多樣,味道也不錯。於是,人們紛紛效仿,最終演變成了壹根蔥。
品嘗地點推薦
1金寶油蔥;地址:思明區公園西路。
②吳小吃店;地址:思明區禾祥西路胡美路25號7號。
③漁民的海鮮小吃;地址: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470號。
廈門魚丸湯
廈門魚丸湯以草魚為主料,油菜、胡蘿蔔、芹菜為輔料,生姜、鹽、糖、胡椒粉、澱粉、雞精、香油為佐料。將草魚宰殺洗凈,剁成糊狀,加入澱粉和水制成魚醬,用勺子做成小球;胡蘿蔔洗凈,切塊;芹菜切絲;生姜切片;鍋裏點上火,放入清水,水開後放入油菜、胡蘿蔔片、芹菜、姜片,鍋開後放入鹽、白糖、雞精、魚丸,肉丸變白時放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又淡又香。
品嘗地點推薦
①永豐魚丸(開元路店);地址:思明區開源路143號。
冷凍竹筍
土筍凍是壹種由獨特產品加工而成的冷凍產品。它含有膠質,主要原料是壹種環節動物,學名是海星蟲,有兩三寸長。煮沸後,其中所含的膠質溶於水,冷卻後凝結。它的肉清澈可口。配以上好的醬油、北方醋、甜面醬、辣醬、芥末、大蒜、海蜇和香菜、白蘿蔔絲、辣椒絲和西紅柿片,就成了美味的風味小吃。吃起來清爽嫩滑,經常用芥末做調料。
品嘗地點推薦
①天河西門凍筍;地址:思明區鬥西路33號(近中山公園西門)。
②老二十口(幸福路店)的凍筍;地址:思明區廈禾路386號(幸福路)5號鋪。
③安海筍冷凍;地址:思明區開河路140號(近開元路)。
沙爹面
沙茶起源於印度尼西亞,但也來自馬來西亞。沙茶本來應該讀作“Sha Cha”,但在喝茶的廈門人口中卻叫“Sha Cha”。這個“茶”就是廈門話中的“茶”,與普通話中的“沙茶”諧音。隨著沙茶的流行,成為普通話發音中的“沙茶”。
沙爹面的美在湯裏。廚房用新鮮的豬骨、整雞、魚頭,做出鮮美醇厚的湯;主料之壹的沙茶,以壹級蝦頭為原料,用鹽腌制兩個月以上,然後絞碎,再將蝦醬和蒜蓉醬煮沸,油炸,冷卻,加入五香粉、咖喱粉、辣椒粉和芝麻。所以廚房的湯甜辣可口,風味獨特。
品嘗地點推薦
①黑糖沙爹面;地址:思明區民族路60號。
②大眾沙茶面;地址:思明區中山路49號(鶴峰街)。
仙草
幾十年前人們吃曹憲,主要是把它切成小方塊,然後簡單地加入糖水和碎冰。配上糖水扁豆和牙有彈性的黑珍珠,清涼祥和。但是這種食物是孕婦禁忌的。
夏天,壹碗冰涼的涼粉,真的可以清除五臟六腑的悶熱血氣,當然還散發著自然美,是消暑聖品。在冬天,熱草是壹種讓消費者感到溫暖的甜點。食用時加入事先炒熟或煮熟的去皮花生、精粉丸子、豆類、綠豆、紅豆等材料,加糖攪拌後食用。仙草具有降火美容的功能,目前受到女性的青睞。
品嘗地點推薦
①趙小姐的店;地址: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298號。
②曹憲南路(思明南路支路);地址:思明區思明南路1號118(近思明電影院)。
廈門餡餅
餡餅是廈門壹種有100多年歷史的傳統食品。好在是選料精細,優質面粉,二層豬油,細綠豆。做餅餡的四季豆經過蒸熟、去殼、細磨,餅皮酥脆充分上油,揉得恰到好處。烤的時候註意火候,讓裏面熟外面紅的時候油不走。這樣做出來的餡餅香脆滋潤,餅餡冰涼香甜。廈門派以鼓浪嶼派聞名。